邱思標
摘 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國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科學技術長足進步,經濟突飛猛進,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國際地位明顯提升,但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如社會各類矛盾凸顯并交織疊加,社會不滿情緒滋生暗長,群眾維權意識不斷加強,群眾纏訪、鬧訪等非正常上訪問題屢見不鮮,因信訪問題產生群體性事件、暴力恐怖事件時有發生,因此,治安保衛工作顯得極其重要,公安信訪保衛人員發揮了“保障安全、保護財物、構建和諧、確保穩定”的重要作用,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關鍵詞:公安信訪;治安保衛;問題;對策
1 公安信訪治安保衛工作問題
1.1 案件久偵未結,久偵未破
由于有些案件時過境遷、證據流失,缺乏破案條件,偵查難度極大,破案受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的限制,案件久偵未結、久偵未破,群眾對工作不理解、不信任,民警缺乏與群眾進行必要的溝通,造成群眾強烈不滿,引發信訪問題;有些群眾在案件沒有破獲或犯罪嫌疑人沒有抓獲時,抓住公安機關執法辦案中的“瑕疵”,尋求得到經濟救助補償,導致群眾上訪;有些案件特別是群眾關注、反映強烈的打架斗毆、宅基地糾紛、毀壞個人財物等案件久拖不結,民警忽視了案件進展告知,沒有認真做好合理解釋或與群眾進行必要的溝通,依法依規引導和安撫,造成群眾誤解和不滿,引發纏訪、鬧訪等非正常上訪。
1.2 執法不規范,工作不到位
有些民警在執法過程中不規范,仍然存在“冷、硬、橫、推、避”的現象,特別是在接處警過程中用語不當,傷害人民群眾的感情,產生群眾信訪投訴,引發了信訪問題;有些民警在執法辦案中行為不規范、不文明,辦理案件過于簡單,執法不公、不嚴,辦關系案、人情案,甚至粗暴執法,引發群眾信訪,甚至纏訪、鬧訪等非正常上訪;有些民警在辦案中工作不到位,沒有及時、客觀地依法調查取證,導致群眾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引發了信訪問題;有些案件沒有及時調解矛盾糾紛,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沒有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化解,或者有些民警不夠重視信訪工作,對案件采取拖、推、卸,產生信訪問題,并小拖大,易拖難,初訪變重訪,重訪變纏訪、鬧訪等非正常訪。
2 公安信訪治安保衛工作對策
2.1 依法公正處理,有效解決問題
以法制部門為依托,對信訪案件實施評查,按照“該化解的化解、該終結的終結、該排除的排除、該明確的明確”的原則,采用閱卷、座談、評議等方式,認認真真核查,一項一項把關,評查信訪案件是否依法依規辦理、是否達到辦結息訴標準,立卷歸檔是否符合要求,確保案件質量。根據《信訪條例》、《公安機關信訪工作規定》和《路線圖》進行交辦、轉辦、受理、告知、答復,嚴格依法處理信訪事項;敢于正視問題,不回避、不護短,該糾正的堅決糾正,該道歉的誠懇道歉,給信訪人以合法、合理、合情的答復,嚴禁超期辦理、答復,杜絕不作為、亂作為現象,有效解決信訪問題。
2.2 全面梳理排查,掌握信訪動態
圍繞容易引發矛盾糾紛和群體性事件的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對可能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矛盾糾紛和突出信訪問題及多年上訪問題未得到解決揚言采取極端行為的信訪“老戶”等情況,以及對重點信訪問題和可能引發信訪的各種苗頭性、傾向性、預警性、深層次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全面掌握信訪動態,充分發揮各類信息員的作用,強化信息收集研判,及時掌握各種預警性信息,跟進制定應對措施,對可能引發非正常上訪的重大、緊急信息,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報告,并及時提供預警性信息,對可能引發媒體炒作的個案、群體性事件以及網上流傳的涉警信息,第一時間將事實真相報告相關部門,爭取做到可能非正常上訪的對象一個不漏,維護社會穩定。
2.3 加強法制宣傳,化解矛盾糾紛
堅持教育、疏導和感化相結合的原則,加強法制宣傳,積極營造“依法有序表達訴求,及時有效解決信訪問題”的氛圍,認真宣傳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闡明纏訪、鬧訪等非正常上訪的后果,使非正常訪人員知法、守法。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化解矛盾糾紛,注重信訪人員溝通交流,及時消除“大吵大鬧大解決,小吵小鬧小解決,不吵不鬧不解決”的思想;堅持“可解不可結、可順不可激”的工作方法,情理并重,耐心說服,感化信訪人員,緩和信訪人員的情緒,消除積怨和對立心理,提高上訪人員的對公安信訪工作的滿意率,千方百計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地。
2.4 堅持工作原則,依法妥善處置
堅持“四個到位”的原則,即訴求合理的解決到位、要求過高的教育到位、無理糾纏的穩控到位、觸犯法律的處置到位;正確區分合理要求與無理上訪、非法上訪的界限,切實做到事實清楚、程序完備、定性準確、處理得當;逐一確定責任單位、責任人,采取“人盯人”的方式,對纏訪、鬧訪等非正常上訪人員進行穩控,有效防止纏訪、鬧訪等非正常上訪人員擇機到市、赴省、進京上訪。依法妥善處置,牢牢掌握三種方法:一是對一些纏訪、鬧訪等非正常上訪人員提出的無理、過高的要求,不可一味退讓,堅持法律法規政策的底線,依法依規解決。二是對一些“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訪問題,要把握好經濟補償和救助的尺度,避免讓上訪群眾產生攀比的心理,從而造成“按下葫蘆浮起瓢”,使信訪工作處于被動。三是對纏訪、鬧訪等非正常訪產生嚴重后果,影響極壞的,依法堅決予以打擊,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決不姑息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