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芬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加快了通信時代的更迭,隨著5G網的運營,各類傳統媒體又迎來了新的變革和挑戰。本文首先簡要闡釋5G概念,隨后論述對5G傳媒時代的展望,最后從三個方面剖析5G時代將為電臺主持人帶來的機遇和改變,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5G時代? ?電臺主持人? ?機遇和改變
5G網是互聯網時代催生的產物,是通信時代的進步和發展。5G的運營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顯而易見的變化。對于電臺主持人而言,5G帶來的不僅是電臺主持方式的智能和創新,同時對主持人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5G的概念
5G的全稱是第五代通信系統,5G是4G系統后的升級和延伸。5G最根本的本質也是數據傳輸。和之前的4G相比,5G的特點主要有三個。首先,速率要高于之前的速率,不僅可以一秒鐘下載30個電影,還能夠和現實實現無縫對接。其次,5G技術實現的可靠性很高,時間的延遲程度非常低,無人駕駛技術、遠程技術成為現實。最后,5G技術有超大數量的終端網絡,生活家居能夠變得更加智能化。
5G的上網速度和4G相比要高出很多,有可靠的數據表明,5G網絡傳輸速度能夠達到4G的100倍,5G的網絡反應要比4G快得多,十分迅猛,5G整個移動功能的消耗不僅沒有升高反而還降低了很多。例如在下載高清電影的時候,,4G大概需要幾分鐘,而5G不到一秒的時間就能完成,甚至完成的不是一部電影,而是多部電影,這樣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新世紀我們都進入網絡時代,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網絡成為我們獲取和交換信息的主要平臺。使用圖片、視頻、音頻業務的用戶數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這就意味著互聯網的功能和質量需要不斷地提升,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如何讓用戶更快捷更高效地接收信息,是網絡運營商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5G傳媒時代的展望
5G將會使人們對時空的概念有一個全新的理解,人們不會再因為時空的阻隔而感覺到距離的遙遠。人和人、物和人之間的距離都會拉近,總之,5G時代的傳播內容、傳播方式、傳播對象都和以往有著很大的變化。下面是對5G傳媒時代的幾點展望:
1.移動傳媒遍布各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交流方式,以后智能手機的功能會更加多樣,實用性會越來越高,智能手機能幫我們做的事情會越來越多。不但有智能手機,還可能出現智能眼鏡,智能眼鏡使現實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此外,人們在使用手機、電腦等通信工具進行聊天的時候,視頻的畫面會特別清晰,也不會出現網絡不好致使聊天卡住的情況。
2.移動視頻直播遍布各處。現在的網絡視頻直播已經十分普遍,甚至有很多人依靠直播謀生,這說明直播在人們當中的流行度很高,未來視頻直播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廣闊,人們通過智能手機將會聯系得更為緊密,5G的強大網絡功能能夠保證直播人士和觀眾及時地進行交流和互動。觀眾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和互動。5G傳媒時代,移動視頻直播的普及性更強,人人都能夠進行直播,都能成為主播。
3.“足不出戶”知天下。5G的高寬帶將會和高清視頻更為緊密地聯系起來。這會極大地提升4K超高清內容的生產效率,人們不用走出家門就可以通過視頻感知世界其他角落。因此,能夠想象得到,未來沉浸式的視頻一定會被人們廣泛使用。
三、電臺主持人在5G時代面臨的機遇或者挑戰
傳媒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傳播方式是最容易發生變革的領域,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社會的傳播方式。互聯網時代催生了網絡的發展,網絡成為信息傳遞的主要平臺和手段,成為人們最喜聞樂見的傳媒。5G時代的到來是網絡時代發展的最新趨勢,這是不可逆轉的潮流。5G代表著最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對于媒體行業而言,5G通信時代的到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1.向全媒體轉型。5G時代媒體會進行大融合,專業媒體應該注重發揮自己專業方面的特長,要不斷結合5G技術進行創新,豐富產品的內容,更新信息的傳播手段,爭取生產出更多的大眾喜聞樂見的產品。
2.要在電臺節目的制作上應用智能技術。5G時代會帶來各個領域的智能化發展,在電臺節目的制作上要求其制作的內容更加高、精、快、深、廣。要提供給用戶更好的感覺,5G時代在提供信息時不會單一,而是會根據不同人的喜好,提供給客戶不同類型的信息。在報道內容方面,首先要做好調查和分析工作,要對用戶的偏好和需求進行合理的分析,做到真正能讓客戶喜歡并且會產生一定的依賴,如此才能長久發展下去。制作出來的電臺音頻可以是單一的類型,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對于不同的用戶,其表達方式是不同的,要根據客戶的類型進行精確的投放。
3.電臺主持人要不斷學習。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已經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是我們正要面對的。每一個人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信息技術的革新,因為這種浪潮是不可逆的。為了不被時代所淘汰,一定要勇于接受新生事物。同樣,面對先進的5G網絡技術,電臺主持人要在學習中充電,以便能夠靈活運用更加智能化的傳播手段。
四、結語
新的5G媒體時代,電臺主持人將被賦予更重要的角色和更大的責任,既擔負著引領主流文化的責任,又是連接節目和觀眾的紐帶。總之,不管時代的大環境如何改變,電臺主持人的核心工作內容不會改變,要勇于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勇于在5G時代尋找新的機遇,以自己敏銳的應變能力和獨特的個性魅力將節目做精做活。
(作者單位:寧波市奉化區融媒體中心)
【參考文獻】
[1]肖堅清. 論新媒體環境下傳統電臺節目主持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 新聞研究導刊, 2017(10):162-163;[2]陳婷. 新媒體時代電臺主持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 西部廣播電視, 2017(7);[3]周勤勤.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播音員主持人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網絡新興電臺“喜馬拉雅”為例[J]. 通俗歌曲, 2018(7);[4]鄒金利. 如何在媒介融合中進一步提升廣播的傳播力——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為例[J]. 中國文房四寶, 2017:37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