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清
近幾年來,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立足特色產業發展,積極開展肉牛等特色產業發展,促使國內的肉牛養殖業迅速發展,肉牛飼養戶較前幾年有所增加。但當前許多養殖戶對肉牛養殖技術相關知識了解較少,當肉牛發病時不能及時對病牛進行正確的治療,同時還出現牛死亡等現象,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對牛病的特點進行分析,并提出幾種易發的常見病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1、牛病特點分析
(1)病情種類比較多,發病率高
當前,我國的肉牛養殖中種類相對比較多,光是肉牛品咱就有數十種類型,肉牛的種類眾多也使得牛病的種類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新型疾病出現在當前的養殖場中,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往往牛病都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會造成大范圍的傳染。像:大腸桿菌疾病、口蹄病、布氏桿菌等,都會通過空氣或排泄物進行傳播。而且一些呼吸道疾病以及消化道疾病也是當前養殖戶最大的困擾之一,呼吸道疾病會破壞牛的部分器官,還會破會牛的生殖系統,給牛的繁殖帶來較大的影響。消化道疾病會破壞牛的胃黏膜,進而產生牛腹瀉以及黏膜疾病等,以上這些病情都嚴重影響我國養殖行業的發展,還給養殖戶的經濟收入造成影響。
(2)牛病傳染性強
牛是哺乳動物,這也使得其病情中含帶的細菌和病毒是可以與其他類型的哺乳動物進行傳遞的,這也會使其他動物感染上牛病,這也意味著人也有感染上的概率。這也充分體現出牛病防治的重要性,牛病不僅會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收入,還會給人類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在養殖過程中,如果飼養人員與病牛接觸過多很容沾染上牛病,如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炭疽等都是可以通過空氣、分泌物、牧草、飲水等直接或間接的傳播在人體身上。炭疽和氣腫疽的病原體不可隨著病畜的排泄物或尸體而污染土壤。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有20%結核病患者的病情源自于病牛,由此可見,牛病不僅對牛養殖有巨大的影響,還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
(3)病情較難控制
牛類疾病大多都是通過病毒和細菌導致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數量以及細菌數量會大量的進行繁殖與擴充,致使牛的體內病毒和細菌不斷增多。而且通常情況下藥物治療效果都比較差,只能暫時得到緩解,很快牛病會進一步惡化,這也導致牛類疾病的治療工作相對較難,藥物不能治療情況下,其病情很能得到根治,嚴重影響牛的正常生長。
2、牛病的防治措施
(1)牛感冒的防治措施
牛感冒這種病情相對比較常見,牛感冒通常都是因為氣溫下降給牛的身體造成影響,再加上寒風或其他氣候影響而出現的,一般情況下在北方牛感冒現象比較多。為此,在進入秋季后,養殖戶應該給牛做好相應的保暖工作。牛感冒表現為牛的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采食減少、呼吸過快、咳嗽等情況。如果養殖戶發現養殖場出現病牛時,應當將做好防護工作,先將通風處進行關閉,以防牛群再受到寒風影響。如果牛感冒發現的比較及時可以對牛體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生理鹽水能夠防止細胞分裂,往往病毒入侵牛的體內后會破壞其細胞組織,然后對其植入病毒,產生病變。而且生理鹽水可以作為電解質來維持牛的體液張力,從而培養組織細胞。隨后可以搭配青霉素進行治療,根據病情程度注入400萬-1500萬單位的青霉素藥劑。在飲食方面應該注意搭配,應該運用食用醋和稻谷結合進行喂食,以每份250毫升食用醋和550g的稻谷進行混合,每日喂食一次即可,喂食天數為3至4天,這種治療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讓牛康復。另外發現病畜要及時隔離,同時養殖戶做好相應的通風工作及消毒滅源工作,以免再次產生類似病情。
(2)牛腹瀉的防治措施
腹瀉病往往出現在小牛身上,因為在牛日齡較小時,其消化道系統發育并不完善,而且沒有較好的抵抗力,很容易被細菌或病毒感染,進而導致出現牛腹瀉疾病。通常情況下,其病情有兩種現象,一種是腹瀉,另一種是消化不良,病牛在排泄時會與其他牛有較大的不同之處,隨著時間的推移,牛的體質會越來越差,而且被毛粗糙,目光呆滯,最終牛會脫水而死。如果養殖場出現上述這種現象的病牛,養殖戶應該立即隔離病牛并對牛圈進行消毒與通風,其主要目的是為減少病毒的傳播,減少牛群的患病數量。防治措施是對牛群加強飼養管理,定期對母牛進行檢查,將存在的異樣母牛及時進行處理,減少牛犢患病的概率。當犢牛出生后應該及時飼喂初乳,這樣能夠加強犢牛的免疫力。如果牛犢已經沾染上腹瀉疾病時,可以利用淋克小星或C10H10N4O2S相關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要搭配10%的生理鹽水進行治療,根據病牛情況注入200-400毫升即可,其主要目的是為犢牛提供大量電解質,保證體液充沛,減少病牛脫水現象,一般需要治療3-4天,病牛會在短時間內恢復,同時養殖戶應該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減少該類病情的產生。
3、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
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有利于提高老弱牛的體質,同時還能有效預防各類疾病,養殖戶在飼養的過程中,應該根據所飼的肉牛品種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進行調整,保證牛群的健康。在平日中經常對牛群進行觀察,如有疫情應立即對其進行隔離觀察,必要時采取特殊的處理手段,減少病情的傳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飼養中可以摻入本地的中藥材料如蒲公英根葉,這樣有利于牛的消化功能,同時還能減少消化道疾病的產生。另外,加強繁殖期母牛的飼養與管理,保證可繁殖出優良的后代。根據母畜不同期的飼養標準在日糧添加適量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以滿足不時期的營養需求,養殖戶要定期做好養殖場的清理、消毒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有利于牛的成長。
綜上所述,牛類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而且在治療時相對比較麻煩,一些疾病在治療過程中,用藥物難以根治。為此,相應的養殖戶必須做好相關的防范措施,同時科學合理的飼養也有利于牛群的健康生長。
(作者單位:133600吉林省安圖縣畜牧獸醫總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