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洋
摘 要: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著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現階段,我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迫切需要改善。本文將著重針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優化措施。
關鍵詞:農村生態文明;問題;優化
改革開放到今天已經40年,我國社會經濟得以快速發展。但是,由于計劃經濟發展時期所導致的生產方式粗放、空間布局不科學、產業結構不合理以及自然環境監管不足等等原因,使得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原有宜居環境變得惡化。由此可見,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已然成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并解決的問題。
1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問題
1.1 部分農民生態文明意識還有待提升
第一,我國大部分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尤其是環保意識比較差,就農村生態環境改善這個事情來講,有的農民認為與自己關系不大,不會主動積極參與其中;有的農民認為對生態環境治理是政府、上級的事情,自己能夠發揮的作用極小等等。第二,基層干部思想認識有待改善,有的村級干部未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扛起來,過于注重經濟,而未重視環境保護;有的基層干部沒有認識到治理與保護環境其實就是保護以及發展生產力;也有的干部,心系治理環境,然而缺乏治理環境之策,主觀認為對重大工程的干預,可代替整體保護以及自然修復。
1.2 相關法律法規剛性約束力度不足
第一,有關破壞生態環境的懲罰力度不足,其違法成本很低,相關法律法規并未發揮應有的價值,這方面也一定程度上縱容著破壞環境的行為。第二,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宣傳教育力度不足。廣大農民未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在對企業或者是個人是否遵守相關環境保護的監督積極性沒有被調動起來,從而影響到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效性。
1.3 綠色發展模式與生活方式轉型緩慢
第一,關于如何推動綠色發展模式以及生活方式的轉型方面的具體策略不夠清晰。農村如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廣大農民如何可以致富?鄉村如何能夠振興?其實中央相關文件已經給出了十分明確的答案,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實踐意義的發展策略。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農村地區結合地方實際情況探索出了符合當地情況的發展模式,但是也有一些地區背道而馳,甚至越走越遠。第二,廣大農民的消費方式并未實現綠色轉型。農民在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不僅是推動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大部分農民并未認識到這一點,未主動積極響應當前所倡導的綠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及綠色發展模式,整體來講,其主人翁意識還不夠強。
2 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問題優化措施建議
2.1 轉變發展觀念,強化農民生態文明意識
喚醒廣大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并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環境保護以及治理活動中來。第一,引導農民樹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就是造福全人類的思想。無數事實已經證明了,倘若生態紅線被突破,且通過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發展的方式,是極為不安全的。因此,在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中,要引導廣大農民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建設是保護人類、造福后代的思想。第二,強化農民主人翁意識。通過宣傳教育,讓農民認識到自己與生態環境之間是共生關系。在各個政策以及措施的指導下,讓廣大農民能夠從綠色青山之中獲得優美的環境以及真金白銀,那么便會提升其幸福感、成就感以及安全感,這樣能夠一定程度上強化農民的主人翁意識。
2.2 緊緊圍繞綠色轉型,打造富足宜居的生態村
第一,結合目前農村產業結構特點,助推農村朝著綠色發展模式邁進,主要是充分利用現有的綠色技術助推綠色經濟發展,以綠色生態產品為例,在技術、人才的支持下,并結合鄉村特有的生態條件以及資源,從而研發綠色生態產品;同時,還可以打造綠色生態特色小鎮、鄉村“民宿”、生態園等等鄉村旅游產業,這樣便能夠將青山綠水真正轉化成為廣大老百姓看得見摸的著的“金山銀山”,不僅讓農民富裕起來,還可以與生態美實現統一。第二,助推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倘若要讓農民在生活方式實現準備,那么則需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與教育,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推行,不過于說教,讓廣大農民能夠參與進來學習,這樣才能提升其責任意識、法律意識、生態文明意識以及維權意識,一方面可以自覺約束相關行為并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另外一方面還可以相互監督,從而共同打造富足宜居的生態村。
2.3 制度要嚴格且必須落實
相關制度方面要嚴格且必須落實,才能讓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真正步入到法治化軌道。第一,建議抓領導干部。從一些重大的農村生態破壞事件來看,與領導干部管理松散、履職不到位、制度執行力度差等等方面有著密切關系。基于此,建議組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班子,明確負責人以及相關人員的職責,由他們帶領以及組織農民去真正落實黨中央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措施。第二,突出抓制度執行以及監管力度。唯有有效執行最嚴格的制度、最有效的監督,才能發揮制度的威懾性,從而為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的法治基礎。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其相關人員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不僅要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還要注重對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資源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處理,從而將生態文明建設能夠真正滲透到農村發展的各個環節之中,確保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能夠有序實施。
參考文獻
[1]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經濟周刊,2019,(18):188.
[2]李榮濤.新時代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探索[J].領導科學論壇,2019,(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