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安生 程蘇孫 馮承倜
一、鄱陽湖區丘陵地紅薯產業發展現狀
鄱陽湖地區是我國夏薯主產區之一,種植面積占江西省種植面積的50%左右。紅薯大多栽種于丘陵旱坡地,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產量水平較高,但整地、移栽和收挖仍依賴傳統方式與勞動力。由于紅薯在南方地區不耐貯藏的原因,傳統的紅薯耕作、采挖方式面臨巨大挑戰,其面積呈下降趨勢。紅薯加工業也是小作坊式生產,沒有形成產業優勢。
近兩年來根據市場需求,鮮銷和加工的專用甘薯品種已經開始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本區夏紅薯+冬季蔬菜或其它經濟作物的生產模式效益明顯,商品紅薯生產面積正在不斷擴大。都昌縣、鄱陽縣、湖口縣等濱湖縣開始將紅薯作為干旱丘陵坡耕地的主栽品種,把紅薯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產業,主打綠色紅薯、西蘭花品牌,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引進了紅薯起壟和采挖機械和加工設備,將紅薯加工成紅薯粉、粉絲、粉皮等各種農產品,產品遠銷浙江、上海等城市。
二、鄱陽湖區丘陵地紅薯產業發展優勢和瓶頸
1、鄱陽湖區丘陵地紅薯產業發展優勢
①氣候優勢
紅薯為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薯性喜溫,不耐寒。適宜栽培于夏季平均氣溫22℃以上;塊根形成的適溫一般在25℃左右,而塊根膨大適溫22~24℃,生長的中、后期氣溫由高轉低,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塊根累積養分和加速膨大。鄱陽湖地區屬亞熱帶溫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 非常適合紅薯生長,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夏薯和夏秋薯生產區。
②環境優勢和本身優勢
由于鄱陽湖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工業化污染少,生態環境俱佳。因為紅薯本身病蟲害較少,生產時具有用藥、用肥量少的特點,而且正常年份時大面積的露地生產不需要人為灌溉,因此生產上具有節水、減肥、減藥的效果,在鄱陽湖區可作為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的首選農作物種類。
③富硒優勢
江西省首次在鄱陽湖地區發現了4205平方公里的“抗癌”富硒土壤和一批富硒農產品,并圈定出了9處富硒土壤開發區。這為江西富硒土壤資源開發利用、打造中國生態硒谷和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在豐城、撫州、上饒、九江等鄱陽湖地區大力發展富硒紅薯,充分利用富硒資源,將會大大地提高紅薯產值。
2、鄱陽湖區丘陵地紅薯產業發展的瓶頸
①缺少專用的品種
鄱陽湖區現在主栽品種還是以20世紀50~90年代引進的勝利白、徐薯18、廣東白薯、蘇薯4號等老品種為主,傳統地方品種南昌洋薯、安義薯、吉安紅薯為輔。近年來自主引進了蘇薯8號、廣薯87、紅香蕉、紫蘿蘭等食用型品種,龍薯10號等高產淀粉型品種。但在菜用紅薯類的開發和引用屬于空白。
②缺乏工廠化種苗繁育
工廠化種苗繁育一直是鄱陽湖地區紅薯產業發展的短板。紅薯是利用薯塊無性繁殖的薯苗栽插進行生產的,但薯塊繁育正處于春節后的低溫時期,需要專業化的保溫防寒設施措施。本區剛剛興起的生產企業非常缺乏工廠化的紅薯種苗繁育設施。目前企業與農戶都需要從外地引進品種后再進行簡易設施的自繁自育,但繁育設施和技術落后,導致品種種性退化、病毒病感染嚴重,育出的薯苗質量不高。
③落后的貯藏和加工
以前農民貯藏紅薯一般采用地窯洞,貯量小而分散,管理不便,爛薯類高達20%,嚴重影響紅薯貯存和用種。現在農民用來貯藏紅薯的地窯也基本廢棄了。目前的紅薯生產企業沒有專門的大型窯洞或冷庫貯藏食用商品紅薯,基本上是以紅薯采挖后立即訂單化鮮銷,或者進行簡易的粗加工為淀粉以便用來貯藏和銷售。
三、鄱陽湖區丘陵地紅薯產業發展的有效探索
為了更好地發揮鄱陽湖地區丘陵地紅薯產業發展的優勢,針對鄱陽湖地區紅薯產業發展的瓶頸,應加強重視并做好產業規劃 ,加快新品種的引進和選育,充分發揮企業示范帶動和品牌建設的效應,為湖區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1、加強政府重視并做好產業規劃
各級政府重點促進甘薯品種結構調整,滿足市場對優質鮮薯與優質加工原料的需求。 鄱陽湖區地方市、縣政府要把紅薯生產作為旱地棉花生產的替代來培植,把紅薯產業作為調整紅壤丘陵坡地的農業結構主導產業、扶貧產業來抓。積極搞好1:50000富硒土地的詳細調查,做好專用甘薯新品種的規劃與區域布局。城市周邊地區優先發展優質、耐貯、專用型鮮食甘薯新品種、紫薯新品種以及優質菜用新品種;傳統甘薯主栽區重點發展高淀粉加工專用甘薯品種與食飼兼用高產新品種;高富硒地域重點發展鮮食甘薯新品種、優質菜用新品種。
2、加強新品種的引進和篩選
2000年以后我國審定了一系列的紅薯優良品種,適合在江西省種植的品種很多,如高產淀粉型的蘇薯11號、龍薯10號等,優質食用型的蘇薯8號、平安1號(黃皮蘇薯8號)等;食用與加工兼用型的廣薯87、中薯5號等;食飼兼用型的金山25、金山291、龍薯1號等; 紫色系列的廣紫薯1號、濟薯18、紫羅蘭等; 蔬菜葉菜型的泉薯830、福薯10號、廣薯菜2號等。省、市農業科研機構和單位要加快紅薯新品種引進和選育、輕簡化栽培技術研究集成;引進和篩選一批最適合鄱陽湖地區旱地丘陵坡地的淀粉型、鮮食型、飼料型、葉菜型、特色型的專用品種;做好新品種生產的示范和標準化基地的建設。
3、企業示范和品牌作用
紅薯生產企業要將工廠化種苗繁育 、產品貯藏和加工開發作為投資的主方向,以全面推動紅薯產業化發展。充分利用鄱陽湖地區的環境優勢和富硒優勢,加快綠色、有機、富硒紅薯示范基地的轉換和建設;加強引進和培養企業建設工廠化育苗設施,不斷將種苗生產進行市場化運作和銷售;引進中大型加工企業,建設紅薯系列產品加工,不斷完善貯藏加工技術;不斷提升紅薯加工產品的多樣化、系列化、品牌化建設,打造一批優秀的鄱陽湖地區食品加工企業和品牌。
(作者單位:1.332600江西省都昌縣農業局;2.332600江西省都昌縣南峰鄉蘆家園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