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松 黃展飛 張翠
雜交粳稻常優粳6號米質優,在太倉市瀏河鎮表現出豐產、穩產的優點。本文介紹其在瀏河鎮的示范種植表現及栽培措施,為種植該品種提供參考。
瀏河鎮位于太倉市東部,臨近長江,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日照充足,自然資源條件優越。瀏河鎮水稻種植面積約1200hm2,且近兩年有增長趨勢,瀏河鎮水稻田塊位置相對集中,現已基本實現適度規模經營全覆蓋,主要采取自主、發包、委托三種經營管理模式。近幾年來,瀏河鎮主推水稻品種以常規粳稻南粳46、武運粳30號、蘇香粳100等為主,隨著土地租金、人工、農資等成本的不斷上升,種糧成本越來越高,而稻谷價格卻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種植大戶對優質高產水稻品種的需求強烈。
常優粳6號是常熟農業科學研究院以常119A×CR-312配組育成,屬三系雜交晚粳稻組合。適宜在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種植。太倉市瀏河鎮農業技術服務站2016年引進該品種,在瀏河鎮閘北村祥新農場進行試驗示范,在連續三年的種植示范中,表現出豐產好、熟相好、穗大粒多等特點,且其稻米品質特優,米質理化指標根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檢測,達到國標二級優質稻谷標準,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一、種植表現
1、產量表現
2016年在瀏河鎮閘北村祥新農場示范種植3.33hm2,經成熟期實地測產,平均產量9951.0kg/hm2;2017年在瀏河鎮閘北村祥新農場示范種植26.7hm2,平均產量9724.35kg/hm2;2018年在瀏河鎮閘北村祥新農場示范種植20hm2,平均產量10125kg/hm2。該品種在三年的試驗示范中,表現較穩產,有高產潛力。
2、生育期
2016年在瀏河鎮閘北村祥新農場5/29播種,6/12移栽,9/10始穗,11/5成熟,全生育期160天;2017年在瀏河鎮閘北村祥新農場5/10播種,5/25移栽,8/26始穗,10/26成熟,全生育期169天;2018年在瀏河鎮閘北村祥新農場5/31播種,6/15移栽,9/5始穗,11/6成熟,全生育期159天,該品種生育期略長。
3、農藝和經濟性狀
常優粳6號在瀏河鎮種植表現為植株生長整齊,株型緊湊,分蘗性強,長勢較旺,葉姿較挺,熟相較好,株高119-124cm,抗倒性一般。考種結果表明其穗型較大,結實率一般,每穗總粒數150.61-175.52粒,結實率86.29-94.6%,千粒重24.7-27.5g。三年示范試驗平均株高121.33cm,有效穗數281.8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163.12粒,結實率90.50%。(見表1)
4、抗倒性及田間病害發生情況
三年示范試驗中,田間未明顯發現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紋枯病偶有發生;抗倒性一般,2016年試驗中表現為輕微倒伏,2017年、2018年試驗中增施矮壯豐,抗倒效果較好。
5、稻米品質
米質理化指標根據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10年檢測:整精米率73.2%,堊白粒率16%,堊白度1.9%,膠稠度75.0mm,直鏈淀粉含量16.0%,達到國標二級優質稻谷標準。
二、主要栽培技術
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
該品種生育期略長,可結合本鎮休耕輪作等田塊,適當提前播種,適宜播種期5月中旬,建議不要超過5月底播種;藥劑浸種,播前用藥劑浸種防治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等種傳病蟲害,用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20g加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g兌水5公斤(17%殺螟·乙蒜素250倍)配制成浸種夜,再加入稻種,避光浸足48小時,不清洗直接常溫催短芽后播種。育秧方式宜采用我市特色工廠化基質育秧技術,采用機械化流水線定量播種,一次性完成秧盤輸送、鋪土、噴水、播種、覆土等作業過程,盤播芽谷100g左右。按DB3205/T 212-2014規定執行。
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移栽期一般在6月中上旬,秧齡15-25天。每667m2移栽密度為1.5-1.8萬穴為宜,每穴插2-3株苗,基本苗75-90萬/hm2。
3、科學肥水管理
常優粳6號有較強的雜種優勢與發達的根系,吸肥力強,以施純氮量225kg/hm2左右為宜,肥力高的田塊可適當減少氮肥用量。為提高稻米品質,宜少施氮肥,增施有機肥。肥料運籌上采取“前重、中控、后補”的原則,并重視磷鉀肥和有機肥的配合施用。水漿管理上,注意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蘗,足苗后適時分次擱田,后期干干濕濕,養根保葉,活熟到老,收割前一周斷水,確保適時適墑收獲
4、病蟲草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推廣綜合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動病蟲害綠色精準防控,可采用太陽能誘殺器等無污染、無能耗的綠色殺蟲手段,對水稻病蟲進行誘殺,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環境污染。
(1)秧田期
工廠化基質育秧可不進行化除。大田無紡布覆蓋育秧的在水稻催芽播種覆土后覆蓋無紡布前及時用藥,用30%丙·芐可濕性粉劑(鑫直播寧)用藥后秧板保持濕潤,提高除草效果。
(2)大田期
a.草害防治
根據稻田雜草總結調查,本地水稻田雜草以雜草稻、小旱稗、千金子、馬唐、耳葉水莧等為主。建議執行“二封一補”化除措施,保障水稻健康生長。在栽插后或直播后1-2天,用30%丙·芐(鑫直播寧)對地噴霧或毒肥法撒施用藥,第一次用藥后12天左右進行第二次化除,可用10%丁·芐顆粒劑毒肥法均勻撒施。對部分草害嚴重田塊,對癥下藥補殺。對千金子重發田塊,可用10%氰氟草酯 (千金)乳油防除。對稗草重發田塊,可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毫升或10%噁唑酰草胺(韓秋好)或3%氯氟吡啶脂乳油(靈斯科)防除。對野荸薺、野慈菇等闊葉草重發田塊,用48%滅草松水劑(排草丹)或46%二甲·苯達松可溶液劑(谷歡)防除。為徹底消滅大田草害,要求在孕穗前進行大田人工拔草工作。
b.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上,根據病蟲發生情況,掌握適期精準選藥種的原則,選用吡蟲啉、阿維菌素、康寬等對癥農藥,做好螟蟲、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瘟病、稻紋枯病的防治。加強紋枯病、稻瘟病的防控,可選用30%苯甲·丙環唑懸浮劑、27%噻呋·戊唑醇懸浮劑等藥劑防治紋枯病,用5%三環唑水分散粒劑、20%稻瘟酰胺懸浮劑等藥劑防治稻瘟病。用藥時田間應保持淺水層,筑好進出水口,并保水2-3天,嚴禁藥后田水直接排入河塘,影響水產養殖。高溫期間用藥要特別注意生產安全,避開高溫酷暑時間用藥,藥后3小時內遇雨及時補用。
5、其他
水稻生育中后期是臺風、暴雨等易發季節,瀏河鎮臨近長江,風力一般較大,常優粳6號株高較高,要特別注重抗逆抗倒,栽培措施上,抗逆抗倒的重點是適時擱田,通過擱田把成穗數控制在適宜范圍內,防止發苗過頭。同時擱田還能能控制稻株基部節間長度,進而有利于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改善田間小氣候,提高莖稈充實度,優化群個體質量,增強抗倒能力。有條件的地區亦可在拔節前噴施矮壯豐等抗逆產品。
(作者單位:215431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瀏河鎮農業技術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