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娥
隨著我國動物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動物疾病成為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因素。尤其近些年來,豬鏈球菌、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呈多發之勢,在一定程度上為畜禽養殖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情況下,本文主要對畜禽養殖場動物疫病預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單扼要的概括,重點對其控制方法做出深入探討,以此來保證畜禽動物養殖業的良好發展。
1、 畜禽養殖場動物疫病預防存在的問題
(1)基層防疫人員不足
當前根據我國動物防疫工作開展的需要,各地區需要常年開展動物防疫工作。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國內很多地區鄉鎮站工作人員,并沒有將防疫工作放在重點位置,沒有意識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經常存在脫崗的現象。同時,部分工作人員不能夠根據實際任務,有針對性的開展防疫工作,并且沒有針對防疫工作具體情況,及時與村級防疫人員取得聯絡。此外,部分村級防疫人員由于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致使其整體文化素質偏低,業務能力不強,導致基層防疫工作開展不到位。
(2) 檢測工作未能夠得到落實
檢測工作能否得到科學落實,直接關系到動物疫病防治效果?,F階段,部分農村地區沒有意識到動物疫病檢測工作開展的作用,對于檢測工作持有漠不關心的態度。根據相關調研結果顯示,部分養殖戶阻止采血的事情發生,未能夠積極配合相關檢測人員的工作。雖然部分養殖戶配合防疫人員開展檢測工作,當他們收到檢測報告后,沒有根據報告的結果,未能夠做好畜禽疫病免疫工作,致使檢測工作不能夠更好的得到落實。
2、 畜禽養殖場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方法
(1)建立完善的養殖檔案
畜禽養殖檔案是畜禽養殖生產過程的一項基礎性資料,畜牧法對養殖檔案的建立有明確規定,建立和完善養殖檔案能及時掌握畜禽存欄、出欄、投入品的使用情況,能掌握每一種疫苗的間隔時間,更能有效的對動物疫病的預防和控制。
(2)強化疫病檢測工作
當前在畜禽養殖場動物養殖過程中,養殖場管理人員應當逐漸樹立科學的養殖意識,提高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意識,做好相關方面的工作,同時要對疫病防治工作進行總結,根據動物疫病防治的需要,不斷完善疫病檢測制度。同時,養殖場管理人員應根據養殖場周邊區域的特點,建立確實有效的疫病防控計劃。養殖場管理人員還應做好養殖動物的健康數據的記錄工作,為接下來的防疫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更進一步的,向上級疫病防控部門匯報檢測結果,在得到相關部門的數據分析結果之后,進行各種免疫工作,并對具有抗體的動物進行免疫。最后,制定完善可行的監控機制,進行日常養殖場的監控工作,以便及時發現疑似疫情并采取相應的管理,然后通過隔離治療等行為減小疫情擴散的可能,從而提高疫情的預防與控制效率。
(3)做好飼養管理工作
在畜禽日常飼養管理過程中,畜禽養殖營養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動物機體的抵抗力。通常情況下,動物機體抵抗力降低,主要由于營養物質不足所致。而當前這種問題的出現,導致吞噬細胞難以發揮其功能,這就滋生了諸多疾病。因此,養殖人員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必須強化飼養管理,注重提升飼料的質量,為動物生長提供重要的營養保障。在保證當前工作的基礎上,還需要注重飲水管理,為動物提供清潔性的飲水源,只有做好以上方面的工作,才能夠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此外,養殖人員要保證養殖場具有良好的通風性,透光條件,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進而降低各類疾病發生的幾率。
(4) 提高防范意識
為了更好的對養殖場動物疫病進行有效的控制,需要提高防范意識,建立有效的隔離體系,控制疫病傳播。隔離在防止疫病傳播的工作中,是十分切實有效的,它能將傳染源限制在封閉的環境內,然后將傳染源集中起來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切斷傳染源的傳播,進而阻止其對健康動物的侵害,起到控制疫病傳播的作用。
(5) 強化消毒處理
在養殖場進行消毒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許多養殖場的消毒處理并不到位,導致疫病沒有得到控制。首先要明確,消毒在預防和控制疫病中的作用:有效到位的消毒處理可以將寄生蟲清理完全,使養殖場的空氣流通良好,達到控制疫病的傳播。
(6) 合理處理病死動物
由于病死動物體內存在疫病,所以處理不當仍有將疫病傳播的可能。為了阻斷疫病繼續傳播,養殖場必須采取綠色、環保的處理手段,科學處理當前這些患病而死的動物。通常情況下,深埋或者火燒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因此。養殖場可以將病死動物進行填埋處理或者焚燒,從而實現疫病的控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處理方法,并嚴格執行。
(7) 全面診治患病動物,做好隔離工作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部分獸醫在進行疫病診治過程中,往往注重于針對性的診治,而沒有展開全面而系統性的防控。除此之外,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配置效果不明顯、疫苗注射方法失誤等原因。當前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動物疾病的嚴重程度,致使難以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基于此情況下,動物衛生監督人員要重點加強對疫苗藥物進行嚴格檢疫,保證疫苗藥物的防治效果。此外,為了有效的阻止疾病的傳播,可結合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防治方案,實施動物隔離措施,對患病畜禽進行隔離治療,強化對患病畜禽集中管理。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動物養殖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養殖場得到了發展壯大,致使動物養殖業呈現出規模化發展。但基于諸多方面因素所影響,例如管理不到位、飼養不科學、動物疾病防控意識不強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動物疾病發生的幾率,為養殖場進行動物疾病防治增加了難度。為了更好的對各種疾病進行防控,養殖場要加強日常養殖管理,定期做好養殖場內消毒工作,樹立科學的動物疫病防控意識,采用科學化的養殖方式,強化動物疾病防控能力,提高動物的安全性,進而促進動物養殖業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單位:232091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泥河鎮農村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