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花
為全面掌握和了解靈臺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開展情況,筆者對靈臺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提出了改進我縣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一、靈臺縣干部培訓工作的主要做法
近年來,靈臺縣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推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實施目標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為了提高干部參訓的積極性,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將干部教育培訓作為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領導班子和黨政正職年度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作為組織工作督查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縣委組織部制定了嚴格的績效考核辦法,年終對各鄉鎮、各部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和黨委抓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進行滿意度測評,實行定期通報、獎優罰劣,靠實了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責任。同時,對在培訓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秀的人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重用。
2、部門通力合作,形成良好格局
縣委組織部認真履行牽頭抓總、綜合協調的職責,加強了溝通協調、組織調訓、督促檢查等各項工作,確保我縣各項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縣人社局立足于建設高績效機關及干部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科學統籌全縣公務員培訓渠道,認真做好我縣各級干部基本素質能力培訓。縣委黨校作為培訓的組織單位,精心設置培訓內容、認真組織教學活動,為完成各年度干部培訓任務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參訓干部普遍反映,在黨校培訓收獲很大,不僅擴充了理論知識,開拓了理論視野,也提高和鍛煉了工作能力。大多數單位在面臨人手緊、工作任務重的情況下,仍能高度重視干部培訓工作,積極克服工學矛盾,較好地保證了教學的質量。
3、圍繞中心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近年來,靈臺縣的干部培訓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要求,加強對學員的黨性鍛煉培養。堅持在每期培訓班上安排黨性鍛煉課程,堅持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這兩類課,在教學安排中不低于總課時的70%的標準要求,開設了《加強黨性修養》、《中共黨史》、《黨章》等黨性修養課程。除政治理論和黨性教育之外,縣委黨校還開展了異地培訓、學員論壇、案例教學等多種培訓方式,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教學方法,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學學相長,鍛煉了黨員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
4、創新培訓方式,增強培訓效果
我們緊貼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切實加強干部能力素質鍛造,近三年共組織舉辦肉牛養殖、蔬菜、果樹產業干部專題培訓班9期,培訓1400多人次。縣扶貧辦舉辦精準扶貧帶頭人培訓班2期186人次,采取分片區、分產業的方式,對各貧困村包村干部進行了輪訓。組織舉辦駐村幫扶工作隊培訓班3期9個班次,對全縣248名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進行了輪訓。舉辦農村電商干部培訓班2期200人次,為助推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保證。依托全市干部在線學習平臺,組織405名黨政領導干部參加了第一、二期干部在線學習,組織170名科級干部、446名一般干部參加了第三期干部在線學習。近三年集中組織觀看富民興隴系列視頻講座29場次,培訓各級黨員領導干部3120人次。同時,不斷加大新手段運用力度,縣上相關部門編制充實了30多門精品培訓課程,組織各鄉鎮依托遠程教育平臺,定期開展網絡式、菜單式、個性化視頻點播教學模式,現代網絡培訓的普及面進一步擴大。
二、目前干部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統籌力度不夠,培訓不均衡。干部培訓管理工作統籌不夠,各部門沒有很好的履行辦班申報手續,影響到全縣干部培訓工作的統籌和整體推進。
二是激勵機制不健全,培訓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干部培訓激勵機制不健全,有相當一部分培訓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培訓效果不明顯。
三是課程設置不夠科學,針對性不夠強。目前靈臺縣培訓班次的課程設置側重于理論教育,專題研討方面的課程不多,缺少能力訓練課程,培訓的針對性不強。
四是需求調研不夠充分,評估不夠全面。各類培訓班的培訓內容設置缺乏培訓前的需求調研,不能完全滿足參訓學員的學習需要,影響了培訓工作的不斷完善和培訓質量的不斷提高。
三、改進靈臺縣干部培訓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1、系統規劃,形成機制,保障落實
一是強化干部培訓工作的組織保障功能。要將干部培訓工作納入組織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統籌規劃、宏觀指導和綜合管理,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合力。二是建立干部培訓年度檔案。為了避免出現有的單位長期固定選派“學習委員”參訓的情況,建議建立干部培訓年度電子檔案,掌握每位干部年度培訓狀況,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干部享受到教育培訓機會,提高干部培訓的覆蓋面。三是建立健全培訓預告制度。在靈臺論壇上開設干部培訓窗口,年初時就將全年的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公布于網上,除此之外,還應提前將各類培訓班次培訓的主要內容通過網頁告知參訓干部,使其對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保證培訓達到預期效果。
2、改進方法,豐富形式,凸顯實效
一是堅持按需培訓。提高干部培訓的實效,要遵循培訓規律。為此,要緊密聯系全縣中心工作,開展干部培訓需求問卷調查,廣泛收集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意見建議,為縣委下達年度干部培訓計劃提供準確依據。二是創新學員論壇。建議在每期培訓班開班式上將學員論壇主題一并告知學員,由學員根據興趣及工作關聯度選擇其中的一個話題精心準備,黨校教學人員再根據學員的選擇進行分組,有利于學員對該話題的深入研究。三是創新培訓方式。要不斷深化教學形式改革,切實變傳統的一人講大家聽的填鴨式教學為“五結合”教育,即課堂講授與專題座談相結合,經驗交流與理論研討相結合,實地觀摩與外出考察相結合,寫心得體會與知識測試相結合,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大力推行案例式、討論式、互動式等教學,調動參訓學員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學,教學相長的目的。
3、健全制度,規范管理,科學評估
一是建立培訓考核制度。為了檢驗干部參加培訓的學習效果,同時也為強化干部參訓的紀律性約束,建議在專題輔導班嘗試對培訓內容進行考試考核,考試可采取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二是建立學習情況反饋制度。根據“三從嚴”的黨校辦學要求,黨校教學管理人員應對參訓學員嚴格管理,在課堂紀律、請銷假制度等方面對學員嚴格要求,在培訓結束后,向學員所在單位和縣委組織部如實反饋學員的表現情況,讓學員所在單位全面掌握參訓人員的學習情況。三是開展教學評估。不斷完善培訓評估指標體系和標準,除對教學內容、方法、師資、效果等方面進行評估外,還要加強對培訓方案、計劃的評估。通過評估,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調整,不斷推動培訓工作上臺階。
4、強基固本,優化結構,提高素質
一是加大外出培訓力度。建議選派我縣干部教育培訓方面的優秀教師赴中央黨校、甘肅省委黨校、浙江大學和平涼市委黨校培訓學習,進一步提高理論教員的知識素養和業務能力。同時,大力實施“名師工程”和“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提高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二是加強業務指導。建議市委黨校加強對縣委黨校教員的培訓力度,有針對性地舉辦一些培訓班和理論研討活動,特別是在教學科研、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給予縣級黨校更多的指導和支持,提高縣級黨校教師的綜合素質。三是建立共享機制。建議建立省、市、縣委黨校教學資源共享機制。堅持省、市、縣委黨校大小教學區建設和資源共享機制,做到相互觀摩、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作者單位:744400中共靈臺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