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坤洪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進步帶動了各行業的發展。農業種植領域由于各項工作較為復雜,因此應充分利用現今不斷涌現出的新技術,促進農業穩定發展,為社會經濟建設打好物質基礎。農產品質量及產量的提升離不開各種科學技術,因此在農業種植過程中需重視現代化新技術的作用。本文簡略介紹了幾種農業新技術,并探討了新技術在農業種植中應用的重要性。
一、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概述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不僅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而且農業還為工業生產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費市場,是一切經濟行為的原推動力。由于現今人們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必須采用現代化新技術促進農產品產量及質量的提高。另外在國家戰略層面,已將“三農問題”作為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運用新技術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已成為大勢所趨。
二、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重要性
由于傳統農業的局限性,致使生產力受到了嚴重制約。因此在科技水平日益發展的今天,亟需應用先進技術用以提高農產品產量,進而促進農民經濟效益的快速增長。尤其在當今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的現實下,使得很多農民紛紛進入城市工作,從而導致農村勞動力減少,進一步降低了農產品產量。為應對新形勢下衍生出的這些問題,要應用現代化新技術促進農作物的產量,促進農民增收及滿足社會經濟對農作物的需求。另外由于傳統農業生產較為艱苦,應用現代化新技術可以有效減輕勞作強度,實現投入及產出的合理性。勞動強度降低后,農民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種植技術的學習,并將所掌握到的新技術應用于生產中,進而形成良性循環。由此可見,應用現代化新技術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使農民獲得可觀收入,促進農民從事農業種植的積極性。
三、現代化新技術在農業種植生產中的應用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帶動了農業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現今前沿的科技手段均能較好的適應農業生產模式,因此需加大農村基礎技術工程建設,促進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其中應用較多的技術手段有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光技術、生物技術等。
1、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是現今科技發展的基礎,在社會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均離不開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亟需將此技術引入到農業種植生產中,使農業步入信息化發展的全新階段。由于農業生產為一個持續的過程,因此需建設專門服務于農業生產的數據庫,從而指導生產全過程。對于種植過程中凸顯出的技術問題,農民可以實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查詢相關資料,進而做出合理的舉措。此外應用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后,農民可隨時將種植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整理,并通過網絡獲得專業技術人員的實時指導,使種植過程中的時效性得到解決。另外,應用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可以在農產品種養殖前期進行項目的模擬實驗,通過進行一系列基于實際環境的模擬,總結出此種作物的效益及發展前景,進而實現農產品的合理化種養殖,有效規避了市場飽和及波動帶來的經濟損失。通過實際模擬還可以尋找出作物最為合適的生產環境,從而節約了不必要開支,且促進了產量及質量,進一步提升了經濟效益。隨著GIS系統的日趨成熟,應將其合理運用到現代化農業種植生產中。GIS廣泛適用于農業災害預測與控制、水土保持、農業資源調查和管理、開展農業適應性評價、開展農業生態環境研究、農業氣候區劃、農作物估產與檢測、自動農作物種植等方面。
2、光技術
光技術是一種全新的現代化農業種植生產新技術,主要應用太陽光照及人工光照技術,促進種植作物的生長。農作物生長過程中離不開充足的陽光照射,但由于自然光照無法控制,因此需引入光技術實現種植作物的健康生長。首先應全面了解種植作物對光照的需求度,進而采取相應措施增加或者減少光照時間及程度。另外還應全面分析種植作物對陽光中的紅外線及紫外線的需求比例,了解到植物生長特點,通過覆膜等方式過濾需求量較少的光線,最大程度保證光照的利用率。通過對光照的合理利用,使農作物長勢更好,并提升產量。另外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時間段應設置人工光源,通過對自然光線的模擬,保證農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受影響。除此之外,光技術還可以實現殺菌除蟲,尤其是紫外線輻照技術效果明顯,在生活方方面面均有廣泛應用。紫外線輻照技術適用于大棚種植場景中,可以減少化肥及農藥的使用,使農作物更加綠色健康,提升經濟效益。
3、生物技術
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此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種植生產中。其中最為主要的技術手段有轉基因技術及無菌培養,極大促進了農作物產量及質量。轉基因技術是通過對農作物基因片段進行重組或改造,有針對性的去除不利基因,并依據實際需求增加某項特定基因組。通過改造農作物基因,使其可以免受病蟲害侵襲,并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其次,無菌培養技術可實現培養過程的無菌化,從而使培養出的農作物具備較強的生長能力。在培養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幼苗的生長情況,并對出現的狀況做及時處理,保證培養效果。其次要充分了解幼苗的生長情況,并依據幼苗所表現出的生長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另外由于生物技術還不成熟,因此應先進行小范圍內的實驗,在充分論證其可行性后方可進行量產。
總之,通過合理運用現代化新技術,可以提升農業種植生產的效率及其質量,是農業的發展趨勢。農業生產具有其復雜性的特點,所涉及到的環節及專業知識較多,因此需加大農業科技研究的投入力度,通過不斷的總結探索,使現代化農業能夠得到更快速的發展。另外還要注意新技術所帶來的隱患方面,在進行新技術推廣前需做好實驗工作,從而從根本上保證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及適用性。另外由于生物技術的發展還不完善,因此需建立新技術應用后的長期監測機制,防止因過度使用隱患技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作者單位:565116 貴州省思南縣青杠坡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