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解秋明,國網撫順供電公司
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現代管理方法,被企業廣泛應用于各項管理工作之中,尤其是在會計工作中應用精細化管理,企業會計工作水平和質量會顯著提升。因此對現代企業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進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所謂的會計核算精細化,主要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優化的過程中,豐富會計核算內容,拓展會計核算領域,促使其貫穿于企業各項管理工作,通過會計核算職能的轉變,讓財會人員參與到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的制定之中,從而實現對企業成本費用的控制,繼而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提升,推動企業實現良性可持續的發展。精細化管理對會計核算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核算工作中,會計核算人員必須要秉持著嚴謹、入微的態度,確保會計核算的準確性。
與普通會計比較而言,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與普通會計存在差別,其主要表現在于,管理會計的主要工作職責是為企業內部管理和經營活動的開展,提供各項服務,譬如預測、控制和監督。可以說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發展決策的制定提供依據。在現代企業會計管理工作之中,精細化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且具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包括信息化、數據化和現代化,這與現代管理會計的工作方式十分契合,精細化管理十分重視標準、系統、規范和專業水平。從實際情況上看,在企業會計工作中應用精細化管理,可以為企業會計工作開辟一條全新的路徑,這種管理方式的應用,有利于提高企業會計工作水平,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在企業之中,管理會計的作用十分顯著,其工作任務是核算企業基本的財務資料。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質量,要求工作人員嚴謹和細致的進行算賬。算賬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應該將會計核算劃分為多個單元,并對不同單元范圍內的數據進行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找到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缺陷和隱患,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降低企業發生的財務風險的概率,企業才會實現更好的發展。
制度是管理的依據所在,企業想要提高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必須要結合自身財務運行情況,構建完善的精細化成本管理制度,實現對企業各項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首先,企業應該將自身財務運營情況作為依據,分析動因和成本之間的關系,并圍繞著目標成本構建一個體系,以此來明確目標成本。對企業經營成本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改善的企業內部環境,使企業管理和控制經營成本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提升,還能促使企業其他部門積極參與到成本控制和管理之中,繼而實現對目標成本的全面控制,企業經濟效益會因此而提升。其次,為進一步強化精細化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實效果,企業還要將責任體系融入其中,這是企業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的關鍵所在,通過責任的合理劃分,讓企業部門和員工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同時,還應將成本控制與員工和部門的績效相掛鉤,通過量化處理,將成本控制效果設置為指標,促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自覺遵守成本控制制度。此外,企業應該完善成本考核評估體系,對企業員工和部門成本管理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對考核合格者給予一定的獎勵,對考核不通過的部門或員工,則要給予一定的懲罰,推動企業精細化成本控制實現人性化的發展。
市場經濟制度的實行,帶給了企業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需要企業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積極調整內部環境,實現對預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企業應改變傳統的重決算,輕預算的思想,重視預算的作用,并以此為基礎,構建完善的精細化預算體系,對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提供依據。為了強化預算體系在企業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效果,企業應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首先,企業應該規范預算管理程序,積極引用現代預算管理理念和思想,對預算管理程序進行優化,賦予預算管理及時性的特點。其次,細化分析預算項目,結合財務運行情況,擴大預算的范圍,合理劃分預算工作責任。此外,企業還應提高監管力度,同時對預算考核體系進行完善,以此來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執行效果。
在現代企業會計工作之中,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的高低,會對企業財務管理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為此,企業應該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培訓和開發工作的開展,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重視培訓工作的作用,就會計人員業務和知識儲備上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培訓,使他們的業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此來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減輕會計人員的負擔。與此用時,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信息化手段被廣泛應用于企業會計工作之中,企業在培訓工作中,還要注重對會計人員電算化能力進行培訓,促使其掌握會計電算化的技能,從而使會計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二是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會計在企業內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如果會計人員思想道德素質低下,則會增加違法亂紀行為發生的概率,因此,企業需要對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進行培訓,促使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在日常工作中,自覺維護企業的利益。
綜上所述,在現代企業會計工作精細化管理,是時代賦予企業會計工作的需求,有利于推動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應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主動對會計工作的進行調整,實現對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