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金環,鄭州師范學院
(1)視唱,顧名思義,就是拿到一個五線譜,看譜即唱的能力,需熟練掌握高,中,低音,譜號,區別不同音高之間的不同,以及不同音符所代表的長短的時值認識各種升,降號,判斷各種調式和調性等等,演唱時應達到音準,節奏準,有表現力的完整的唱出來。這個一個完整的處理音樂的過程,稱之為視唱。視唱還包括對音樂表情的闡述。除音準,節奏之外,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因素就是表情,即對作品處理的方法,這一點亦是不可或缺的。視唱又可以分為節奏視唱,單旋律視唱,多聲部視唱。
(2)練耳,練耳是聽覺的訓練,通常是對鋼琴上彈奏出來的因進行聽辨,訓練孩子靠聽覺進行分辨音程,和弦,節奏,能把聽到的音,節奏,或者是曲譜,在規定的時間內,用五線譜準確的記錄下來,還要能夠聽辨和弦,性質,功能,相應的能夠唱和弦和音程等等,聽覺訓練還包括最音色的辨別能力,因為,各種樂器有不用的音色,樂隊演奏樂器時還有各種混合的音色,都需要去訓練的同時有效的去辨認。其中聽音部分大致可分為單音的聽辨、連續單音聽辨、單個音程、和聲音程連接、單個和弦、和弦連接、節奏的聽辨以及旋律聽寫等方面。
視唱練耳作為一門音樂理論基礎課在進行音樂人才培養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在音樂啟蒙的教育中,視唱練耳更是尤其重要,音樂,是由音和節奏,節拍,調式,所組成的,所以要想學習音樂就要從最基礎開始學習,視唱恰恰就是這個認識的過程,首先,在音樂啟蒙中,視唱中還有節奏的訓練,在音樂中,有規律地組織在一起的音的長短關系,叫做節奏。節奏是音樂演奏技術的靈魂,是學習各門音樂學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正確的掌握節奏,即使技巧熟練,理解深入也不一定就能完全的掌握音樂風格,充分發揮音樂表現內容。由此可見,不同的節拍,節奏,節奏型可以直接影響到音樂的風格,表現及完整性。準確把握作品中的節奏,是表現音樂風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實際音樂作品中,節奏與節拍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單位拍的數目,強弱層次,先后次序的不同,不同的節拍,節奏特點不相同,那么所要表現的樂曲風格也會有明顯的不同。如二拍子的節奏型,強弱分明,對照整齊,多用來變現堅定有力,氣勢雄偉的進行風格;三拍子節奏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節奏感強,富有舞曲動感,多用來表現優美,高雅,華麗的舞曲風格;四拍子節奏的強弱規律是;強,弱,次強,弱,使人聽起來強弱有序,節奏平穩,富有歌唱性,多用于表現悠揚,婉轉的抒情風格。因此,只有先準確掌握樂曲節拍與節奏的特點,才能更好的表現音樂的風格。再次就是音準,音樂是一個美好的享受,我想,每個學習的音樂的愛好者,都不想把美好的音樂變成讓人心煩意亂的噪音,這就是音準問題,在視唱練耳的學習中,慢慢調整自己的音準,也是在以后學習音樂中所不能缺少的,再次,調式(mode),若干高低不同的樂音,圍繞某一有穩定感的中心音,按一定的音程關系組織在一起,成為一個有機的體系,稱為調式。調式是人類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創立的樂音組織結構形式,每一個調式都有自己的性能,在視唱練耳的學習中,有效的判斷各個旋律的調式調性,更能很好表現音樂。
練耳,這門聽覺訓練是通過聽覺這項訓練來培養對音樂的的認知,理解學習的過程,有效的辨別單音,旋律,節奏的這些問題,能使在以后的音樂學習中,(比如聲樂和器樂的學習中),事半功倍。
首先,在聲樂學習中,諸如此類的節奏錯誤,音準錯誤,合伴奏的種種困難,對作品不能有效得詮釋和理解,這些注入此類的問題都是學生的基礎知識不過關造成的,許多學習聲樂專業的學生由于學習環境的局限性,大多都是從專業開始學習,而忽略了音樂基礎教育的培養,所以就會在學習聲樂的同時,遇到識譜慢的問題,而恰恰是這個被忽視的問題往往會拖學習專業的后退。
其次,在鋼琴學習中,鋼琴學習是一種融匯了心智、動作等技能于一身的特殊而復雜的活動,它需要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者生理、心理和各種感覺器官的綜合作用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看似簡單的過程,但對于一些學生來說,仍會出現諸多問題如:視譜困難、常出現錯音、背譜慢;不注意表情記號、節奏記號等;節奏不穩定、演奏時音樂感覺差、音樂的色彩、力度、層次單一等現象。這些諸多問題都是學生忽略了視唱練耳這個基礎教育的重要性。
總之,視唱練耳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是一個認知的過程,通俗的說一個掃盲的過程,是開啟音樂殿堂的鑰匙,如果說音樂是聲樂的藝術,那么視唱練耳就是聲音藝術的靈魂,若沒有正確的音樂基本技能,音樂就失去基本的框架,就會缺乏邏輯和特色,更別說使人感動了,所以說,要使音樂有生命和活力,就必須掌握正確的音樂基本技能。進行良好的視唱練耳的訓練。如果基礎沒有學好,以后的學習就會很吃力,所以有效的進行視唱練耳的訓練是學習音樂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