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宏新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口腔醫學院,湖北 孝感 432100)
口腔修復學是高職口腔醫學專業核心課程之一,其教學目標是學生能熟練開展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等疾病的診斷與修復治療工作??己嗽u價是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檢測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學生具有的知識能力狀態、優化教育教學模式的重要工具。構建科學、公正、可操作性的課程考核體系,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端正學習態度、關注崗位需求、全面提高能力素質,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增強崗位勝任能力一個重要突破口[1];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組織開展教學活動,調整教學思路,關注行業動向。我們通過長期的口腔修復學教學實踐,結合高職口腔醫學專業口腔修復學教學特點和行業建議,吸取其他高職院校課程考核經驗,對高職口腔修復學課程考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與探索,以期達到培養具有較高工作適應能力、職業素養的高素質的口腔醫生目標。
目前,大多數院??谇恍迯蛯W課程考核方式仍然是以理論結業考試為主,以平時考核成績為參考,這種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重理論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記憶輕應用。基本上以學生記憶書本知識的數量與質量作為成績合格標準??谇恍迯蛯W課程學時多,學習周期跨兩個學期,一次性終結性的課程結業考試,對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缺乏激勵作用,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希望得到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造成了學生平時學習積極性不高,逃課混課,考前突擊記憶,千方百計找所謂的重點內容,考試投機取巧,課程結業后,理論知識也忘得一干二凈。
忽視課程特點和職業教育特點??谇恍迯蛯W作為口腔醫學專業核心課程,實踐教學的學時大大超過理論教學學時,其考核時段更應集中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即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對技能的掌握程度上,通過技能學習過程中的階段性訓練與考核檢測,教師能全面了解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技能熟練程度,能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成績做出合理的評判。因此,單純的以理論結業為主考試無法對學生做出客觀的評價,也不利于教師組織分層教學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指導。
考核的評價主體單一,基本由任課教師一人包辦。理論結業考試方式往往是任課教師從教學、命題、閱卷等環節一人負責到底,評價主體單一,容易對學生形成刻板印象或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忽視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團隊協作等職業素質的評價。
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口腔修復學課程特點,根據學生個性化差異和行業對人才的要求,將個性化的要求和統一性的標準相結合,以多樣化的過程性考核取代一次性終結性考核;結合國家口腔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和考核方式要求,全面評價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將考核貫穿于教學全過程;課程考核體系制定的評分要求清晰,考核評價由教師、學生共同參與,條件許可時可邀請行業專家參與。
考核內容必須緊密結合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標準和要求,同時與行業崗位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保持一致,切實做到考核體系科學、合理、規范,考核內容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己藘热萦衫碚撃K、技能模塊、綜合模塊、拓展技能模塊構成。
理論模塊包括基本概念、基礎知識。(1)口腔檢查與修復前準備;(2)牙體缺損的固定修復;(3)牙體缺損的可摘局部義齒修復;(4)全口義齒修復知識;(5)各類義齒試戴與戴牙后相關問題處理。理論考核應降低對記憶性知識的考核比重,借鑒口腔職業資格考試標準和要求,嵌入與臨床實際相關問題,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將重心放在理論知識的應用上。
技能模塊包括單項技能(如口腔檢查、病歷書寫)、專項技能(如上頜架、灌注模型)、綜合技能(如后牙鑄造金屬全冠牙體預備)??疾榘ㄍ瓿蓪嵱柸蝿者^程中所表現出的職業態度、熟練程度、完成結果、分析表達與糾錯能力。
綜合模塊包括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注重考查口腔內科學及口腔頜面外科學等專業核心課程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如前牙殘冠的修復治療設計、義齒戴入后問題的處理),以及學習態度、團隊協作意識、職業素養、知識應用能力等。
拓展技能模塊包括技能競賽成績、臨床實習帶教教師等級評定。學校每年組織全體學生參與校內口腔技能大賽(如前牙烤瓷全冠的牙體預備、二類洞的制備等),擇優選拔參加全國衛生職業院??谇患寄艽筚悾柚寄芨傎愡@一平臺,強化實踐訓練效果,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變。其考核包括競賽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競賽成績[2];每年臨床實習結束后,由實習帶教教師開展實習成績等級評定,實習醫院推薦優秀實習生。
根據高職口腔修復學課程標準,設計完整的課程考核評價方案,組織教師、學生、行業人士、教學管理人員共同討論,制定出清晰的評分或等級評定要求,考核標準要讓學生、教師認同。不同的考核內容模塊由相應不同的人員組成考核團隊,如單項技能考核可由任課教師完成,小組協作技能項目可由教師及學生(小組長)共同參與考核,綜合能力考核和技能競賽可邀請行業專家參加考核,臨床實習等級評定可由帶教教師和學生(實習隊長)組織完成。
根據口腔修復學課程考核改革目標,設計課程考核要素和分配權重。
考核要素:平時成績考核內容為上課出勤情況、課堂紀律、學習態度、上課回答問題等;實踐技能考核內容為熟練程度、完成結果、分析與糾錯能力以及競賽成績,競賽成績優異可獲得加分;綜合素質考核內容為敬業精神、團隊協作意識、職業素養、知識應用能力。課程考核不同階段的分配權重為“平時成績(15%)+階段測試(20%)+實踐技能(25%)+終期綜合考核(40%)”。課程考核結果采用百分制。
口腔修復學課程考核方法改革后,給課程教學帶來了新的氣象。一方面,課程多元化考核方法促使學生在學習專業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實踐技能、創新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有了明顯提高,學風明顯好轉,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從近幾屆學生的口腔修復學課程結業成績看,及格率與優秀率逐年提高;從對畢業生及用人單位的調研結果來看,畢業生能較快地適應崗位工作,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此外,課程考核方法改革也促進了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變革,教師主動關注行業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變化,以“知識+能力+素質”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質量觀,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深入研究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根據課程特點,優化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對課程體系和課程質量管理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從而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3]。
但是,在課程考核體系運行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隨著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力度的加大,新的學習模式、學習方法逐漸出現,我??谇恍迯蛯W在線開放課程已經建成,即將上線運行。口腔修復學課程絕大部分理論知識可以通過線上學習、線上考核完成,獲得課程的電子學分,而部分學分如何折算到課程的綜合成績中,還需進一步探索;課程考評體系中,如何將實習評定成績合理地納入綜合成績,也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