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磊,郭雪松,丁 楠,金 萍,張冬怡
(錦州醫科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食品生物化學是食品科學及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習后續專業課程的理論基礎。通過學習該課程學生不但能鞏固已學的專業課基礎知識,而且掌握了各種實驗方法、儀器設備使用方法、結果數據整理分析方法等科研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根據食品生物化學實驗指導要求,需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教學儀器設備,并且滿足4~6人一組的分組要求,但由于食品生物化學實驗所用儀器設備價格較高,加之場地、配套設施限制等,不能保證人手一臺的實驗要求,只能將一個班分成4個實驗小組[1]。這就造成了大部分學生不能獨立進行實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及學習積極性。
因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的特殊性,實驗原理及步驟繁瑣復雜,如果課前不能做到充分預習,僅憑教師課堂上短時間的講授,學生不能充分理解食品生物化學實驗的原理、方法和操作要點,導致學生完全按照步驟照搬模仿,教學效果不佳[2]。
由于食品生物化學課程實驗教學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主,因此教師講解的時間較少,課堂教學環節設計比較緊湊。食品生物化學實驗課通常為4學時,教師講授時間一般控制在15~20 min,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要使學生完全了解實驗目的,領會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方法,理清實驗步驟,從時間上來說很困難[3]。
食品生物化學實驗課結束后,學生想溫習所學實驗內容,只能通過實驗指導、課堂筆記和實驗報告冊,不能完全掌握儀器的具體操作步驟、實驗原理和設計思路,對知識的掌握不扎實。因此,食品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合理的教學設計決定了微課的授課質量[4]。錦州醫科大學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其食品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培養目標,以突顯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依據,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性思維。遵循以下3個基本原則。
2.1.1 與生產實踐接軌 食品專業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根據教育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在課程設置上,要通過實驗、實踐環節將所學課程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要求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的專業課知識去解決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所以我們在授課時,一方面做到知識深入淺出,加深學生理解;另一方面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去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1.2 問題作為驅動力 結合食品生物化學課程特點,以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或者實際問題啟發學生,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積極思考,加強課堂互動。
2.1.3 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為使食品生物化學實驗課程生動有趣,我們將PPT、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形式融合在一起,使課程內容豐富而有趣。
微課視頻設計與制作直接影響到微課的教學效果。微課視頻設計主要包括材料準備、微課設計、視頻的錄制環節[6]。實驗課程的微課,首先利用高清攝像機拍攝實驗指導教師演示整個實驗操作的過程及注意事項,再利用編輯軟件對視頻進行后期編輯整理,然后利用屏幕錄制軟件制作微課教學視頻。
為了使微課成為一個完整的自主學習資源,除開發微視頻外,還需配備其他相關的微教學資源,如微課件、微練習、微測驗等。3結語
食品生物化學實驗微課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不僅彌補了傳統授課的不足,更給課堂注入了活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優化了教學過程,減輕了實驗課教師的壓力,提高了授課效果和教學質量,達成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但是,目前微課的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應根據微課的應用反饋,不斷調整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