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悅

這是個百年四合院建筑的翻新優化案例,這個建筑自從民國時期就佇立在北京老城區域,已經有接近一百年的歷史了,想必在里面發生了很多的故事。archIStry團隊及趙楠選擇了這個四合院改造項目,因為它是附近區域唯一一所擁有二樓天臺的四合院,原狀非常破舊,讓人很想去保護好這個建筑。

內部環境重新設計升級,一段記錄視頻帶我鑒賞了這所工作室改造的整個過程,從建筑師趙楠踏入破敗的危房,到文化交流會客廳的新生登場,像一部引人幻想的小小藝術短片,也是這個團隊設計觀的一次完整呈現。這個團隊就是archIStry design&research office及其顧問趙楠。
記者和建筑師趙楠約在了archIStry設計研究室見面,穿梭在北京的胡同內,感受老北京胡同內的煙火氣息,京城的民間民俗,一扇區別于周圍古老四合院建筑的大門吸引了我的注意。獨具現代設計感的大門,由幾根木制的四邊形柱體組成,加上日光的照射形成獨具藝術感的光影圖案,這里就是設計師趙楠的工作室,即archIStry,同樣也是這個團隊另外一個新完成的項目“柱屋”COLUMN House。
a r c h I S t r y 是什么意思呢?arch+is+try,是一個組合詞,“建筑即實驗”,這便是他們嚴謹的追求進步、創新的理念。
archIStry design&research office是一家立足于中國北京的多元化建筑及空間設計研究室。研究室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于建筑及空間設計的主業,并和許多文化、藝術團隊、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致力于向社會提供高品質的設計服務,并逐漸形成“服務社會,創造價值,表達觀念”的核心理念。研究室目前的項目分布在中國北方地區和亞洲、歐洲局部國家,擁有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設計師,正是成員的差異與獨特性增強了研究室的設計理念:用強烈表達的動機,以全球化的觀念,結合多元、多維度的設計理念,來創造新的建筑與空間范例。
工作室的團隊顧問是趙楠,一位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建筑師。趙楠一直貫徹實體與虛體設計之間的轉換,思考數字與價值之間的定義。他通過空間策劃對應建造動機,通過實體設計滿足使用需求,通過場景營造表達創作觀念,被評為安邸AD及設計上海DESIGN SHANGHAI(2015)中國設計新銳、北京國際設計周751D.Lab優秀設計師,并被選為保利國際設計品拍賣作品作者。
這個團隊及其顧問趙楠碩果累累,其作品獲美國建筑大師獎(室內公共空間類榮譽獎)、Frame longlist、首都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優秀獎、中國人居典范評審規劃金獎、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雙節雙優杯方案金獎、美國《Interior Design》年度最佳設計獎,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銀獎等國內外多個獎項。作品被美國Better Homes&Gardens,西班牙Arquitectura Viva,荷蘭Frame,中國安邸AD、建筑創作、瑞麗空間、時代建筑dezeen等媒體報道。被評為安邸AD及設計上海DESIGN SHANGHAI中國設計新銳的作品、北京國際設計周751D.Lab優秀的設計作品,并被選為保利國際設計品拍賣作品。


archIStry的項目往往以House命名,因為大多都是小型建筑項目,VASE House就是其中之一。VASE House是一個舞蹈工作室,設計師還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器屋”。設計團隊了解到客戶需求是用來做舞蹈培訓,于是“器屋”的設計方案被用戶所采納。它的靈感來源于歌劇院觀眾包廂一樣的空間設計,激發教師及學員的創作欲和表演欲的同時打造整體的藝術氛圍,同時這里鼓勵人們通過身體體驗,所以它被設計的非常的柔軟。
在多數人們的傳統印象中,舞蹈教室通常是在窗明幾凈的大房間內,四面是方方正正規整的墻,墻面上是落地的鏡子。但VASE House則非常與眾不同,archIStry認為,當一個小型建筑里功能特別純粹的時候,不一定要用傳統裝修的手法。這個項目不僅是一個室內項目,本質上是視線互相穿梭的三維室內裝置。它也不僅是視覺對象,更是個適合人們進入的溫柔圓形容器,使用者常形象地稱這里的圓形空間為“大花瓶”。人們進入其中,他們從內部而不僅是從外觀上理解它。使用透明與磨砂玻璃交替的玻璃作為視線可以通過的介質,這種透明與半透明的交替,使得觀看與被看,更為輕柔、含蓄,為視線的交流更添一份友善、欣賞和友善。
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中西城分會場大柵欄區域開幕展覽上,是由archIStry與HINTERSEER合作展覽。
在北京最中心的老城中,延綿的人字形屋頂,像海洋的層層波浪,翻滾在胡同的平房之上。平房與四合院靜靜地安睡在波浪之下,在陽光的照射下,自然生出“海草”,變為“海床”。
在展覽發布中,將在“海底”慢慢浮現出由archIStry design&research office研發設計、由HINTERSEER制作并即將應用到市場的高端概念拼花地板系列產品:編號:“1/2數字的動態”:將雙色拼花面積一分為二,簡練且精準,優雅且簡潔;表達了分割的動態與結果,拼花的旋轉組合會產生豐富的旋律。編號:“0.1數字的精準”:通過準確的計算,抽取0.1倍的地板面積,形成中式的榫卯樣式,用0.1固定且定義1,拼花旋轉對稱,形成一幅準確、穩定的中式網格樣式。編號:“50%數字的平衡”:對雙色拼花面積的把控均衡,使其相等;通過計算,無論如何旋轉,拼花縫隙線條都在邊緣處相交,產生無盡且蔓延的拼花組合,同時兼顧拼花旋轉組合后的多樣性與平衡性。

設計以功能、美觀、舒適為目的,這是很久之前的設計理念,如今早已 不是這樣。在趙楠看來,滿足“功能、美觀、舒適”只是及格達標,如今優秀的建筑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打造一種整體氛圍、一套完整的體系。

archIStry設計研究室堅信,設計研究的最終目標之一是拓展邊界,這給設計研究帶來巨大的機遇。然而,這種繁榮不僅僅屬于設計和研究。設計和研究的興起來自于新的經驗、新的環境、新的問題、新的觀察、新的機會和想象力,應不斷地被啟發并與他人分享。
目前,archIStry與空間相關的課題正趨于超出傳統的設計邊界,融入了本地文化、城市和歷史背景,研究室將其作為開拓空間設計的觀念。通俗來講就是他們偏向于關注整體氣息與氛圍,而不是特意關注某一產品或選材,形成一種氣氛與氛圍,貫徹實體與虛體設計之間的轉換,思考數字與價值之間的定義,通過建筑與空間策劃對應建造動機,通過實體設計滿足使用需求,通過場景營造表達創作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