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小婷
[摘要] 目的 耳鼻喉科工作期間,采用目標管理措施進行護理管理,觀察效果。方法 該文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該院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患者為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患者30例。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通過常規護理管理以及在其基礎上結合目標管理措施。比較兩組護理質量,患者配合依從性以及護理前后患者生命質量和疼痛情況。結果 護理后,結合目標管理措施的研究組在護理質量,配合依從性以及患者生命質量和疼痛情況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結合目標管理措施,可顯著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患者配合依從性,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符合醫院的長久發展和現代護理行業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 目標;管理;耳鼻喉;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c)-0034-02
眾所周知,耳鼻喉科是醫院常見科室之一,觀察診治耳、鼻、喉等部位。這些部位常發生病變后,容易引發并發癥,且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等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1]。耳鼻喉科則針對耳、鼻、喉及其他部位的病變進行診療,是醫院必不可少的一個科室[2]。目標管理措施是指根據科室特點制定護理目標,根據目標進行護理工作,以提高護理質量[3]。該文針對2018年3月—2019年3月該院收治的60例耳鼻喉科患者為對象展開研究,將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管理和常規護理管理基礎上的目標管理措施,比較兩組護理質量、配合依從率及患者生命質量和疼痛情況,總結并歸納目標管理措施在耳鼻喉科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挑選該院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患者為對象,將其納入該次研究。對60例患者分組,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30例,隨機方法選擇簡單隨機化法。其中研究組:男11例,女19例;年齡24~82歲,平均(45.93±1.58)歲;對照組:男10例,女20例;年齡23~81歲,平均(45.89±1.54)歲。樣本在一般信息上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確診為耳鼻喉疾病者;②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者。
(2)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者;②有藥物濫用史者;③伴有殘疾等軀體性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通過常規護理管理以及在其基礎上結合目標管理措施。目標管理措施包括:①制定科室目標:根據醫院發展方向,結合科室特點,總結分析科室護理要求、目的、人力、配置等情況,對近年來護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目標;②制定個人目標:結合護理人員個人特點及護理需求,將科室護理目標一一分解,根據分解的護理目標制定護理人員的個人目標,發揮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個人特長,以提高整體護理質量;③建立激勵制度:每個月安排人員對護士工作情況進行評估和考核,建立獎勵制度,機理護理人員對護理目標的完善和積極性,如組織出游、聚餐、紅包獎勵等。
比較兩組護理質量,患者配合依從性以及護理前后患者生命質量和疼痛情況。
1.4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由科室自制護理質量調查表評價,包括護理態度、操作熟練度、溝通能力等內容,總分0~60分,評分與護理質量成正比。
配合依從性由科室自制兒科患者依從性調查表評價,總分0~100分,85~100分為優;70~84分為良;60~69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依從優良率=(優+良+中)例數/總例數×100.00%。
生命質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價,ADL量表從情緒、認知、生理、運動與總體生活質量5個方面評價,共100分,評分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疼痛指標觀察兩組的VAS評分,取值0~10分的范圍,在此范圍內由患者自我感知疼痛程度,評分高者疼痛更劇烈,10分為最高分。
1.5 ?統計方法
由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護理質量評分、ADL評分及VAS評分均由(x±s)表示,行t檢驗,依從優良率由[n(%)]表示,組間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質量的比較
討論護理質量評分,研究組(92.04±1.25)分,對照組(86.37±1.65)分,研究組遠高于對照組,指標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614,P=0.000<0.05)。
2.2 ?兩組配合依從性的比較
研究組依從優良率為100.00%,遠高于對照組的76.67%,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生命狀況及其疼痛指標的比較
護理后,討論兩組生命狀況及其疼痛指標,研究組兩項指標評分分別為(90.75±2.13)分、(4.02±0.51)分,對照組兩項指標評分分別為(84.02±2.14)分、(6.81±0.46)分,兩項評分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514、4.934,P=0.000、0.000<0.05)。
3 ?討論
耳、鼻、喉都是人體重要功能性器官,距離較近,均在面部,是面部的重要組成部分。耳鼻喉部疾病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患者大腦受損,這對患者全身行為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4]。目前常用的耳鼻喉疾病治療方法包括低溫等離子消融術工作原理,使組織蛋白質迅速凝固,同時使血管收縮,且對黏膜和纖毛上皮的損害較小,患者恢復良好[5]。
與傳統的常規護理方式比較,目標管理措施可最大化激勵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此項試驗中,護理后,結合目標管理措施的研究組在護理質量,配合依從性以及患者生命質量和疼痛情況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經統計學軟件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根據上述材料,表明目標管理措施可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疼痛,這一結果與朱棗蘭等人[6]和吳暉[7]的研究結論一致。
綜上所述,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結合目標管理措施,可顯著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患者配合依從性,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命質量,符合醫院的長久發展和現代護理行業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高曉巖,葛述杰,姜小燕.目標管理模式在中職護生臨床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6):19-20.
[2] ?朱秀峰.目標管理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12):81-82.
[3] ?劉艷,陶靜,劉華芬.護士分層管理結合目標管理在耳鼻喉科病區護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1(6):91-93.
[4] ?劉慧巧,湯劍芳,葉志芳,等.目標管理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的實施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12(6):69.
[5] ?呂秀榮,董紅麗.目標管理結合護士分層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5):249-250.
[6] ?朱棗蘭,陸影,徐則,等.目標管理在臨床本科護理師資培訓中的效果評價[J].大家健康,2017,11(1中旬刊):96-97.
[7] ?吳暉.目標管理教學法對提高婦產科臨床護理帶教效果的作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5):1980-1981.
(收稿日期: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