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摘要] 醫德教育是每個從醫者必須所具備的職業素養,也是醫者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急診超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素養和個人修養是成為一名優秀醫者的必備條件。在急診模擬病例教學中,將醫德教育貫徹于其中,能增強學生的責任心意識,提升學生的使命感,提高診斷水平,為醫學發展提供助力。該文重點分析醫德教育在急診模擬病例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醫德教育;急診;超聲教學;模擬病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c)-0112-02
醫德教育的培養是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只有培養好自身的個人素質和醫德修養,才能提高醫師的專業素養,醫德教育是醫生從業的基礎,所謂醫者父母心就是對醫德教育的涵蓋。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我國超聲診斷技術的發展提供巨大助力。目前,急診醫生對超聲診斷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急診模擬病例教學,讓學生對超聲教學有更好的理解與認知,急診超聲診斷能幫助醫生及時判斷和診治患者病情,提高醫生的診斷準確率。
1 ?醫德教育
醫德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對醫生道德的教育及培養,要先醫術高明就必須先得醫德高尚。醫德教育是每個從醫者必須所具備的職業素養,醫德教育是醫生從業的基礎。醫德是從業人員都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它關乎著每個患者的生命安危,健康或疾病,是指導醫務人員良好的規范自我行為和自我要求的準則,是促進醫院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徑,是醫院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工作。在素質教育改革下,醫學教育也被逐漸重視,醫學教育改革首要任務就是對于學生的教育,要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學生自身意識到可能因為自己出現的一個小失誤或者小差錯,就會引發患者的生命安全問題,學生才能考慮到自己身為醫者所背負的使命與職責,才會激發學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為患者做出準確的診斷,從而強化自身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能力[1]。
醫療道德是醫學界和患者之間的基本道德和正義準則,因此,一定要重視對醫德教育的建設,做好一個醫生的本職工作,救死扶傷、愛護患者、尊重患者、愛崗敬業,始終將醫德教育貫徹于急診超聲醫學教學中,對患者及時診治不延誤患者病情,提高學生責任心意識,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積極服務于患者,使學生自身素質與醫德教育建設同步發展。
2 ?急診模擬病例教學法
“模擬病例”教學法是依據主導到主體論的教學模式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模擬病例法既能改變現行的注入式教學,也能發揮教與學的主動能動性。將超聲醫學理論與臨床實踐操作相結合,加深學生對臨床疾病深刻的記憶,讓學生去更好地掌握。就醫學界急診而言,模擬病例法結合超聲診斷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運用已經設計好的超聲診斷的疾病病例,為實現教學目的,教學必須經過教師講解、學生親手實踐、師生合作探討、教師總結歸納等過程,模擬病例法是一種加深記憶的良好教學模式[2]。它具有啟發性、實踐性的特點,能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自身素質,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它能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
3 ?超聲教學現狀
現階段,超聲醫學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很多學者的關注,針對超聲醫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很多模式,比如病例導向教學模式、問題導向教學模式、網絡環境支持的教學模式等模式,將這些模式廣泛應用于超聲教學中,以此來規范培訓學生教學,充分調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超聲教學質量的目的。但是,針對急診模擬病例教學法在超聲教學模式的研究相對來說還是較少[3]。在超聲醫學相關的課程中,由于很多醫書著作里都只是簡單提及一些超聲醫學的基本知識,在實際中教學中所占比重較低,課程中所授的內容也相對來說比較滯后,主要包括頻譜型多普勒超聲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和二維超聲檢查,而涉及到新技術也較少,比如超聲造影、超聲介入、三維重建治療等。而且,超聲醫學教學主要是依靠理論知識,都以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不明顯,既不注重技能培訓,也不注重動手實踐,缺乏超聲醫學實習機會等多種原因導致了學生對超聲醫學的了解空白,也就更加不清楚自己的學習方向,導致無法將超聲醫學的具體知識和技能掌握。
4 ?醫德教育結合急診模擬病例教學法在超聲教學中應用
4.1 ?改良教學方案,活躍課堂氛圍
自21世紀起,有學者在不斷進行超聲規劃教學改革,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探索中發現一些問題:①在課程中,所授的課件內容也相對來說比較滯后,內容比較單一、片面。②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對課件內容比較陌生。根據以上問題,很多科研人員在教研室繼續嘗試以模擬病案教學法去優化教學模式,以小組形式讓學員自主學習病例、分析討論,教師可以從旁指導及輔助,使學生對超聲教學的需求能夠得到切實滿足。需要根據模擬病案教學法進行重點分析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方式[4]。
4.2 ?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在教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起著引導作用,一定要將超聲基礎理論讓學生掌握,還有檢查方法、儀器操作、超聲解剖、多發病、常見病的鑒別診斷與超聲診斷,將應該知道、應該學會的系統知識一一掌握,超聲診斷內容較豐富,超聲診斷包括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基礎理論、循環系統及表淺器官的正常和疾病的診斷。由于超聲診斷的課時較少,因此就需要重點講解超聲診斷的課程,而且指定必讀課程在講解的同時,學習時參考書的目錄,主張獨立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帶著實踐中的遇到的問題去通讀醫學教材。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在書中尋找答案,讓學生充分掌握其中的知識[5]。
4.3 ?多樣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創建多樣化課堂進行教學,下面通過示例來進行重點分析與研究。例如,教師可以使用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通過對急診患者接診和診治及超聲檢查等流程整合圖文,然后制作幻燈片,將關于制作的超聲檢查的幻燈片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扮演急診超聲大夫角色,讓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分析出診斷結果,該疾病的鑒別診斷要點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及回答,深入分析怎樣避免該病的誤診或漏診,引導學生深入研究設想[6]。如果發生漏診或誤診情況,會給患者家屬帶來怎樣的傷害,讓學生換位思考,設想如果自己或者自己的親朋好友遇到此類問題,將會作何感想。
模擬病例教學適時將醫德教育貫穿于實際案例教學中,擺脫了只是空談醫療技術的現象,開始實際注重對醫德教育的教學方式,使教學成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也應模擬學生的超聲掃查手法,留下小視頻供學生參考,研究學生不同手法操作導致圖像掃描不清存在差異,以致學生出現誤診或者漏診情況,激勵學生更好地練習超聲掃查手法,從而實現教師一對一教學。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跟教師共同值班,在急診中可以讓教師手把手教學,學生能更直觀地學習掃查手法,更清晰地掃查切面,提高學生對急診疾病診斷準確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帶教老師與自身使用掃查手法的差異,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實現教學目的。
4.4 ?完善考核評估,明確自我認知
通過對模擬病例教學法的實際應用,教師對學生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分段式的考核,以此來評估學生接受程度和考核教師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
例如,教師在一定階段內對學生進行分段式考察,以小組形式進行評估與考核,教師制定有關超聲教學的基礎知識以及其他相關知識,包括超聲掃查手法、模擬病例分析法等內容,通過對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卷面考察進行測評,讓學生以小組方式分別測評考核和自我考核,了解自身學習不足,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性。
綜上所述,將醫德教育結合急診模擬病例教學法在超聲教學適時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既從思想道德建設上加強了對學生醫德教育的建設,又從技術上加強了學生的醫術水平,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優秀醫師。
[參考文獻]
[1] ?張會萍,馮建昭,宋甜甜.醫德教育實踐教學途徑初探[J].河南教育:高教2018,157(5):39-40.
[2] ?寧彬,何文.醫德教育結合急診模擬病例教學法在超聲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3):42-43.
[3] ?常瑩,楊敬春,冷振鵬,等.案例分析結合PACS系統在急診超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8,19(12):86-88.
[4] ?李軍,童瑾,康燕飛,等.綜合教學法在影像本科班超聲醫學教學中的應[J].農墾醫學,2017,39(1):84-86.
[5] ?尚爻.結合德育教育探索醫學生的醫德教育路徑[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7,30(12):1537-1540.
[6] ?董碩,吳天棋,白玫.基于CE的BME專業醫用超聲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探索[J].中國醫學裝備,2018,15(7):140-142.
(收稿日期: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