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德儀 楊暢 張利莉

[摘要] 目的 對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進行分析,并探討相關的方法。方法 選取該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的的臨床生化檢測樣本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統一整理各個檢測項目之間的差異,并進行分析,將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失敗的原因進行統計,并制定詳細的施行方法。結果 在室內質量控制中,大部分的檢驗項目的情況均較為穩定,但是有部分的質量控制情況屬于失控的狀態,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試劑、校準物變質等,為此,研究影響的原因,并分析其方法。結論 室內質量控制是醫療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所以在生化檢驗上要強調人員以及設備的管理,并定期總結發現的問題,根據發現的問題,將不穩定的因素進行掌握和控制,及時提高室內的質量控制,提高生化檢驗室的控制水平,為此,進行全方位的質量控制是值得推廣使用的。
[關鍵詞] 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檢驗方法;檢驗質量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10(c)-0152-02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于醫療效果的意識不斷增強,使得社會上對于醫療體系的好壞非常看重,而實驗室內的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是醫療臨床診斷的重要標準[1],其好壞關系到診斷的準確率,在臨床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實驗人員通過對檢測結果進行準確評估和控制則為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而評估的手段一般會選擇不斷提高檢測質量,最大限度降低檢測出現的差異,為此,臨床上需要在實驗室中進行全方位的質量控制,有效改善檢測質量,提高質量的控制能力。為此,該文選取該院2017年9月—2018年11月的的臨床生化檢測樣本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分析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失控的影響因素以及應對的措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的臨床生化檢測樣本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統一使用儀器:CObas8000生化分析儀進行樣本的測量工作[2],并將檢驗的結果和質量進行分析。
1.2 ?方法
選取檢驗的樣本,并從樣本中選取不同濃度水平的校準物以及定制質控血清,復溶2瓶,0.5 mL/支,進行低溫保存。當進行檢驗時,則需要對樣本先進行常規解凍,并檢測其常規生化項目(檢測生化項目≥50),通過互聯網傳輸檢測數據,繪制(x±3s)質控圖像,根據Wesegand多規則控制程序評測結果,將檢測過程中的數據進行詳細的記錄,內容包括:批號、校準物、配置時間以及復溶時間等,再將數據進行K值計算,并觀察變化,根據所得的數據進行分析,找出質量控制的合理性。
1.3 ?判定標準
通過整理分析的數據進行K值的計算,將不同檢測項目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析,探究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失控的影響因素,并提出解決的方法。
2 ?結果
分析2017年9月—2018年11月的的臨床生化檢測樣本,通過計算K值后得出生化檢驗室內質量的失控影響因素,見表1、表2。部分失控的影響因素為試劑、校準物變質等因素所引起,而多數檢測項目的變化較為穩定,而檢測的標本一旦受到影響因素的影響,會導致K值變異增加,影響檢測的結果,出現檢測的誤差,不利于臨床上的實際診斷。
3 ?討論
實驗室是臨床上對于各種標本進行實驗的場所,里面涉及的相關醫療技術都是在科學的指導下完成,其中檢驗的項目包括腎功能[3]、血脂、肝功能、微量元素、電解質、血糖以及心肌酶譜等,而其中由包括白蛋白、總膽紅素、谷草轉氨酶、脂肪酶、粘蛋白、直接膽紅素以及透明質酸等,這些檢驗的項目均可以表達出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對于臨床上診斷患者的病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是為了監測和評估實驗室的工作質量,以此來衡量該次的檢驗結果是否有效,當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情況發生異常,則會影響到實驗室的工作質量,降低檢驗的準確性,造成數據的差異性[4],影響臨床上的診斷準確率,還會引發醫療糾紛的情況,所以生化檢驗室內質量控制情況在醫學界是最為看重的問題,其質量控制的好壞關系著整個醫療體系的完善情況,也是衡量一個醫院醫療水平的標準之一,所以在生化檢驗的過程中,為了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性,需要進行全方面的質量控制,但是實行的質量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技術操作[5],需要基于臨床經驗、科學依據以及疾病的診斷標準來找出質量控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于這些存在的問題進行風險控制,以降低檢驗誤差的目的,為此,該文進行了如上的研究,分析在生化檢驗的過程中,會導致質量控制失控的影響因素,并整理所有的因素進行相關對策的提出。具體方法如下:①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6],使其能夠有效地為醫生提供診斷的依據,則需要在檢驗的過程中,提升常規的測定時間,使得批間與批內標本的檢測結果保持高度一致。并從質控限設定、失控判斷、質控品選購、繪制質控圖、設定均值以及測量結果等各個流程出發,統一整理可能存在的失控影響原因,將其統一整理分析,形成數據,找出原因和方法,將質控工作應用到各個流程中,保證每個流程的合理性,提高每個檢驗環節的質量,確保其在時間上標本值的相符度,再進行標本的測定[7]。②在進行生化檢驗的同時,需要合理選擇檢驗的項目,對其涉及到的檢驗物品和設備進行嚴格的檢驗和分析,并對試劑、環境以及檢驗的人員進行評估,嚴格按照操作的方法(Sop穩健規定)進行,并且在每個環節均設置專人進行管理,做好設備、物品以及環境、人員穿戴物品的消毒工作,在檢測時,需要嚴格檢查檢驗用品的完整性,并按照規章流程進行檢驗,并且要保證試劑的有效性,避免在配置過程中出現錯誤,并將配置的各項數據進行記錄,同時建立標本的驗收制度,在檢驗的過程中,控制人員的出入量與流動量,做好人員的管理。③在生化檢驗前,將需要的物品和儀器提前準備好,并進行相關的檢查,確保其能夠正常的運轉,并選擇專業技能較強的檢驗人員,內部控制人員,保證所有人員均符合檢驗人員的上崗標準,保證人員的專業性,有效控制檢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且在檢驗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操作的流程,對于檢測的結果做到重復的認證,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果出現差異,則需要告知檢驗的醫師,共同尋找出現差異的原因所在,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8],提高診斷的有效率以及準確度。面對無法解決的差異時,需要組織檢驗人員的小組會議,針對于不合理的差異進行集中的分析,找到問題的所在,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是臨床上一種重要的檢查方式,其可以通過對患者采取檢驗標本進行體內疾病的檢查,為臨床上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信息,生化檢驗作為一種重要的檢驗方式,其結果會受到較多的因素影響,導致出現結果的不準確性以及差異性,使得診斷的結果出現問題,不能有效展現出患者的實際情況,降低醫療的水平,所以通常情況下,針對于生化檢驗均會存在質量控制的管理,但是由于很多臨床的質量控制管理不到位,使得檢驗差異頻發,所以該文分析了影響檢驗結果的相關因素,并提出了以上的解決方法,為醫學界提供些參考,將相關的影響因素變成可控制的范圍,不斷提高檢驗結果的穩定性,保證其準確率,為臨床提供可靠的診斷信息。同時室內質量控制是醫療臨床診斷的重要指標,所以在生化檢驗上要強調人員以及設備的管理,并定期總結發現的問題,根據發現的問題,將不穩定的因素進行掌握和控制,及時提高室內的質量控制,提高生化檢驗室的控制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祖新.臨床生化檢驗測試的質量控制探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6):832-833.
[2] ?李佳.臨床檢驗生化分析前綜合質量控制的效果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4):359-360.
[3] ?左學禮.臨床生化檢驗測試的質量控制探析[J].中外醫療,2012,31(17):173-174.
[4] ?趙龍,劉曉莉,隋佳.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控制措施探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8):1-3.
[5] ?劉慧.臨床血液生化檢驗標本分析過程中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分析[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3):176-177.
[6] ?張青松.加強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控制管理的實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18):107-108.
[7] ?楊華林.加強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控制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8(50):197.
[8] ?陳志國.臨床生化檢驗質量控制措施探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8):70-71.
(收稿日期:2019-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