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捷
蜀繡指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帶的刺繡,因川西古時稱為蜀地,故這一地區的刺繡被稱為蜀繡,是中國最古老的繡種之一,對西南地區的刺繡技藝發展有深遠影響。從古至今,蜀繡以它濃厚的文化底蘊和燦爛的技藝文明,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以近現代傳統蜀繡為對象的蜀錦紋案組合構成,研究分析蜀繡素材來源、象征意義、紋樣構成形式,以增加人們對蜀繡文化的了解,傳承蜀繡文化。
一、蜀繡繡品的特點
蜀繡的繡品格局早在宋代就已經基本形成,它主要按照繡品的功能性來進行區分,主要分為裝飾性的畫繡作品和實用性的日用品,裝飾性的畫繡作品主要作為高檔品存在,民間蜀繡繡品主要為實用性的日用品。
從對博物館館藏蜀繡的調查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出,近代蜀繡的紋樣造型樸實自然,色彩艷麗。蜀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偏好也在紋樣的素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例如,繡品運用大量的四川民間吉語和傳統紋案以及蜀地特有的花鳥紋案和人獸紋案;繡品在配色方面喜好濃艷花哨,常用對比色相搭配。
二、傳統蜀繡的素材來源及其象征意義
(一)蜀繡素材來源
近現代蜀繡素材多來源于民間,通過調查研究可知,蜀地人們偏好以具有祥瑞、喜慶寓意的事物進行創作,通過組合設計構成具有祥瑞意義的紋案。其中,包括了以動植物為主的裝飾圖案,其中又以芙蓉、鯉魚、熊貓、牡丹金絲猴等題材為代表;以自然環境為主的裝飾圖案,其中以日、云、山、水、樹等題材為代表;以人物故事類為主的裝飾圖案,如壽星、童子,以戲曲與神話場景等題材為代表;以文字類為主的裝飾圖案,如詩詞歌賦、名人的字、對聯等;以建筑類為主的裝飾圖案,如樓閣、亭臺、水榭等;以幾何連續紋案類為主的裝飾圖案,如萬字紋、菱紋、盤長紋、云紋、回紋等;還有各種日常器物類為主的裝飾圖案。
(二)蜀繡紋樣象征意義
從古至今蜀地就有借用不同題材來象征祥瑞以及向往美好生活的傳統,所以蜀繡繡品素材常常通過方言諧音、以形寓形等手法來表達愿望;其中最為常見的題材寓意大致分為三類:求多子多福、納吉求福、消災辟禍。
1.求多子多福
在古代宣揚“多子多福”的傳統思想下,傳統蜀繡中詮釋愛情與子嗣繁衍的題材層出不窮。例如,傳統蜀繡繡品題材中常用“鴛鴦”的圖案來歌頌偉大長久的愛情;對子嗣繁榮的愿望通常以葡萄、麒麟送子、石榴等為題材來表達,又由于中國古代隱晦的愛情觀,所以也常用“戲水鴛鴦圖”“蝶戀花圖”等紋樣來描繪男女相悅的場景。
2.納吉求福
蜀繡中有關納吉求福題材寓意大多都包含在“?!薄暗摗薄皦邸薄跋病边@幾項內蘊中。例如,蟠桃、壽星公寓意健康長命,佛手柑和蝴蝶、蝙蝠等寓意“?!保ㄊ竦胤窖浴昂薄胺稹卑l音為fu音)。
3.避邪驅災
蜀繡中包含避邪消災、神靈庇護等具有宗教意味的題材繁多,這一類題材反映了人們渴望平安健康的心理需求。如紋案中的葫蘆、寶扇等宗教故事中可以辟邪驅災的“法器”。
三、蜀繡紋樣構成形式
(一)獨立紋案
在近代蜀繡中,通常在肚兜、手帕、荷包、被面等物品上運用獨立紋樣,在服裝方面通常裝飾在袖口、前搭和衣身處,以協調整體衣物上的裝飾紋案的布局,構成一件完整的蜀繡作品,獨立紋案也分為對稱式紋案和不對稱式紋案。
1.對稱式獨立紋案
對稱形式的獨立紋案在蜀繡繡品較為常見,通常追求建筑、器物、文字、幾何形的對稱,還有植物紋案、動物紋案的對稱。對稱紋案能在視覺讓人感到均衡、安穩,同時在中國傳統審美當中,對稱也是一個相當常見的裝飾手法。
2.不對稱式獨立紋案
蜀繡紋樣中表現具有動態的景象常用不對稱構圖,如花草、云水和鳥獸等紋案。雖然有別于中國傳統的對稱構圖法,但通常繡工在定稿時便會考慮好平衡畫面重心,并保持畫面的相對平衡性,使視覺與心理保持平衡,由此畫面素材更顯婀娜多姿,紋案更顯靈活生動。
(二)連續紋樣
1.二方連續紋樣
蜀繡中二方連續紋樣即以一個單位紋樣向上下或左右方向做有規律的連續重復排列而成的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好比音符重復出現的旋律,具有節奏美感。
從二方連續的蜀繡紋案結構中分析得出,其圖案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可以分拆開來自由組合的,同一要素可聚集可分散,可交叉可循環,可以無限反復排列組合,形成不同的蜀繡圖案。每種素材都可以組成四種基本的排列結構,即:順序排列、顛倒排列、正反順序排列、正反顛倒排列,這樣的紋案組合既規整又不顯呆板。通過對近現代蜀繡繡品的調查研究可知,二方連續紋案較常見于蜀地少數民族區域。
2.四方連續紋樣
蜀繡中四方連續紋樣的結構方式大多是以一個素材紋樣為基本單位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反復連續循環排列所產生的紋樣,這樣組合結構的紋樣圖案整體感強,較為廣泛地運用于蜀地人們的生活當中。
蜀繡最具特色的四方連續紋樣的代表為錦紋,在通常情況下,其主要運用于衣物局部或邊緣等部位,作為填充紋樣存在,使繡品構圖韻律協調,畫面飽滿。四方連續紋樣常用一個單位的蜀繡紋案素材繡出規律平整的上下、左右四方無限循環的圖案鋪滿整個繡面,布局勻稱協調,構圖精致大方,是蜀繡中最為經典和常見的一種紋樣組合方式。
四、構圖方式
(一)適合紋樣構圖法
館藏蜀繡中使用了較多的形體適合(自由形體適合、幾何形體適合)紋樣,紋樣的設計依據形體而定,構圖巧妙具有情趣。適合紋樣構圖法是貫穿于每個蜀繡繡品的概念,用不同的紋案對各異的形狀進行填充,目的便是為了豐富紋樣本身、強化紋案邊緣。蜀繡繡品的構圖,需要在主體部位強調主題,強化視覺中心,明確客體部位,使構圖結構協調。蜀繡大多以紋樣適合形體為主,依據物品的形體來設計紋樣,將一些自由形體的紋樣用作外輪廓,內部用紋樣豐滿繡品視覺觀感。例如,蜀繡異形屏風的設計中,就會以屏風外輪廓為圖案邊緣,將各種傳統紋樣組合祥瑞素材進行組合構圖,豐富屏風的畫面效果,提高物品的可觀賞性和裝飾性。在其他蜀繡繡品中也常應用這種適合紋樣構圖法,比如以人物、走獸、花鳥等紋樣進行創作時,也會采用適合紋樣的方式,將蜀繡紋案組合設計“量體裁衣”,豐富畫面效果,使繡品更加精致而獨具匠心。
(二)邊緣構圖法
邊緣構圖法在構圖中常見于蜀繡繡品邊緣,如袖口、領口、下擺邊等,在實際運用中常用作于畫面點綴、衣物花邊等,不作為主體構成存在,主要作用是強化主體的裝飾效果。
(三)格律體構圖法
格律體構圖法的紋樣表現為文字、符紋等素材的連續組合構圖,經常以大面積的重復紋樣出現,其基本造型多以九宮格、米字格等來進行組合,以節奏緊湊、紋樣統一的構圖使繡品畫面既整體又統一。
(四)填充紋樣構圖法
填充紋樣為繡品圍繞主題中心,構圖上采用左右對稱的手法,連接諸如飛鳥、卷草、蝴蝶、異形花紋等紋樣,以自由組合的造型來突出圖案婀娜的形態,組合形成均衡又活潑的構圖。其手法大多采用主圖加輔圖的方法,其在審美上更加偏向于現代化的審美特點,常用于蜀繡創新作品當中。
五、結語
通過近現代蜀繡紋樣組成結構的研究,可以看出蜀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所特有的歷史底蘊和藝術審美,其囊括了蜀地刺繡自然純樸、色彩絢麗多姿的風格,選用具有祥瑞寓意且具本土化特色、內涵豐富的紋樣素材,既涵蓋了中國傳統紡織紋樣的主要特點,又具有濃郁的蜀地地方風土人情。蜀繡遵循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寓意的規則,但在寓意時也有其地域的特點,各種紋樣結構形式交叉、組合、反復、循環地運用于蜀繡繡品中,反映出蜀繡紋樣雖素材廣泛,但結構嚴謹,構圖自由活潑,畫面規整豐滿的特點。筆者通過對這些蜀繡紋案組合結構的研究,希望能上承蜀繡技藝和文化,下啟創新蜀繡紋案結構與組合方法,創作出更多既具有傳統蜀繡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的蜀繡作品。
(成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