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慧 盧柯瑾 韓露
【摘要】21世紀是網絡興起的時代,也是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處于這樣的時代中,無可避免地要將英語學習和網絡結合起來。而應運而生的微信公眾號平臺就是一種典型代表。依靠微信公眾號進行學習,這種方式隸屬于“移動學習”的范疇。“江中英語”微信實踐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這個載體,滿足用戶的英語閱讀需求,提供個性化、類型多樣的資源,培養學生的英語鑒賞和創造能力,提高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江中英語”微信公眾號;移動學習;項目開展;優化設計
【作者簡介】吳佳慧,女,江西上饒人,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本科在讀;盧柯瑾,女,廣西藤縣人,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本科在讀;韓露(通訊作者),女,山東臨清人,江西中醫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跨文化交流。
網絡時代,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不勝枚舉。在智能手機普及的社會,人們能隨時隨地打開手機進行學習和交流。大學生學習的模式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學習呈現出資源更加豐富,類型增多,形式多樣的局面。“移動學習”這一學習方式,近些年來也得到了極大的研究和發展。在“移動學習”的大背景下,“江中英語”微信公眾號借風起勢,通過此項目的開展,增強江中人對英語學習的熱愛。
一、移動學習
1.背景。“移動學習”的研究最先發軔于美國。1994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開展了一項名為 Wireless Andrew的無線基礎設施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的內容是在校園里,學生通過連接無線設備,來達到移動學習的目的。而中國的“移動學習”,發生在六年之后。一位愛爾蘭專家在上海電視大學40周年校慶召開的中外專家學者報告會上所作的報告,被認為開啟了中國的“移動學習”研究。“移動學習”是指在移動設備的幫助下,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的學習。“移動學習”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展開。它與傳統的學習模式不同,學習者不用被限制在電腦前,學習環境可以移動。它的實現工具特征一般是形狀小、重量輕、無線性和移動性,便于隨身攜帶。隨著科技的發展,“移動學習”將成為未來教育界的一股新潮流。而微信公眾號這一平臺,在相同程度上提供了學習的“場所”,且學習時間、地點不受限制,十分契合網絡時代“移動學習”的特點。因此,筆者相信,在未來,對于微信公眾號在大學生學習中的研究應用會大幅增加。
2.行動研究。微信公眾號的確十分契合現代大學生學習的方式,筆者也參考了一些論文,具體地了解微信公眾號在大學生課堂的應用。如在《微信公眾號輔助大學英語聽說學習的行動研究》這篇論文中,筆者了解到,微信平臺向用戶推送英語學習資料和信息,用戶感覺內容非常不錯時,會主動進行轉發和多次瀏覽。在第一輪研究結束后,研究者也進行了查漏補缺,在第二輪的推文中,增加了更具娛樂性、趣味性的學習資料;對聽力部分進行升級,更加方便用戶進行聽力訓練;并且增加師生交流的次數,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第二輪結束后,閱讀量普遍上升,且對于后臺留言,老師都及時進行了回復,但是學生的口語版塊還需進一步優化。于是,研究者在第三輪研究中著重收集與發布有關口語練習的資料。三輪研究下來,研究對象中六分之五的班級學生聽力、口語成績超過該門課程的平均成績。置否不可,學生成績的提高不僅僅只是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學習,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這個研究的確提供了一些有關微信公眾號運用于大學生學習英語的一些參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未來還需要大量的實踐研究來證實和提升微信公眾號在學習中的應用。
二、項目開展
1.研究目的。本項目以英語專業學生為主體,基于微信平臺的方式,圍繞英語學習,定期發表參與英語活動、發布英語消息以及英語學習交流活動,在此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創新能力,以及促進英語的傳播與交流。
2.項目特點。江中英語實踐微信平臺的主要特點在于其以項目、實踐和過程為導向,以學習者為中心,旨在鼓勵學習者在實踐中學習。首先,以項目為導向:教師選擇典型性的實踐項目,將中醫基礎知識與英語技巧結合;以學習者為中心,旨在鼓勵學習者與實踐行為有機整合,使學習者們從中獲益。課堂中,教師就是客戶,他可以提交項目,并就時間、語言和形式提出要求,然后學習者應按照要求完成該項目。
3.開展過程。前期準備階段:項目組成員在正式開始創建“江中英語”的微信公眾號前,進行了大量的討論和研究,明確微信公眾號的定位、受眾群體、推文內容和更新速度。同時與老師進行了大量的溝通交流,廣泛聽取各位英語專業老師的建議,取其精華,融會貫通。之后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和文獻,借閱大量與英語相關的書籍,例如詩歌、小說、英文原著和英美國家概況之類的著作,豐富推文的內容。項目組成員在網絡上搜索關于微信公眾號的開發以及運營模式的資料,力求將微信推文做到精美,排版優化。項目組成員還認真學習運營公眾號的方法,力求能夠做到游刃有余的程度,這些都為公眾號開發打下基礎。最后,還在網絡上收集大量中英文相關文本、音頻、視頻與圖像等資料,這些內容都將增添微信推文的趣味性。有音頻、視頻、圖像的加持,可以提高用戶對“江中英語”微信推文的興趣。以上的準備為“江中英語”微信平臺的開發積累了豐富的前期資料。
微信平臺開發階段:項目組成員首先進行了微信公眾號賬號注冊、設置平臺各級板塊,搭建了“江中英語”微信平臺,并整理與編輯素材,發布相關文字、圖像、音頻與視頻等素材內容,定期推送文章。為了帶給用戶切實的體驗感,我們把實用性作為發展公眾號的核心理念,使學習者真正從中學到自己想要的英語知識,并能持續地閱讀發布的微信推文。用戶可以通過自動回復和自定義菜單功能,在不同的版塊搜索往期內容,得到自己想了解的內容。我們將微信推文進行歸類分組,分為三個版塊:實用英語、藝術世界、校園生活,用戶可進入版塊查詢。
下階段計劃:后續,我們還會進行用戶調研和咨詢,優化設計版塊,增加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并結合我們學校的特色——中醫專業,推出中醫英語版塊。項目組成員后續將繼續整理和推送文章,進行詩歌原創,并錄制詩歌朗誦的相關音頻。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將微信平臺運用于《英美文學選讀》的課堂教學中。項目組成員還將進行宣傳活動,擴大知名度,增大影響力。
三、優化設計
1.存在問題。微信推文發送的時間不固定,不利于用戶養成查看微信推文的習慣,造成文章的瀏覽量下降;微信推文本質上還是閱讀,微信文章的形式其實還是很單一,光靠內容來吸引用戶,比較吃力;微信用戶量還不是很大,且有些用戶只是單純關注,并不認真閱讀微信推文,即是所謂的“僵尸粉”;公眾號用于教師教學中的次數較少,還沒有大規模地開展運用在教學中。
2.后續提升。項目組成員應對公眾號進行長遠規劃、精確定位,推送的文章也應該做到科學分組;明確目標受眾,確定好每期文章推送時間,仔細斟酌每期推文,避免推文中的文字、知識錯誤;針對目標受眾的英語水平推送內容,并妥當處理內容推送的頻率與形式;增強團隊成員合作,明確分工,提供公眾留言,促進雙方交流,共同進步,提高微信公眾號的質量;增加微信公眾號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四、結語
網絡時代,微信公眾號以其交互性、共享性、自由性的特點在傳播知識的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移動學習”的大背景下,將學習與科學技術融合在一起,在未來應是大勢所趨。“江中英語”微信公眾號在這條道路上逐漸探索,并不是一帆風順,在未來還需繼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杰,汪育菁,何丹.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的應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1).
[2]吳蕾,何凈,龐炳良.微信公眾號輔助大學英語聽說學習的行動研究[J].東華大學學報,2018(2).
[3]張春燕,陳婧,孫凱.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英語學習研究 ——以英語學習微信公眾號為例[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4]朱倩,劉芬.學生英語移動學習能力的提升策略[J].ENGLISH SQUARE,2019.
[5]劉雪.以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的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探究[J].智庫時代,智者論道,2019.
[6]馮博文,王晨.英語學習類微信公眾號追蹤體驗及橫評[J].海外英語,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