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旺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應當是在長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而成的,是具有綜合性、階段性及長期性的綜合性素養,這種素養會伴隨人的一生,是一種必須基于長期學習而形成的學習品質。在涉及具體的數學學科中,核心素養可以指數學邏輯學、運算學、幾何學、數學分析等具體方面,但必須明白的是這些部分既是相互統一,也是相互交叉影響的,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數學學科內容。那么,怎樣在中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通過優化課堂教學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呢?
一、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以提升數學素養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不但要對教材內容熟練掌握,還要學會融會貫通,明確數學知識之間的前后聯系;教師不但要將授課內容提前設計好,最主要的是在教學中應體現數學知識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意義和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數學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只是將考點作為課堂教學重點,只是對“投影,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內容簡略講解,而沒有聯系實際,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對于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應采用開放性的教學方法,在講解完基礎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到太陽光下測量旗桿的影長,還可以讓學生將其與手電筒投影作對比,通過對比在太陽光線下與手電筒下形成影子的差異,清楚理解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的區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這種開放式的教學設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在教學中注意學生數學價值觀取向的培養
價值取向是學科教學實踐的精髓與目標,因此每門學科都有一定的價值取向,數學也不例外。但是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知識水平的培養,而忽略了學生的價值觀取向。教師可以運用經典案例或身邊的生活實例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價值觀取向,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之美。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十七章“相似三角形的應用”中,教師將班級的同學分為兩部分,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別測出9點,13點半兩個時間段自己的影長,相關物體的影長(如旗桿,樹木等)以及自己的身高,記錄好自己的數據備用。然后各組將自己測到的身高和影長的數據進行整理,并制成表格,計算出身高與影長的比值,觀察表格中的數據,將同一時刻的組與組的比值進行比較,將不同時刻的組與組的比值進行比較,看學生能夠發現什么,最后要求學生在動手操作與觀察思考中得出結論。學生通過課前小組合作,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課內分析總結,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價值觀,還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三、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拓展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學會運用歸納、演繹、類比等方法進行推理,運用數學概念分析數學關系,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九章“一次函數的應用”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課后拓展問題:小明為自己定了一個攢零用錢計劃,他目前手里頭有50元,從定計劃之日起他每個月攢12元,請同學們試著寫出小明的攢款數與月份數之間的函數關系式。教師接著又布置了下一個問題,小明的同學小麗以前從來沒攢過零用錢,他在聽到小明的計劃后,也定了一個攢零用錢計劃,小麗計劃從現在起每個月攢18元,并要爭取超過小明,請同學們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分別畫出小明和小麗兩位同學的攢款數和攢款月份數的函數關系的圖像,半年以后小麗攢的錢有多少,能否超過小明,至少幾個月后小麗的錢數會超過小明?學生通過認真的計算與比較,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發展,學會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四、數學課本理論知識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培養學生綜合型的數學素養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融入一些問題,合理地設置一些情景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情景設計將學習方向引進所設計的數學問題中去,以此為契機培養學生的問題處理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問題的設置要符合生活中的日常規律,讓學生利用數學思維就可以在生活中很輕松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并且很熟練地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綜合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利用現實問題來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激發他們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中學數學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優化教學模式,是當今教師的主要研究課題,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應成為每一個數學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注:本文為平涼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優化策略的研究”(課題立項號[2019]PLG227)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