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港 梁潤生
【摘要】詞匯學習是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但是,如何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一線教師。本文從認知語境的視角出發,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四為例,提出教師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關鍵詞】認知語境;高中;詞匯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小港,女,漢族,河南許昌人,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梁潤生,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
一、認知語境
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語言使用和話語理解所涉及的已經結構化、系統化和邏輯化的百科知識,就是認知語境的內涵。根據 Langacker 的觀點,百科知識可以分成四類: 一是規約性知識; 二是概括性知識;三是內在性知識;四是典型性知識。這些百科知識中很多核心概念事實上就是認知語境的具體化表征,如圖式、框架、范疇、認知域及腳本等,它們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產生重大的影響,本文以認知語境的三個表征:圖式、框架、范疇為切入點具體探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二、基于認知語境的詞匯教學策略
1.直觀導入、恰當運用圖式。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有趣新穎的課堂導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實現新舊知識之間的自然過渡。教師可以采取直觀導入的方式,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點,強化、鞏固和改善原有圖式(學生熟悉的單詞),或生成新圖式(變形詞或是衍生詞)。下面是筆者采用的詞匯教學策略之一: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四Uint1 Women of achievement時,需要導入課文主題和相關詞匯,筆者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的同時提問問題:
T:Where are they ? S:They are in hospital. T: Yes, what does the girl doing ? S: she is looking after his sick father.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比較熟悉sick這個單詞,筆者在原有的sick圖式之上激發學生與之相關的圖式,如“airsick”“carsick”“homesick”和“lovesick”。一旦新的詞匯信息進入學習者已有的圖式群,就會在認知語境中被識別和編輯,隨著學習者詞匯學習數量的增加,大腦中的詞匯圖式群也會豐富起來。
2.主題聯想、鼓勵運用。基于認知語境的框架表征,不同的詞匯由于經驗間的關聯聚集在一起。它克服了傳統“上下義”“整體部分”下無法關聯的詞匯概念,便于詞匯的理解與運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將語義框架呈現給學生,接著在框架內講授新出現的詞匯,所有的詞匯在同一個主題下呈現,學生大腦中會建立起聯系密切的概念結構,在此基礎上學生對詞匯的記憶會更加持久。如在復習Unit 2 “Working the land” 的詞匯時,筆者設計了以下活動:Hav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with one student as the farmer and the other as the customer. The farmer is persuading the customer to buy his/her“green food”.
在“農民”說服“顧客”買其有機食品時,筆者引導“農民”盡可能多地陳述有機食品的優點,如Free of chemical fertilizer;Grown from industrial areas.學生通過購買“green food” 復習鞏固了本單元重點詞匯chemical、fertilizer等。筆者激發了學生的相關語境知識,通過主題聯想產生特定的理解框架,將會使學生付出較少的認知努力,獲得較大的語境效果。
3.基于學生主體、構建認知模型。范疇化的認知模型強調人的認知主體作用、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學習者的認知主體的作用就是要求他們主動探索掌握詞匯的方法,尋求詞匯之間的橫向和縱向語義聯系,掌握詞匯學習策略。在筆者教授Unit 5“Theme park” 的相關詞匯時,利用學生自身所具有的百科知識和認知能力幫助建立其認知模型。
在 “in the park” 這個主題下學生能聯想不同的“場景”。如Context 1 “play” 中學生們想到了 children、chase、swing、roller coaster等詞匯,children、chase是學生們之前已經學過或是接觸過的詞匯,而swing、roller coaster是本節課的目標詞匯,學生們在復習鞏固已有詞匯的基礎上又學習了新的詞匯,在Context “play” 下找到了新舊知識的切合點,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無下劃線的為學生已知詞匯,有下劃線的為本節課目標詞匯 )
Context 2 “business” : buyer、seller、make a bargain、sunlight
Context 3 “sightseeing” : tourist、creature、souvenir、sneaker、brochure
三、結語
如果把英語學習比作一棟大樓的話,那么詞匯就是這棟大樓的“建筑材料”。正如英國語言學家 D.A. Wilkins 所言: “沒有語法,表達不了多少東西;沒有詞匯,就什么也表達不了。”而認知語境給詞匯教學提供了全新的視角,教師分析學習者的認知心理,給學習者提供并創設盡可能真實的語境,幫助學生在各種認知語境中學習詞匯,進而達到理解并運用詞匯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陸巧玲.詞匯教學中的語境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6).
[2]陳榮.英語教學的認知語境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