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重視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著眼于培養學生從閱讀中增進感受理解與思考創造的能力,以提高閱讀質量。結合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基本情況,針對其中的突出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解決對策,以期為初中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凸顯,是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能力、審美感悟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進行更為深刻的轉變,從教師主導到學生自主,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閱讀,從理解到思辨,都需要初中語文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探索合適的教學路徑?,F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成果有可喜的部分,比如閱讀教學的拓展性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更為豐富;再如不少學生養成了勤做筆記的良好閱讀習慣等。然而這些成果對于更高的閱讀教學目標來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立足于當前的閱讀教學現狀,轉變角度,探索更為多元的、效率更高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全面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和提升。
一、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1.強調課內閱讀,忽視課外閱讀
盡管現階段課外閱讀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學生的閱讀量大大增加,但是閱讀的效果卻不甚理想。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忽略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將課內閱讀作為教學重點,但是課內閱讀的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在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時,很多教師的方法也存在失誤。課外閱讀雖然不是初中語文的教學重點,但是如果單純追求閱讀量而忽視了閱讀質量也是不可取的。很多語文教師給學生列了許多書單,想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擴展其知識面,但是教師所容易忽視的是,課外閱讀并不等于泛讀,應當將泛讀與精讀結合起來。課外閱讀中有很多精品篇章,教師可以將優秀的課外閱讀資源拿到課堂上來講,充實語文閱讀教學內容。如果學生只是一味擴大閱讀量,卻不重視課外精讀,以為課內閱讀就等于精讀,課外閱讀就等同于泛讀,那么學生的閱讀質量無法提高。重視課內閱讀、忽視課外閱讀的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反映出很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指導方面方法不得當,沒有合理引導學生進行精讀與泛讀,不利于提高班級學生的閱讀效率。
2.重視知識掌握,忽視習慣培養
重視知識掌握、忽視習慣培養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都容易犯的錯誤。由于應試教育的誤導,不少初中語文教師都把閱讀知識一股腦兒地塞給學生,以求得他們能夠在考試中取得閱讀成績的高分。但是真正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在于通過閱讀文本記住了多少內容,而是學生是否有勤于閱讀、愛閱讀的良好習慣,是否能夠將閱讀所獲得的知識化為自己所用。很多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逼迫自己記住書上的內容,但是到了考試時還是無法靈活運用,這表明其在平常的閱讀過程中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效果較差。知識是死板的,但是閱讀所養成的習慣卻是靈活自如的,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如果只關注學生通過閱讀掌握了多少內容而忽視了學生是否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學生的閱讀效率也無法提高。當學生養成了做批注、記筆記、聯想閱讀、及時發問、寫讀后感、分享交流等閱讀習慣后,其知識掌握自然也就跟上來了,無須費心指導。因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還是要回歸到習慣的培養上。
3.教學理念落后,課堂效率不高
教學理念拘泥于傳統也是當前許多初中語文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候的一個常見誤區。首先,很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就不夠高。比如初中文言文這類閱讀素材對初中生來說是一個重難點,很多學生對古文學習興趣不大,但由于文言文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師以讓學生掌握古文知識為目的要求學生記住相關內容,這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學生的記憶負擔,特別是對于那些缺乏興趣的學生來說。興趣是推進閱讀的一個關鍵因素,很多教師因為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閱讀教學,導致當前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效率不夠高。其次教學理念方面重視學生的知識吸收,而忽視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尤其是閱讀思辨能力的培養。比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的時候,不僅要細致講解其中的重點字詞、分析句子的意思與作用,還要帶領學生研讀為什么作者要這么寫,寫這部分的作用在哪里,這樣做還能為學生的寫作練習提供指導。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這種能力的培養,而單純讓學生掌握課文內容,這使得學生在考試時面對同類閱讀題目還是無從下手,方法不對。教學理念的落后還表現在教學技術與工具的使用、課外閱讀方法、閱讀內容等方面,往往是無法適應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要與新課改的標準,導致初中語文閱讀課的效率不高。
二、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可行對策
1.提供給學生豐富有價值的閱讀材料
新課改背景下,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補充,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初中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重點不在于閱讀的量,而在于學生閱讀的質量,因此課外閱讀的內容首先需要保證質量,在打好基礎后才進行量的提升。此外,由于不少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夠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導致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選擇比較盲目,往往是追隨熱門,而沒有評估好書籍質量,使得閱讀內容的質量不夠高。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有效性的合理方式應當是教師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有價值的閱讀材料,一方面幫助初中生節省了挑選書籍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能夠進行集體閱讀的交流與探討,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比如在教學《<世說新語>兩則》的時候,很多學生都為其中人物的博學和機智所折服,而且《世說新語》短篇故事中人物年紀與初中生不相上下,是培養初中生行為習慣與知識素養的良好教學素材。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世說新語》中的其他優秀篇目作為課外閱讀的精讀重點,除此之外還給學生提供市面上內容及注解等質量較高的版本供學生購買閱讀。精讀的內容教師可以自行打印,分發給學生,學生可以自主閱讀,也可以小組合作交流不同的篇目,以此來推進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
2.改進教學方式,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
(1)善于提問,引導興趣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是要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在閱讀過程中其自主意識逐漸凸顯,有時候會與教師的閱讀意見產生沖突。這時候教師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當前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是否對其有所興趣。如果教學內容很重要而學生又興趣不足,這時候語文教師還要采取一定對策來引導學生的興趣方向,促進閱讀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比如教學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偉大的悲劇》這篇文章時,很多學生對于外國文學翻譯過來的文章興趣不大;作為傳記類文本,該篇課文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這使得很多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夠高。這時教師可以采取引導性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探索文本的意識。教師可以問:“我們都崇拜英雄,比如第一個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第一個登月的宇航員阿姆斯特朗,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等,那我們知不知道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做到這些的人呢?”學生一般都會搖搖頭。接著教師便可以說道:“通常歷史都是為勝利者所書寫的,我們都會記住那些‘第一人‘成功者,但是失敗者是否就不值得被我們銘記了呢?你知道哪些‘失敗者?”學生便展開思考,回答教師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想到了烏江自刎的項羽、有的想到了滑鐵盧之敗的拿破侖。有了學生的思考基礎,教師便可以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人類探險歷史上一場偉大的悲劇,雖然英國的探險隊失敗了,但他們的探險經歷卻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由此學生的閱讀熱情被大大激發了,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可以步步探尋作者到底是如何書寫這些偉大的失敗者的。
(2)合作探究,活躍思維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因此教學過程中的合作探究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做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活躍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比如在教學《智取生辰綱》這一篇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閱讀來分組展開思考或組織活動。這篇課文牽涉人物眾多,且特色鮮明,教師可以布置題目讓學生分析每個人物的性格,并找出關鍵語句進行梳理。有的小組可以根據課文排演一個課本劇,通過語言、形態以及動作的模仿進一步挖掘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課堂討論,將八九個主要人物的分析任務分發給不同小組,每個小組通過討論形成書面材料,繼而由代表學生進行課堂發言,各組交流不同成果。再比如教學韓愈的《馬說》時,教師可以表明問題“千里馬重要還是伯樂重要”來讓學生進行辯論,小組內部可以組織論據材料,做好準備,然后再在課堂上進行激辯展示。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對論說文的行文布局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學生在辯論過程中有效地提升了閱讀思辨能力,能夠掌握論說文的行文組織方式,對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大有幫助。此外,以辯論的形式開展閱讀教學,使得學生的思維以及課堂的氛圍都活躍起來,學生處在良好的閱讀教學氛圍中,能夠促進課堂效率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在新課改教學目標的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閱讀實際,積極改進閱讀教學方法,以更好適應和滿足初中的語文閱讀需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課程改革步伐的持續推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也要跟隨時代步伐,綜合多元的教學方法,將知識、能力、文化素養等融入語文閱讀教學中去,讓更多學生愛上語文閱讀,養成閱讀習慣,從閱讀教學中不斷發展鑒賞能力、審美能力,促成初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的落實。
參考文獻:
[1]楊文瑜.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互動式教學效果初探[J].考試周刊,2019(15):67.
[2]張禹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11):87.
[3]鄭逢春.新課改視野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速讀(下旬),2018(4):85.
[4]趙萍.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借助互動方式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語文課內外,2018(16):130.
作者簡介:楊會玲,女,甘肅皋蘭人,甘肅省皋蘭縣第四中學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語文閱讀教育、班主任班級管理及班級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