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敏
摘 要:信息化時代,信息素養成為當代人必備的一種素養。我國信息技術教學發展較晚,雖然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都已經成熟,但是相對于語文等基礎性學科而言,其經驗還是不足的,尤其是沒能結合學生差異性進行教學。基于此,將針對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有效探索。
關鍵詞:差異性;初中課堂;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信息技術學習的差異性
多媒體技術常常運用于各科的教學之中,備受廣大師生喜歡,但是如若將信息技術單作為一門學科來進行教學,卻是與我們平時所接觸的多媒體教學有著本質不同。多媒體教學其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的學習帶來直觀的感受與豐富的畫面,而信息技術教學其主要目的卻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在之前的多媒體教學的影響下,我們的學生對信息技術充滿了興趣和渴望,但在具體的學習之中,卻因為其理論性過強,操作過于復雜,讓部分學生漸漸失去興趣。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之中,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表現出較大差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學習目的、興趣特點的差異性
通過小學時期多媒體的渲染和影響,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充滿渴望和熱情,但是在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的學習之上,他們無論是學習態度還是興趣特點都有著巨大差異。有的學生對它感興趣僅僅是想要學習如何玩游戲、網上沖浪,但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則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且需要付出和努力才能扎實基礎。正因如此,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的興趣特點以及學習目的有著明顯差異性。
2.性格之間的差異性
信息技術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而對于性格外向的學生而言,他們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大膽活躍,不僅勇于嘗試,還樂于操作,并且求知欲望非常強烈;但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而言,他們則往往不敢在同學面前展現自己,害怕出錯,也害怕弄壞學校電腦,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實踐操作上總是畏手畏腳,不能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大家面前。
3.家庭環境不同
教師往往會采用任務驅動法為學生布置一些作業以便課后溫習與學習。但是對于部分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而言,他們根本沒有條件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完成,這就造成他們和其他有條件的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上存在著巨大差異。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甚至可能連基本的理論知識都難以記住。可見,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將對課堂教學產生巨大影響。
二、結合差異性,實施有效教學
為了更好地縮小學生間的差異性,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可以根據以上幾點進行針對性教學:
1.正視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雖然學生在學習動機上有著差異性,但是這些都是主觀因素,是可以克服的,尤其是對于那部分對信息技術教學不感興趣的學生,需要幫助從生理以及心理上幫助他們克服。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入手,將枯燥的理論教學轉變為豐富有趣的實踐操作。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重要節日,如端午節、中秋節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一幅屬于自己的卡片。如此一來,既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有效消除了他們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畏懼感,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石。
2.正視學生的性格特點
雖然說性格特點很難改變,但是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幫助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操作中可以挑選他們作為本次活動的領導者,激發他們潛在的能力,讓他們有一種責任感,增加與其他人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在長期訓練中鍛煉他們的膽識,讓其敢于展示自己。由此也能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整個課堂充滿魅力。
3.注重家庭環境的差異性
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時間與次數,讓學生能夠追上其他同學。同時也應當與他們溝通交流,引導學生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之中。
總而言之,信息時代已經來臨,網絡的普及必然是大趨勢,而我國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培養具有信息技術素養的人才。而初中階段正是學生這一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具體實踐教學之中需要結合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來進行教學,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并為祖國儲備人才。
參考文獻:
[1]彭少霞.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探究[J].福建電腦,2019,35(3):112-113.
[2]張華.實施初中信息技術課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