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利萍
【關鍵詞】 英語學習;兩極分化;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148—01
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一些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隨著詞匯量的加大與教材難度的逐漸加深,一些學生缺乏足夠的耐心和堅強的意志力,對待英語學習缺乏理性的思考,過去的死記硬背漸漸不起作用,面對新的挑戰顯得無所適從,力不從心。因此,如何防止八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兩極分化現象,提高英語成績,對我們每個英語教師就顯得尤為重要,“初二不努力,初三徒傷悲”,這是很深刻的教訓。
一、兩極分化的原因
1.客觀中的學科增多和難度加大。學生到了八年級,學科中增加了物理,而且數學和英語的難度突然加大,尤其是英語,知識點多,時態復雜,詞匯量大,每個單元都會有新的時態和新的句型,每天教師都會上新課,部分學生就不知如何預習并復習鞏固了,而且不善于在課堂上抄筆記,總結學習規律等等。相對七年級課程比較簡單,知識容量小,很多內容都是對小學學過知識的復習,學生依靠記憶和習題,就可以輕松應對。而到了八年級,學生的學習僅僅依靠記憶是不夠的,學習更多要靠理解和轉化,小學和七年級依靠記憶性學習為主的學生,成績下降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2.心理上的情緒微變與性格叛逆。八年級學生處于“心理斷乳期”,他們敏感、多疑、叛逆、自我意識增強,開始感到學習上的壓力,學會思考和判斷問題,而這個時候家長也更重視孩子的成績,如果家長和孩子的關系處理不當,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就會導致矛盾激化,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
二、預防及應對策略
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現象在我們學校十分突出。如何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的發生,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初中階段取得較好的成績,是擺在我們英語教師面前的嚴峻問題。針對這個問題,從初中二年級開始,我們英語教師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防止兩極分化的出現。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要求學生每天早上或晚上抽出一定時間進行英語朗讀,背誦重點段落、重點對話;每天課后及時鞏固復習,盡量預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獨立完成作業;要求學生養成勤記筆記,勤背筆記的習慣;培養學生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和課外閱讀的習慣。另外,教師要勤檢查、常督促。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將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2.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掌握“學習策略”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加強英語學法指導是大面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許多學生英語成績下降,學習方法不對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從教學語音時,教師就應把如何拼讀、如何朗讀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按照字母組合發音規律記憶單詞。另外,聽力、閱讀、寫作的技巧,工具書的使用,如何復習、如何記讀書筆記等方法,教師都應逐步指導學生掌握。
3.給予學生人格上的尊重與鼓勵。針對“兩極分化”現象,教師要在教學上對癥下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要公平對待每位學生,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尤其是不放棄學習差的學生。其實每個學生都渴望被關注,有和別人同等的機會,教師應當時刻注意這一點,盡量做到公平地給每位同學機會,尤其是給學困生機會,對他們一點點的小進步,要及時表揚和肯定。
4.及時關注并止住下滑的步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差距是不可避免的,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有退步較大的學生,就應及時找學生交談,給他們分析原因、找出問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內動力,并在學習方法上給他們個性化的指導,耐心細致地幫助他們。多督促檢查他們的學習任務,作業爭取面批,教師親自盯背課文等等。對于一些有可能掉隊的學生,應及早發現、及早動員,多抽出時間給予他們幫助,做到防患于未然。
總之,防止八年級學生英語學習中出現分化現象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育工作者應先從自我做起,用心去研究和實踐。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善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學生,更要注意授人以漁,讓他們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使其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增強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就一定能扭轉英語教學中慢、少、差的現狀,走出兩極分化的困境,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此過程中自身的價值也能得到升華。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