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欣

近些年,我國對高等職業教育高度重視,教育部在2014年發布了《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高等職業教育的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仍有些教學改革沒有落到實處,比如說課程的教學改革,而制定課程標準是課程改革的起點。對于電信服務與管理專業,其學生畢業后主要在電信運營、設備、生產等行業的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等崗位就職,主要從事市場營銷、售后服務、客戶服務等工作,由此可見市場營銷課程對該專業學生的就業支撐非常重要。如何建設課程的教學資源以加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增強就業競爭力是本課題要解決的問題。
百度百科對課程標準的定義:“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課程標準的建設對于課程教學的實施、強化學生的理論水平、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據統計,電信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從事市場營銷類工作的比例超過90%,基于對電信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職業崗位能力分析,市場營銷課程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方面至關重要。市場營銷課程課程標準的建設與研究,有利于課程教學的實施,有利于推動課程教學改革,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本課題是“基于電信營銷工作過程的市場營銷課程標準研究”這一課題下的子課題—關于市場營銷課程學習資源管理問題,本課題組認為學習資源問題不僅僅是教材、網絡視頻等學習媒介問題,主要是通過工作過程讓學生切身體會電信營銷過程的所有環節,從而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實踐能力。
市場營銷課程是一門應用型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能夠掌握市場營銷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能進行市場調研、市場分析、營銷策劃、產品銷售、客戶管理等工作。
市場營銷這門課程兼具經濟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特點,也有明顯的實踐特征。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市場營銷課程教學不能采取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遵循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施行電信營銷工作的情境下教學。
目前而言,大多高職院校在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方式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教學改革,從最初的理論教學為主變更為著力發展實踐性教學,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教學資源的運用也僅僅局限在校園內部,而沒有走進企業走進社會,沒有更多的與社會實踐掛鉤,由此看來實踐也不是更有實際意義的實踐。
百度百科對課程標準的定義區分了廣義和狹義,廣義的教學資源可以指在教學過程中被教學者利用的一切要素。目前,各大高職院校大多以建設資源庫推動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而筆者則認為學習資源不僅僅是教材、案例、影視、圖片、課件、網絡視頻等學習媒介,更主要的是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切身體會電信營銷過程的所有環節,從而提高興趣提升能力。因此,市場營銷教學資源的需求或許應該從產教融合的角度來考慮,在有條件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最大程度上準備企業資源,對企業資源進行工作流程化管理,使企業資源服務于教學過程。

對于市場營銷課程教學資源的實踐,我院做了以下嘗試,分別建設了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從企業開始,由教研組帶隊開展企業調研,雙方制定實訓室方案,招標建設,教師團隊參與基地建設并進行相關培訓,截至目前,電信服務與管理專業已經建設了兼具人才培養、崗位培訓、業務試驗功能的綜合實訓平臺。該專業綜合實訓平臺由各專業實訓室和經管系生產性實訓基地構成。其中,生產性實訓基地目前包括號百商旅和京東數據專家兩部分,后期還將引入京東客服,學生在實訓基地參加面試、培訓、筆試、旁聽、機考等程序后,從事和公司員工一樣的工作,并享受相同的勞務報酬。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同樣和企業分不開,基地的建設主要依托校企合作。經過長期的合作,現已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都百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些企業作為電信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為本專業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提供通道。
綜上所述,對電信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而在學習市場營銷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教材、課件、案例、網絡視頻等學習媒介資源,更要給學生創造機會使得學生能夠切身體會電信營銷過程的所有環節,從而提高興趣,提升能力。這需要從產教融合的角度,積極準備企業資源,對企業資源進行工作流程化管理,使企業資源服務于教學過程。該問題的解決需要研究校企合作的可能性,并根據不同工作過程的環節進行多元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