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哲麟
2015年1月,中國保監會出臺《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意味著相互保險作為當今世界保險市場主要保險形式之一,正式的出現在我國人民的視野。但相較于西方國家,我國相互保險的發展相對較晚。隨著政策的松弛和資本的加注,以及"互聯網+"背景的加持下,我國的相互保險發展迅速,卻也面臨著所占市場份額小、融資困難、會員籌集、缺乏配套的法律體系進行監督管理等問題。通過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建立完善的機制和法律體系、改變我國相互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才能使相互保險在我國穩定健康發展,滿足人民的多元化、多層次的保險需求。
在出臺《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之前,我國在相互保險方面已有初步探索和試點。2004年11月,保監會批準成立黑龍江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探索中國農業保險發展道路和創新農業保險體制,這標志著我國第一家相互制保險公司的誕生,也是目前保監會批準設立的國內唯一一家相互制保險公司。此外,保監會曾在浙江、廣州等地的部分農村地區進行試點。但由于當時缺乏政策的扶持和制度管理經驗,并沒有得到理想效果,相互保險在我國的發展仍是緩慢的。2015年《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的發布、保監會宣布批準信美人壽等三家相互保險社機構籌建,有效的推動了相互保險在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2015 年我國占全球相互保險市場份額的0.2%??傎Y產為22.45億美元,同比與2014年上漲3.5%;相互保險從業人員為2705人,相比于2014年的1205人上漲了125%。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相互保險業規模小但有上升發展態勢??v向比較來看,梳理國內幾家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相互保險組織的經營數據,比較近一年來的財務增長情況得出各家相互保險組織除信美人壽外保費收入均處于增長狀態,整體發展勢頭良好。目前,"互聯網+"環境下二者相結合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1.相互保險市場所占份額小導致發展過程中融資困難、會員籌集受限
從市場份額來看,據國際相互合作保險組織聯盟(ICMIF)統計數據,截至2014年底,全球相互保險收入1.3萬億美元,占全球保險市場總份額的27.1%,覆蓋9.2億人,并廣泛應用于高風險領域和低收入人群。相互保險在法國、日本、德國和美國,相互保險占比均超過35%,而在我國,2015年保費收入24萬億,保險市場規模全球第三,但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幾乎為零。從所占市場份額上來看。目前,我國經相關部門批準、受保險監管,部門監管的相互保險組織僅7家,而我國的保險公司總數量已達到近200家。相互保險在我國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商業保險。雖然相互保險比商業保險歷史早出一百余年。但對于我國公民來說,屬于并不熟知的新型保險方式。會員推廣的范圍也局限于青年群體。對于中老年群體,可能受到思想觀念的拘束,接受程度有限。從資金籌集能力來看,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出售股票的方法籌集資金。而相互保險公司理論上只能向會員收取更多會費進行融資。因此,這也是導致相互保險公司抵抗經濟風險的能力弱,常常由于資金問題而轉型或倒閉。
2.如何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以及區塊鏈等技術做好風險控制
互聯網自身擁有信息透明化的特點,在互聯網模式下發展相互保險,對互聯網自身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相互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用。如何更好實現相互保險和互聯網之間的融合,排除不利因素。根據我國目前保險行業發展趨勢,配合大數據實現更好的經營管理,應對潛在危機和金融風險。以及如何保障會員經濟利益的信息,防治私人信息泄露,增加公司信譽度等種種問題需要相互保險公司的管理層開發和探索新的發展模式。
3.我國相互保險法律體系不完善,缺乏配套的體制機制的管理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框架下,如,《保險法》《稅法》以及《工商管理條例》等,很難找出真正適用于相互保險的法律條例,現行的法律體系難以保證相互保險在我國的健康發展。而《保險法》中大多的是針對股份制保險公司,并不適用于相互保險。同時沒有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和法律條文的制約,相互保險公司在財務穩定性和賠償給付能力方面沒有充分保證。在互聯網平臺上,缺乏監督機構和法律條文,導致很多打著相互保險公司的名義而從事非法經營保險業務的情況屢屢發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導致相互保險公司信譽的下滑,發展艱難。

相互保險的發展雖然面臨種種瓶頸,但是相較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它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彌補了社會保險和傳統商業保險存在的短板和空白。依托互聯網快速傳播的特點、進行極簡化經營的營銷策略,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互聯網+”背景下相互保險發展優勢日益凸顯。
(1)加強相互保險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補足法律漏洞是促進相互保險發展第一步。修訂相互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與組建要求,以及并設置專門的機構進行監督管理。不僅能規范市場中相互保險發展秩序,并對其在我國長期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
(2)相互保險公司自身經營模式的探索建設,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保險需求。經過多年社會保障的建設,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初具規模。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等種種因素,社會保障只能滿足人們最低層次的需求,達到兜底的作用。信息傳播和產品推銷相互保險與商業保險最大的不同是,商業保險旨在盈利,而相互保險旨在提供保障。
由此可以看出相互保險的優勢在于更新了保險人預報單的關系,使之成本更低,因而保險費用較低,具有普惠性,在價格方面具有優勢適合發展中低收入的消費者。同時相互保險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個性化定制的保險產品和保險服務,滿足保險人的需求,給予一定的風險保障。相互保險公司應該積極探索發展模式,推動其自身的自我改革,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保險產品及服務。
(3)通過互聯網進行推廣,完善市場化營銷。利用互聯網不受空間限制來傳遞信息傳遞的特點,作為宣傳和貿易交易的重要渠道。與互聯網結合,大幅降低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通過大數據,以優選客戶的方式降低賠率,則相互保險在價格上優勢更加明顯。
加強相互保險公司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相互保險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獨立進行推廣,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精確推送廣告,實現精準推銷。在營銷模式上可以借鑒日本的管理辦法,通過互聯網構建網絡社區,利用網上聊天,分享的方式加強會員間的聯系。通過網絡社區進行宣傳,推動公司相關業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