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昊,祝世杰,王情明,秦運潭,徐應峰,甘友清*
(1.四川省食品藥品學校,四川 峨眉 614201;2.滎經縣衛生健康局,四川 雅安 625200)
中藥資源是中藥產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中藥資源普查也是基本國情國力調查的重要組成[1]。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共組織了3次全國性的中藥資源普查,分別在20世紀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但自第三次普查(1983-1987年)后,近30多年來中醫藥產業發展迅速,中藥資源的分布和蘊藏量均發生了較大變化,為及時掌握中藥資源的現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持開展了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雅安市滎經縣中藥資源普查工作于2017年底全面展開,此次普查工作,將進一步探明滎經縣中藥資源現狀,為該縣中藥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滎經縣隸屬四川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處雅安市腹地,東北接雅安市雨城區,東南鄰洪雅縣,西南連漢源縣,西交瀘定縣,北靠天全縣,東西長61 km,南北寬53 km。滎經縣地理位置介于北緯29°29′~29°56′,東經102°20′~102°56′之間。2015年,滎經縣幅員面積為1 781.04 km2;轄5個鎮、16個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5.2 ℃,年均日照886.6 h,年均降雨量1 133.1 mm。
本次普查在國家中醫管理局組織的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的支持下,對滎經縣藥用植物資源進行調查研究,旨在掌握該地區藥用植物分布概況,以便為該區域的中醫藥產業規劃、發展及資源保護提供重要依據。
以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技術規范[2]為指導,具體采用野外樣地調查、3S技術等方式,對滎經縣現有的藥用植物資源進行調查。GIS、RS信息顯示滎經縣生成了4個代表區域,分別為草甸代表區域、灌叢代表區域、闊葉林代表區域、針葉林代表區域;系統自動隨機生成了46個樣地(圖1),通過實地考察,滎經縣考察隊從中選取了37個樣地進行調查。在調查的37個樣地內按照技術要求,每個樣地之間距離不小于1 km,每個樣地包含5個樣方套,每個樣方套樣內包含1個10 m×10 m、1個5 m×5 m、4個2 m×2 m共6個樣方套。再用GPS定位尋找樣地,對樣地所在5個樣方內的植物進行重點調查,做好記錄。

圖1 滎經縣資源普查樣地分布(數據來源:中藥資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統)
本次普查完成了龍蒼溝鎮、牛背山鎮、新添鎮、安靖鄉、烈士鄉、滎河鄉、新建鄉、泗坪鄉、新廟鄉、民建彝族鄉共計11個鄉鎮的調查,見表1。
調查鎮范圍達到全縣的60%,鄉范圍達到全縣的68.75%,調查位置102°21′~102°54′E、29°34′~29°48′N,海拔890~3 453 m。

表1 滎經縣中藥資源調查樣方分布統計結果

續表1 滎經縣中藥資源調查樣方分布統計結果
3.2.1 藥用植物科資源分布 本次普查樣方中,共記錄滎經縣藥用植物116科422種,按照科所包含的種將其分為大型科(>10)、中型科(6~10)、小型科(2~5)和單種科。由表2可以看出單種科44科,小型科51科,中型科16科,大型科5科。在116個科中,所含植物種類最多的前十個科分別為:菊科34種,薔薇科24種,禾本科16種,唇形科13種,百合科13種,蓼科10種,五加科9種,天南星科9種,水龍骨科9種,虎耳草科9種。見圖2。

表2 滎經縣藥用植物科統計結果

圖2 滎經縣樣方記錄藥用植物分布
3.2.2 藥用植物生活型統計 由表3可知,滎經縣藥用植物由苔草本類、灌木類、藤本類、喬木類組成。其中草本所占科、種最多,分別占總科數、總種數的52.00%、63.03%;其次為灌木,32科81種,占總科數的21.33%、總種數的19.19%;喬木為31科58種,占總科數的20.67%、總種數的13.74%;藤本9科17種,僅占總科數的6.00%、總種數的4.04%。

表3 滎經縣藥用植物生活型統計結果
3.2.3 藥用植物類型統計 由表4可知,目前共采集滎經縣藥用植物標本487份,其中野生(或逸為野生)藥用植物標本130科465種,分別占總科數、總種數的90.90%、95.48%;栽培藥用植物標本13科22種,分別占總科數、總種數的9.10%、4.52%。

表4 滎經縣藥用植物類型分布
3.2.4 滎經縣藥用植物重點品種調查 根據四川省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點調查目錄清單,滎經縣本次普查樣方錄入藥用植物116科422種,其中重點種73種。由表5可知,73個重點種分布于48科,其中草本47種,占總數的64.38%;灌木6種,占總數的8.22%;藤本6種,占總數的8.22%;喬木14種,占總數的19.18%。草本藥用植物在滎經縣藥用植物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滎經縣栽培藥材較為單一,主要是以黃皮樹為主,黃連、重樓等有少量種植。

表5 滎經縣重點藥用植物統計結果
滎經縣的藥用植物資源種類豐富,多樣性高,此次普查樣方共記錄116科422種,其中草本植物占多數,共78科,266種,灌木和喬木次之,藤本植物最少;采集臘葉標本487份,涉及143科,其中野生藥用植物130科,465種,栽培藥用植物13科22種。因為滎經縣地理位置等因素,植物種類較為豐富,但大部分地區屬于退耕還林的經濟林,而且部分地區因山勢險峻、人跡罕至,此次普查因條件所限無法深入,所以所見大部分為常見植物資源,珍稀瀕危類的植物極少見。
滎經縣栽培藥用植物資源單一,成規模的以黃皮樹為主,其他經濟價值較高的藥用植物如重樓、黃連、白及等均為農戶自由散種,缺少政府的引導和統一規劃,同時農戶對所栽種的經濟作物的市場信息也掌握不夠,很容易造成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