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杰
摘要:隨著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的日益改善,企業要面臨更大的競爭,為此要基于內部控制的視角,全面剖析當前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遲滯性問題,從強化財務內控意識、加強制度建設、科學全面預算、風險防范、數據化管理等方面入手,探討企業財務管理優化措施,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益,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enterprises must face greater competition. To this end,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control,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current delay problem of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explore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from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awareness,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budget, risk prevention and data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corporate strategic goals.
關鍵詞:內部控制;企業;財務管理;優化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financial management;optimization
中圖分類號:F810.6?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5-0106-03
0? 引言
面對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態勢,企業的經營壓力和市場競爭日益增大,要全面剖析當前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缺陷,探討企業財務管理的優化措施,更好地發揮財務內控管理的有效作用,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更好地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和進步。
1?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認識
企業要應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順利完成戰略目標,必須加強財務內控管理,增強企業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規避和應對不同財務風險,把握合法性原則、嚴謹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實用性原則、制衡性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其必要性主要體現于以下方面:
1.1 有利于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能夠較好地規范企業財務活動和操作管理行為,利用科學的管理工具和手段,達成預期的財務管理目標。
1.2 確保企業內部資產的安全與完整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體系對于保證內部資產的安全與完整有重要的作用,完善的企業財務內控管理機制能夠填補內部管理的漏洞和隱患,確保企業內部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如:票據保管和財務印鑒歸屬一人保管,則會缺乏相互制約性,引發財務內控管理的漏洞。
1.3 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能夠保證企業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資金變動、經營成果等會計信息,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正確的決策,順利完成經營戰略目標。
1.4 有利于企業會計監督與管理
通過完善的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可以有效實現對財務活動的監督和管控,及時發現財務操作及管理活動中的缺陷和不足,針對性地進行財務管理的優化和改進。
2?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存在的不足剖析
2.1 財務內控管理意識較為薄弱
盡管企業制定了相關的財務內控制度,然而管理層對于財務內控管理的重要性認知還不夠全面,尤其是在財務內控管理與業務管理相沖突的時候,大多是采取讓財務“開綠燈”的態度,沒有依照內務內控管理制度的流程進行操作,導致財務內控管理流于形式。還有部分財務人員缺乏對財務內控的深入理解,將賬簿核對和會計核算視為財務內控管理的全部工作,導致財務內控管理缺乏實效性。
2.2 財務內控管理體系存在缺失
現有的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體系尚未完善,各制度之間缺乏連貫性和系統性,尚未形成一個整體的體系,缺乏明確的財務內控目標,導致財務內控管理活動中相互扯皮、推諉的現象。
2.3 財務預算管理水平偏低
企業缺少有效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在進行財務預算實際操作中存在走過場的問題,缺乏對企業實際情況、業務活動、外部環境的充分調研和科學分析,沒有充分認識預算與戰略目標之間的關系,缺乏財務預算與戰略目標的有效銜接。同時,在財務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存在不到位的現象,降低了企業預算執行的效果。
2.4 風險防范應對明顯不足
企業在財務風險內控過程中明顯存在滯后性的問題,缺乏對應急突發性事件的有效應對,無法準確預估潛在的財務風險,難以積極面對變化的外部環境,不利于企業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同時,企業缺乏專職的風險管理部門和完善的風險評估系統,缺乏對財務風險的準確評估和預測,導致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適用性偏低。
2.5 缺乏完善系統的財務監管體系
企業沒有建立財務內控評價監督體系,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強,監督力度偏弱,難以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和經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和監督。同時,企業內部審計局限于財務錯報、舞弊等方面的核查和監督,而缺乏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治理結構、經營發展戰略的測試和審計,降低了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有效性。
2.6 信息溝通不夠通暢
企業缺乏良性、通暢的信息溝通機制,對于信息的獲取存在一定的偏差,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各子公司及部門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存在不足,無法及時獲取所需的信息,導致財務內控管理問題反饋、后續跟蹤監管遲滯。
3?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的優化措施分析
3.1 強化財務內控管理意識
3.1.1 提高全員財務內控管理意識
企業管理層和員工要充分認識到財務內控管理的重要性,積極參與財務內控培訓和考核,明晰財務內控管理制度相關內容,加強對員工的行為規范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營造良好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環境和氛圍。
3.1.2 明晰崗位權責和義務
要使各部門、各崗位、各員工明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實現財務內控管理目標的細化,充分調動和激發全體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將全部精力用在財務內控操作活動和管理實踐之中,較好地實現企業財務內控管理目標。
3.2 完善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制度體系
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制度體系是系統的、整體的,必須考慮控制對象、控制層級等因素,建構完整、系統的財務內控管理體系,使之不斷改進和優化:
3.2.1 組建專門的財務內控管理小組
要組建專門的財務內控管理小組,確定財務內控建設方案及目標,做好財務內控管理的頂層設計,使全體成員明晰內控制度、業務程序和財務操作流程。同時,進行財務內控建設方案的細化,及時進行財務內控管理總結。
3.2.2 不斷完善政策制度
要完善定期評估和審查制度,避免出現制度的空白區,還要制定全套的《預算管理制度》,進行全面的預算編制、調整、執行和考核。同時,要建立并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現金管理制度》、《賬務處理程序制度》、《財務收支審批管理辦法》、《資產管理制度》、《擔保管理制度》、《投資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提高企業財務內控制度的可行性和適用性。
3.3 實施科學合理的全面財務預算
要充分利用全面財務預算工具進行企業財務內控管理,加大全面財務預算的力度,從全局性、前瞻性的視角進行全面財務預算和控制,使之與企業戰略目標保持一致性,實現資金的最大化利用,有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3.3.1 成立科學合理的全面財務預算組織
要成立由企業高管領導下的全面財務預算管理組織,由董事會進行預算總目標制定、項目審批、考核評價等工作,由財務部門進行全面預算方案的編制、審核、調整和控制,實現企業全面財務預算的全方位管理、全過程控制,避免財務預算管理相互推諉的現象。
3.3.2 編制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
要結合企業各子公司的生產經營信息和財務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擬定適宜的財務預算目標,并生成最終的財務預算方案。同時,還要關注財務全面預算與企業戰略目標的一致性,要以企業戰略目標為引領和導向,實現短期預算指標與長期戰略的相互契合,真正發揮全面財務預算的效能。
3.3.3 加強全面財務預算管控
要加強全面預算的事中控制,依照全面預算的程序和流程進行操作,確保預算執行的科學合理性和規范性。同時,還要做好計劃外項目或資金申請的審批工作,進行項目前期調研和分析,客觀分析預算實施結果與預定計劃之間的偏差,針對性地加以改進和優化。另外,還要完善全面預算獎懲機制,以預算執行結果為依據,進行企業的業績考核和激勵約束。
3.4 優化企業組織結構
要基于COSO內部控制理論和方法,持續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斷完善企業組織結構,明確劃分治理層、管理層、職能部門的權責,依循職務不相容的原則,優化調整組織結構,實現各部門、各崗位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還要基于企業規模和業務特點的前提,引入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組織結構模式,通過集權化的方式進行重大事項和問題的決策,而在日常經營活動方面則采用分權化的方式,賦予子公司以充分的自主權。另外,企業審計工作要采用內審和外審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定期審計和不定期的審計方式,及時發現和規避財務內控的風險,加強企業的有效控制能力和財務監督水平。
3.5 加強企業風險防范和應對
要基于COSO內部控制的理論,優化和改進企業風險防范管理,要成立專職的風險管理部門,重點管控財務風險,并設定統一的財務風險控制目標,全面評估財務風險,包括:預算管理、投資管理、資產管理、決策管理,進行財務風險的級別劃分和評估,充分考慮外部環境變化的風險,將財務風險遏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3.5.1 加強授權審批控制
要加強對子公司貸款擔保的事前控制,降低對子公司貸款提供擔保的財務風險。還要強化對擔保業務授權審批的印章管理,實施授權審批的追責控制,避免審批中的舞弊擔保行為。
3.5.2 加強資金集中控制
要強化資金的集中控制,實現對資金使用和分配的監管和控制,防范和規避資金使用和調撥的風險。
3.5.3 加強資金管理
要擬定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尤其是大額資金的流入流出計劃管理,確保資金收支平衡。并要通過對應收賬款的控制,有效提高應收賬款的周轉率,并對應收賬款進行賬齡分析,合理計提壞賬準備。
3.5.4 加強財務風險預警
要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涵蓋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經營增長等指標,進行相關指標的分析和評估,將財務失控行為扼殺于搖籃中。
3.6 搭建數據化財務管理平臺
要搭建數據化財務管理平臺,進行財務數據的及時上傳,隨時查看和提取財務數據,注重財務信息的互通互聯,提升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同時,要提高財務內控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素質,有效提升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
總之,要持續優化和改進企業財務內控管理體系,強化財務內控管理意識,健全財務內控管理手段,有效地提高企業的財務內控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小根.論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解決策略[J].價值工程,2019,38(29):41-42.
[2]李俊珂.電力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問題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23):85-87.
[3]周樹波.內控視角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策略[J].財會學習,2019(2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