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根據班組與安全生產之間的緊密關系,結合班組安全建設的內容,以及增強班組安全建設取得的效果,提出加強班組安全建設是實現礦井安全生產的根本的正確觀點。
關鍵詞 加強 管理 實現 安全生產
一、搞好班組安全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加強企業安全管理,不斷提高企業安全素質,已成為當前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
班組安全建設作為企業管理的細胞,而安全管理工作必須圍繞生產一線來進行,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這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
搞好安全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負責,安全技術部門要負責,各級部門都要負責,這是現代的全面安全管理所要求的。然而,最關鍵的管理部門應在班組。
二、煤礦班組安全建設的內容
第一,認真遵守勞動紀律及各項規章制度,堅守生產崗位。
第二,熟悉并嚴格遵守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做好上崗前安全培訓。
第三,嚴格遵守交接班制度,生產運行有臺賬,并按期進行安全檢查和安全隱患的整改。
第四,搞好工作區域環境,創造良好的生產條件。
第五,經常性開展班組安全活動,并有記錄、有落實。
三、加強班組安全建設的措施
從班組安全建設的內容來說,內容較廣,但均離不開有關的安全生產方針及國家的政策、法令、法規,以及班組安全教育和安全學習。根據班組普遍性,制定以下加強班組安全建設措施。
第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經常性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競賽活動,提高工人自身素質,增強工人安全意識,強化班組安全建設。
第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把制度精神有效地貫注于班組之中。
第三,切實加強生產現場管理、監督和指導。狠抓生產薄弱環節,安全隱患實行安全管理人員跟班消除,并把責任落實到個人,明確職責,消除隱患,杜絕違章作業。
第四,認真把好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切實做好班組的安全建設,狠抓“三違”,并進一步做好落實和防患工作,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
四、加強班組安全建設至關重要
1993年11月,某煤礦為加強井下班組安全建設,強化現場管理,成立“安全系統工程實施中心”,堅持“三班制”管理人員現場安全監察和開好班前、班后會議,以及落實驗收班組自身的安全檢查表,使查出隱患能及時開出整改通知單,落實責任人督促整改,并及時把信息(整改情況)反饋回實施中心,自實施中心成立以來,取得顯著安全效果,事故隱患明顯降低,第一月收集信息247條,開出隱患整改通知單50份;第二個月收集信息179條開出隱患整改通知單29份,安全狀況明顯好轉。
由于部分職工文化程度較低,未能認識到利用科學管理安全的重要性,忽視科學,唯心追求碰運氣,經常口中掛著成立實施中心純屬多余,白花人力和物力,因此,1994年3月,安全系統工程實施中心被撤銷。沒想到安全就像彈簧,你弱它強,1994年4月2日,就發生一起氣體中毒未遂事故。
原因是晚班上班人員未把工作面情況交代清楚,第二天早班的上班人員,不遵守嚴格的交接班制度,盲目上班,竟然連局扇未開就進入工作面,因有毒有害氣體(瓦斯)聚積在工作面濃度超限,導致上早班人員剛至工作面,氣體中毒未遂事故就發生,幸虧搶救及時才幸免了這起事故。
2009年度以來某煤礦為加強班組的安全建設,按照上級有關部門要求,主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第一,實行管理人員跟班下井、現場帶班,井下當班發現的安全隱患,能在當班完成的,由當班跟班人員,跟蹤整改,直至完成為止,決不拖延至下一班,當班不能完成的由跟班安全員與下一班跟班安全員交代清楚,接著整改并在礦井安全監察員下井記錄上寫清整改要求,做好交接班記錄,在此期間,決不允許從事與整改無關的工作,安全隱患整改做到有措施、有落實、有反饋。
第二,班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新到工人除參加入井前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方可入井,每旬的安全學習,正常開展,并在學習表格上簽字,每月6日、16日、26日原先是全礦工人(除上班外)集中在職教室學習,后改為由安全員分組負責,學習內容更有針對性,安全學習記錄上寫清學習人員及學習內容,最后以工作面為單位,統一由礦安全監察科匯總存檔。
實施一年多以來,礦井安全隱患及“三違”現象明顯減少,工人自覺性和安全意識明顯提高,取得較好的安全效果。
五、結語
“安全為天”是煤礦的宗旨,是無數血的事故教訓總結出來的,安全與效益是密不可分的,一個企業要想實現較好效益,必須實現安全生產而實現安全生產的關鍵必須從班組這個源頭抓起,因此,加強班組安全建設,實現班組的安全生產至關重要,它是保證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
(作者單位為三明市清流縣煤炭中心)
[作者簡介:曹麗琴(1983—),女,福建人,本科,畢業于東北大學行政管理專業,安全管理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