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長賦:
社會資本下鄉要帶動老鄉 不能代替老鄉
11月19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論壇上表示,中央對社會資本下鄉一直積極鼓勵,農業農村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積極研究出臺政策措施,強化投資引領,研究完善“人地錢”支持政策,搭建平臺強化服務,努力破解社會資本下鄉的瓶頸制約。
韓長賦強調,明年全面小康要圓滿收官,必須加大鄉村建設投入力度,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社會資本是國民經濟中異?;钴S的元素,鄉村是投資興業的熱土,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空間廣闊、前景光明。
韓長賦指出,社會資本下鄉要帶動老鄉,不能代替老鄉,不能農業現代化、農民邊緣化,要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要多辦農民“辦不了、辦不好、辦了不劃算”的產業,把收益更多留在鄉村。要多辦鏈條長、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產業,把就業崗位更多留給農民。要多辦扶貧帶貧、幫農帶農的產業,帶動農村同步發展、農民同步進步。
胡葆森:
企業家最重要的心態是“深秋心態”
11月13日,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發表演講,就“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暢談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企業家最重要的心態是“深秋心態”,即要做到熱時不燥、冷時不棄。
胡葆森表示,成功的企業家首先是一個長期主義者,他能看到更遠的未來,看得更遠才能走得更穩。經營一家企業好比跑馬拉松,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就是心態。“企業家最重要的心態是‘深秋心態。深秋時節,我國中原地區的平均氣溫約為20度左右,這個溫度相對于冬天而言非常暖和,相對于夏天則非常涼爽。同樣道理,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熱時不燥、冷時不棄。當大家都跟風的時候、形勢好的時候不要跟著起哄;但當大家都信心不足、不確定性越來越多、很多人要放棄改行的時候,你能否仍舊堅持下去?‘深秋心態是一名企業家必備的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p>
“有了‘深秋心態,企業家還需要‘匠人精神,即咬定青山不放松。市場邊界劃定之后,要花費十年二十年的時間,打造一個‘根據地。在這個‘根據地里深挖河、筑高墻、打笨仗,不要老換方向。”胡葆森說。
鄭永年:
逃避中等收入陷阱
首先要逃避中等文化陷阱
近日,“2019新華網思客年會”在廣州舉行。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在會上表示,物質意義上的進步不會導致整體社會的進步,社會的進步需要培養中等收入群體由物質消費轉向文化消費。“中國要逃避中等收入陷阱,首先要逃避中等文化的陷阱,通過培養文化中等收入群體來培養健康的消費社會,促使中國從數量型經濟增長轉型成為質量型經濟增長?!?/p>
“要從精英階層做起,培養文化中等收入群體。在物質層面的中等收入群體基礎上培養文化中等收入群體,在文化中等收入群體的基礎上再培養文化‘貴族。這種文化‘貴族不是傳統的‘貴族概念,而是有時間、有物質生活保障,并且有興趣、有能力仰望星空的群體,能夠致力于原創性思想和原創性技術的研究?!编嵱滥暾f。
在鄭永年看來,如果人的文化水平不提高,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就很難再上一個臺階?!耙驗榻洕l展靠的是消費和技術創造,文化消費是無限的,技術創造更是中等文化的產物,沒有文化的想象力,技術的創造會變得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p>
陳昌智:
我國城市數量偏少
應加快研究推動鎮改市
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在“第四屆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上指出,我國城市整體數量偏少,中小城市嚴重不足,應當加快研究積極穩妥地推動鎮改市。
陳昌智指出,我國城市整體數量偏少,中小城市數量嚴重不足,美國城市化率從20%提高到50%期間,城市由392個增長到2722個。日本的城市化率從38%提到70%期間,城市從166個增長到652個。而我國的城鎮化率從31.91%提高到54.77%期間,城市卻從668個下降為654個,2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市數量占比僅為18%,和發達國家城市化的發展是離向的,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率越來越高,城市應該越來越多,我們反而在減少。一些特大鎮在管理權限、管理方式上無法滿足縣市的需要,一些增長潛力得不到有效釋放。我國超過10萬人的鎮有235個,超過5萬人的有882個,應當加快研究積極穩妥地推動鎮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