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摘要:自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香港電影逐步走向低潮,這時杜琪峰與韋家輝創立“銀河映像”電影制作公司使日漸衰落的中國香港電影慢慢復蘇。在中國香港極具類型化的眾多商業電影里杜琪峰以鮮明的個人意識和真實的生活狀態來進行創作。在杜琪峰的電影里,中國香港獨特的幫派文化和社會環境得以展現,其影像的獨特魅力帶有強烈的娛樂觀賞性。觀眾在被電影的外部影像吸引住的同時又會為電影蘊含的獨有的內在深意所震撼,杜琪峰的大膽嘗試與堅持,使他的電影顯現出了“作者電影”式的杜氏風格。本文旨在通過對包括《三人行》在內的一系列杜琪峰警匪電影本體進行研究,探究杜琪峰導演獨有的電影美學。
關鍵詞:杜琪峰;警匪電影;電影美學
曾被譽為東方好萊塢的中國香港電影代表著一代人的青春,極具類型化的商業電影令人印象深刻,在一些觀眾看來,中國香港電影才是最地道的黑幫電影、警匪電影的始祖,但是隨著一些中國香港電影導演向內地發展,內地的黑幫警匪片也逐步發展起來。對于警匪片來說,打破二元對立、走出單純暴力是杜琪峰導演從一開始就探索和學習的。幾番浮沉,時事變遷,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歷和所見所聞使得杜琪峰創造了屬于他自己的“杜氏江湖”。
一、人無完人
巴贊認為“只要人們知道如何去窺測到它的表現,我敢說類型的傳統是創作自由的行動基礎”[1]。中國香港近年的電影,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開始向類型化和寫實化的方向發展。《三人行》作為銀河映像成立20周年的一部經典之作。故事發生在一所醫院里,由鐘漢良飾演的悍匪張禮信被古天樂飾演的警察陳偉樂送往醫院救治,腦袋中槍但拒絕做手術的悍匪不聽從趙薇飾演的醫生佟倩的忠告,在6個小時的最佳救治時間里,圍繞警匪醫三人在時間與空間所營造的密閉環境中展開了一場倒計時式的對與錯的追逐游戲。古天樂陰暗古怪,知法而犯法,打中悍匪之后將悍匪送往醫院后仍然想方設法作偽證。鐘漢良飾演的悍匪人物形象十分出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說著一口正宗的倫敦腔,雖然只能待在病床上無法行動,但是卻有一種指點江山的意味,將警察醫生玩弄于股掌之間。趙薇飾演的醫生有著對于自己的醫生身份神圣化的偏執,對工作認真負責到極致,面對她所不能控制的局面,外表假裝鎮定內心早已風起云涌,心智瀕臨崩潰。杜琪峰電影的主角永遠是在現代生活中摸爬滾打的小人物,本身存在無足輕重,但關鍵時刻卻充滿英雄感。《三人行》就像是一個江湖,每一個人都是合理的存在。住在悍匪旁邊的精神病大叔,給了悍匪逃離醫院的關鍵性鑰匙,槍戰中依舊像平常一樣吃飯,有著一種眾人清醒我糊涂,眾人糊涂我清醒的意味。在醫院常住但身體完全正常愛打游戲的病人甲對于下半身不能行動小便失禁的病人乙表現出十分的嫌棄,但是在生死關頭,病人甲卻充當了病人乙的救命恩人。在電影《PTU》中警察被塑造為亦正亦邪的混合體,警察肥沙不小心丟了槍支而選擇隱藏不報,機動部隊警官展包庇肥沙丟槍的實情對黑社會馬仔暗地里嚴刑拷打和逼迫,影片中暴力的展現也夾雜著人性的厚度與復雜,現實中完美的人物是極少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二、宿命與輪回
佛教認為世人過去之世皆有生命,輾轉輪回,故稱宿命[2]。命運掌控世事與人,無數事件的發生都充滿了偶然和偶然引發的必然。縱觀杜琪峰的眾多電影作品,都有一種濃濃的宿命感在其中,電影中的這些人物好像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在影片一開始就預示著結局,但這些都要在影片結束那一刻令觀眾幡然醒悟,暗自感嘆天道輪回,生命無常。在《三人行》影片一開場就展現了悍匪被放在救護擔架上推進醫院,處于昏迷狀態且無法行動,這也暗示著他的結局。悍匪的旁邊住著兩個病人,他們展現出不一樣的生活狀態,一個可以從保護帶中掙脫最終離開醫院這個密閉空間,而另一個病人卻從影片一開始就展現出面部表情猙獰的癱瘓狀態,始終沒有改變。悍匪處于中間三者構成一個天平,命運之神不知會偏向哪一邊,當悍匪越想逃離醫院獲得自由使得天平向左邊傾斜,命運越要要加上同等的反作用力在悍匪身上,最終也是悍匪自己將自己推上深淵。在影片《放逐》中,四位江湖殺手明明身份自由,卻要靠拋硬幣來作出下一步的選擇,身處宿命編織下無形的牢籠中難以掙脫,門外自由的世界終究不屬于他們四人。在杜琪峰的電影里,英雄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英雄總是難逃一死,宿命感躍然于胸,人作為命運渡船里的小小個體,只能聽從命運擺渡,結局總是難以預料,每一秒都有出現變奏的可能,主人公的每一步行動都被命運牽著走,繼而走到生命盡頭。現實中的人更多在被動的接受命運,我們都是普通的小人物,真實再現人物面對茫茫江湖的無奈,講述人性復雜難以整齊劃一的分門別類,或許這就是杜琪峰心里的江湖。
三、以靜制動
暴力素來都是與黑幫、警匪、江湖相伴而生的,動作片中的暴力元素如何展現,這關乎于國家民族的文化價值取向。縱觀銀河映像成熟時期的警匪片,沒有復雜酷炫的武打動作,放棄了血腥的混戰場面,缺少慘烈的爆炸槍戰,轉而以安靜冷峻的形式來處理暴力場面。
杜琪峰的電影里經常以靜制動,這種流淌在影片中的安靜的基調給人一種很真實的感覺。《三人行》中趙薇給了悍匪通電話的機會導致警察可能喪命,情緒崩潰的逃離病房,走回辦公室的過程,古天樂快步流星的緊隨其后,怒火從平靜的臉部溢出,在這樣一個情緒的制高點上,只有一個掛鐘滴答聲代表時間流逝。結尾處三分鐘的長鏡頭以緩慢的人物動作展現激烈緊張的槍戰場面,生死關頭杜琪峰放大了每一個人物的動作細節,人物生死走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電影《槍火》荃灣商場的槍戰中,五個人通過眼神進行交流,每個人緊張靜候,對白極少,更多的是畫面的快速剪切。在戰事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動靜結合的默契配合使每一次槍戰都擺脫了低俗的血腥,畫面的簡潔和震撼展現了杜琪峰獨有的視聽語言運用。
四、眾生百相
長鏡頭就像導演帶領觀眾去觀看一部電影,觀眾與導演一樣都是坐在監視器前的人。它將自己置于畫框外,客觀審視畫面里的所有人。他們的外貿、行為舉止、表情動作、談吐舉止以及現場的所有聲響,全方面展現事件的發展軌跡,但不做任何解釋。對暴力客觀、真實、冷靜的敘述是杜琪峰電影的特點,在電影《大事件》中,杜琪峰采用了很多中國香港導演棄用的長鏡頭拍攝手法為電影創造了一個精彩絕倫的槍戰場面。紀實性毫無剪輯手法,真實的展現槍戰過程的全貌,看過此片段的人無一不為導演的超強調度能力所震撼。同樣在電影《三人行》中,影片最后長達6分鐘的長鏡頭中,杜琪峰沒有使用升格拍攝,而是讓全部演員演出慢動作,這就需要包括攝影師在內的100多人配合默契。杜琪峰曾說,這種嘗試是想配合電影本身的能力,即空間能力或集體能力,某種程度也是把場景當作舞臺。這個長鏡頭帶有表現性的風格,通過演員的慢鏡頭擬真動作,使原本充滿緊張氣氛的警匪對峙增添了一股“周星馳式的喜劇效果”。在短暫的90分鐘時間內,導演想要表達的哲學思考和人性內略顯沉重,這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電影本身架構的局限以及倒計時的時間限制,使得故事情節發展太過緊湊,對于影片前半部分對于人物的精心雕琢,結局的深厚內涵形式上卻太過局促,但是這細小的缺陷卻仍舊掩蓋不住影片在表現手法上的出彩。
五、結語
中國香港電影市場已不再黃金時期,在全港日漸消退的創作之風絲毫沒有影響到杜琪峰導演半分,本土氣息濃厚、帶著濃烈的中國香港味道的杜琪峰電影已逐漸被世界所認可,這不可不稱之為奇跡。杜琪峰的堅持使得中國香港電影的未來有了新的方向和希望,對于他的這份堅守,以及他在電影中傳達的文化內涵和精神意義,作為喜愛中國香港電影影迷們,大家都應該給予一份尊重和敬意!
參考文獻:
[1]郝建.影視類型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27-48.
[2]戴麗琴.《世說新語》與佛教[D].華中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