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學院 河南 新鄉 453003)
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1.2%。一半多的中國人都在使用互聯網,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人,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而大部分需要購買房產的在25~35歲之間居多。因為這個年齡段孩子讀書需要,事業剛穩定,而且父母出錢,婚房居多,所以可以預計在未來十年,房地產主要的面向用戶和互聯網息息相關,如何利用這一契機,及時轉變當前模式下的房地產營銷策略,實現互聯網與房地產高度結合,本文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說明,以便適應在互聯網新常態下的營銷策略。
網絡購物作為新的商業模式,與傳統購物差別很大,不管是什么商業模式,在其出現和發展過程中,都需要具備與發展匹配的環境,互聯網快速發展,人們對網絡更多的需求都為網絡購物提供了發展的環境和空間。一是網絡商店沒有商店營業面積限制,不必分心去購買商鋪。二是和實體店對比,網絡購物沒有任何時間限制,發生交易的地點可以隨時隨地。免去了舟車勞頓的辛苦,時間和費用成本大幅降低。三是網上商品價格相對較低。網上的商品與傳統商場相比相對便宜,因為網絡可以省去很多傳統商場無法省去的相關費用。另外,在傳統商場,一般利潤率要達到20%以上,商場才可能盈利,而對于網絡店鋪,它的利潤率在10%就可以盈利了。網絡購物從選擇交易到完成交易都可以依托網絡和物流,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消費環境和行為習慣,房地產作為商品交易的一種,自然不能選擇獨善其身,應緊跟時代的腳步。
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互聯網能夠實現客戶全球化,幫助企業更好地拓寬融資渠道,進行資金管理,相比傳統融資效率更快,資金到賬更快,有利于高效完成項目。而利用強大的網絡科技,可以更好的發布相應的活動。信息的發布、房產交易都可以快速完成,不僅降低雙方成本,而且可以實現一對多的有效營銷,讓機遇更多樣化。互聯網接觸到廣大的消費者的同時,也相對應的把用戶所需要的信息推送了出去,潛在的挖掘到了消費者和資金提供者,使用戶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從而進行對比競爭,整體提高了一個行業的積極性和資金流動,信息不對稱得到了緩解。
營銷模式從線下轉線上對很多企業來說都是一種不小的沖擊,目前還沒有發展成熟,存在諸多問題。
雖然有些企業可以自主設計建立網站幫助策劃等等,但是與網上營銷的出發點不同,出于其他目的的設計可能沒有設身處地地去應對客戶的心理,分工的太清晰導致每個崗位只看中眼前的利益,缺少整體大局觀的考量和戰略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因此能取得較好營銷效果的案例并不多。
房地產作為一種商品,使用壽命長,周期長,屬于耐用品,而物業的差異很大,顧客在購買時往往要做細致的挑選和比較,因此,房地產行業的網絡營銷必須具有理性訴求的特點,需要詳細的向顧客講解產品的優點和與其他樓盤的差異性,以吸引顧客消費。網絡營銷在有理性訴求的過程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網絡資源的特點就是覆蓋面積大,但是同時也增加了負面影響出現的頻率,信息傳播速度快,而房地產具有不動性和客源地域性的特征,網絡資源優勢大大削弱。而由于硬件設施不全,導致服務的內容單調冗雜。目前,我國房地產行業網絡營銷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基礎設施、軟件水平、網絡信息維護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負面消息很難疏導,正面消息無法重點標注。員工普遍對網絡營銷認識不深入,無法滿足消費多樣化的需求。
現今,App、公眾號、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體漸漸形成房地產營銷推廣的網絡矩陣,在推廣內容的過程中,本身就是對自身房源打廣告,所以必須要在內容和創新上進行探索,緊緊抓住顧客的心理,避免內容過于生硬使人沒有閱讀下去的興趣,當文章繪圖生動有趣讓顧客主動的轉發信息從而形成網絡熱點,這才是良好的網絡營銷該有的傳播效果。
有研究表明40%的人在談論都體現他們的個人經驗與私人關系,自由的表達對個人來說是一種內在的獎勵,共享的意愿也是建立在社交媒體和互聯網上進行。所以互聯網思維需要打破常規,提出有悖于人們思維定式的事件和行為來提升營銷本身的吸引力。制造神秘和爭議同樣也是可以提高吸引力的兩大要素。利用杠桿原理放大客戶的感受,因此需要創造一種度量標志,這就是“社交貨幣”,用以表明比別人做的更好達到了優越的水平,增加自己的社交貨幣。在萬科有一個案例,每當成交一筆交易,客戶都會收到一封邀請信,內容是:恭喜你成為萬科的一員,當您需要售賣房子時,售出的提成將會以1%返還。這樣即打出了自己的社交貨幣,還使目標客戶變成了“自己人”,那么客戶就會更愿意去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特權。當一筆交易完成時,不再有清楚的界限劃分,而是為自己所達成某種成就。
有數據表明,在沒有任何金錢刺激的情況下,每個人每天大概會談到60個品牌。如何誘導客戶瞬間激發他們的記憶,從而達到口口相傳的效果刺激口碑的發展,這種刺激就是誘導因素,并在一定的刺激下進行不斷發酵。通常來講,有趣、有娛樂性的信息被傳遞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興趣大小、新奇性、刺激水平與人們談論的次數沒有關系。而產生談論關系最大的是:使用頻率、周圍環境影響、潛在的思想觀點。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眼前而非未來,互聯網營銷同樣如此,因此要把已有的產品和當下的產品掛鉤,與當下時事熱點掛鉤。當你在營業廳播放古典音樂的時候,人們更傾向于購買洋房而不是傳統的中國式建筑,反之亦然。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電風扇200美元,現在降價到100美元。另一個商店同樣的電風扇原價110美元,現價95美元,75%的人選擇了買第一個,所以人們的思維并非按照經濟與原則來評價事物,而是根據比較原則去評價事物,不斷的參考和參照才能凸顯優點,刺激消費。而在這基礎上增加額外的驚喜會讓人們更愿意主動宣傳。
如今的房地產,“互聯網思維”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有互聯網思維就有未來的市場的把控。現今的互聯網下的房地產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網絡誠信問題、支付的安全問題,都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根治。然而,房地產銷售和互聯網思維齊頭并進的發展趨勢無法阻擋,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需要每一個房地產人學習和把控,廣大房企產業只有積極融入互聯網變革,不斷的創新發展和諧統一,才能更好的應對未來不可知的政策變動。只有真正的把互聯網思維融會貫通,以用戶為出發點,不斷的打磨,提升自身企業的文化和綜合實力,才能不斷的提升企業的發展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