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2020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 139億元(而2020年同期基本凍結)。清明、五一、端午節假日旅游經濟雖有一定回暖,但新時代旅游經濟復蘇發展任重而道遠。
有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將達10.6萬億元,可見,新基建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帶動投資跟進能力超群、助推消費升級力度超強。如何深耕新基建,有效融合旅游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創新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提振旅游新動能,釋放旅游經濟增長的強勁潛力,成為新時代旅游經濟發展應思考的重大課題和關鍵選擇。
受“限量、預約、錯峰”等限制性旅游政策的影響,傳統的旅游模式已然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旅游的新發展和旅游形式的新改變,因此,旅游行業引入新基建勢在必行,同時也能為旅游經濟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涵蓋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以及與傳統基建的數字化、智能化融合發展,能夠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軟硬件基礎設施加速度,其內涵與外延是一個逐漸擴展和豐富的過程。
加快新基建戰略布局旅游行業恰逢其時,并且新基建對我國旅游在短期發展、中期發展、長期發展都將發揮著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就短期發展而言,新基建能推動新時代的旅游經濟的復蘇和重燃,以率先復蘇市場需求端的方式,進一步帶動旅游生產端走出困境,擴內需、穩增長、保就業;就中期發展而言,發力新基建,賦能經濟穩定增長新動力和持久力,加快旅游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釋放消費潛力;就長期發展而言,新基建拉動自身經濟的同時,帶動旅游產業鏈條的產業上下游經濟增長,加快推動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基建是促使旅游行業加速升級的新契機,是激發智慧旅游潛能的新契機,對于新時代旅游業是“危”中藏“機”,風險和機遇并存。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等技術創新的新基建項目正在為旅游業裝上高質量發展的“智慧芯”,倒逼旅游線上新業態,創新形式多樣的云旅游,下沉營銷渠道和轉變營銷模式,刺激后續消費需求,激發旅游經濟發展新動力。
高效推進部署建成延時度低、可靠性強、覆蓋面廣的5G基礎設施體系,全力推進寬帶網絡建設,實現景區Wi-Fi全覆蓋,打破信息壁壘和數據孤島,實現信息資源實時共享互傳。目前,中國聯通已在紅旗渠、世界之窗、南海博物館等旅游景區、度假區實現了面向景區管理營銷、游客服務、文物保護等領域的5G應用落地。“5G+VR”全景式直播,為游客提供虛實結合沉浸式體驗,助力旅游各服務環節。
酒店業利用“全場景刷臉”、AI導游導購導視和智能機器人等提供無接觸式消費服務,為旅游者提供一個較為安全、健康的自助旅游環境,其中智能機器人服務主要涵蓋酒店入住和酒店退訂、語音操控系統服務、自動避障,送餐送物,當其電量告急時還可自動跑去充電樁“加餐”等多項服務增值功能;在旅游餐飲方面,旅游者點餐、制作、配送、分發物流等多個方面都布滿黑科技,人工智能服務在探索智能住宿和餐飲模式的新發展和解鎖旅游服務系統的新風向方面具有重大創新和突破。
TPI,即“在線旅游資產指數”(Travel Property Index),作為一款應用于旅游業的大數據技術,包含發布、互動、口碑、傳播和交易五大指數維度,可根據海量、多元化的實時動態大數據,通過先進的數據采集存儲、分析處理和可視化運維技術,實時預測、推演旅游目的地旅游熱度、用戶分布情況、旅游需求以及呈現游客畫像,如性別比例、年齡分布等數據,解決傳統營銷方式針對性不強、效果不佳等問題,幫助旅游運營者調整營銷策略和運營方向。
提前部署人工智能、物聯網,推進智慧化服務,通過傳感器、射頻識別、嵌入式系統和全球定位等技術,變革景區的服務業態,為中華恐龍園在開園3天吸引15 000名游客奠定了底層技術支撐,真正做到一部移動終端,滿足預約參觀、智慧導覽、游線推薦、體驗分享、文創購買等多樣需求。
運用新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推進軌道交通系統制式多元化發展,增加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提高路網密度,以增強旅游城市群之間基礎設施的連接性和貫通性。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積極推行交管PC端、實時交通App軟件、微信小程序等渠道開展旅游乘車健康碼登記、乘車自主申報、網上自助售票等相關業務,綜合評估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云計算的技術能力、平臺的支撐能力、應用市場的聚合能力,是新基建賦能旅游經濟復蘇的重要舉措和關鍵一環。
新基建按下快進鍵,為旅游業升級提速。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新基建與旅游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發展為內生動力,提升全社會抗擊公共衛生事件的“免疫力”,賦能旅游經濟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第一,分析大數據和利用電商資源,優化供應鏈,培育和發展新型經濟增長點。如借助“抖音”“快手”“燃旅”等社交電商數字平臺,以短視頻的形式,將配合音樂節點的旅游網紅打卡地,進行旅游目的地推介,實現流量變現、裂變圈粉,并聯動社交電商網紅資源以此助力電商開拓新的營銷渠道。通過優質的場景化來構建不同層次的發展圈層文化,不斷篩選和過濾旅游者市場需求,從而整合優化“供應鏈”,重構圈層價值網絡和旅游者消費行為,優化管控信息互聯、產融結合和營銷共創的旅游服務體驗,提高旅游產品服務與旅游者之間的精準匹配度。
第二,提升旅游品質服務,拓展產業鏈,為旅游者提供個性定制化和高性價比的旅游體驗。圍繞供應鏈全場景的新型商業模式的應用和技術,輻射帶動旅游產業鏈上中下游,加快生產、銷售、消費、物流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進程,針對不同的需求主體,進行資源稟賦富集、功用性能多元、目標定位精細的分析定位,培育共享經濟和全產業鏈新業態,推動產融高效結合發展。
第三,創新應用旅游運營和管理模式,延伸價值鏈,以新基建賦能旅游經濟新模式。構建面向特定應用場景的App,培育和發展新產業集群,推動旅游業服務主體、組織深度上云,培育實時數據驅動型主體,鼓勵運營管理者以數字化轉型加快模式創新和體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