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南石油大學 四川 成都 610500;2.四川交投中油能源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自光伏產業興起之后的十多年里,在國家政策的引導支持下,我國光伏產業的多晶硅產量、光伏組件產量、光伏裝機量、總產值等行業發展指標均獲得快速增長,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2018年中國多晶硅產量達到了25.9萬噸,較上年同比增長7.92%,產量連續六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國有效產能在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2家,其中位居全球前十的企業有7家。2019年下半年,隨著具有能源價格優勢的新疆地區新建多晶硅產能逐步投產和達產,以及多晶硅市場價格大幅下滑,產能偏小或電價偏高的廠家或地區多晶硅企業將不得不減產或停產,加劇企業分化趨勢,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光伏發電裝機的數量快速增加。特別是從2010年左右開始我國的光伏裝機量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后面幾乎以年均翻一番的速度發展。這也體現了在我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國光伏產業的下游產業光伏發電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是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問題,光伏發電量在全國電量中占的比例仍然較小,也就是內需不夠,我國的上中游生產的產品大多數都用于出口國外,這將制約我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近幾年來,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快速提升,目前已經超過了25GW,與此同時,全球光伏組件產量達到40GW,我國光伏組件產量占比高達60%以上,連續數年位居全球第一。隨著光伏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以及組件價格的下降,使得我國光伏發電的成本有所降低。因此,相關人士預計我國光伏組件市場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007—2011年是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第一個時期,總產值逐年增加并且沒有受到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但是在2011年11月,我國光伏產業遭遇重挫,在歐洲國家和美國的“雙反”政策的影響下,光伏產業總產值在2012—2013年出現大幅下降。在2013年之后我國政府逐步調整產業政策,削減產能,提升發展質量,對整個行業進行規范化整治,光伏產業才逐步回暖,產值逐年增加,這是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第二個時期。到2018年,中國光伏產業延續了自2015年以來的復蘇態勢,行業總產值持續創新高。
我國的多晶硅提純技術相比于美國仍然有較大的差距,這就導致國產硅料性能不如進口多晶硅料性能穩定。并且整個光伏產業要求的技術門檻很高,需要大量專業人員進行生產,然而現在我國的科研院校對光伏行業的支撐不足,大學開設的相關專業較少,培養出的專業人才少。目前行業的主要技術研發都靠企業,但企業的研發又大多集中在生產線的優化、工藝的改善上,缺乏核心關鍵技術研發。
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的80%都被出口到海外市場,對于海外市場的依賴性極強,我國自身市場則相對沒有開拓出來。光伏產品在國內的銷售和使用極其有限,長期的內需不足,并且我國光伏電池的產能利用率較低。這種過度依賴出口的高產能在美國的貿易戰、歐債危機以及反全球化浪潮的不斷影響下,產能過剩問題逐步顯現出來,其導致了惡意的價格競爭,使產業的正常生存環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壞。
在國家政策對可再生能源占比逐年提高的要求下,近幾年新增光伏電站裝機量不斷攀升。由于地理條件的原因,我國大型光伏電站主要建設在西北地區,但西北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導致用電消納能力不足。而電力需求較大的城市大多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由于特高壓等技術的制約,我國遠距離電力輸配能力不足,導致電力供需不平衡,造成了嚴重的棄光限電問題。
2018年5月31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以及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 2018 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明確指出光伏產業當前發展的重點需要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推進技術進步上來,需要從更有利于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著力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優化發展規模,提高運行質量,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在本次政策調整下,中國光伏產業經歷了一次大洗牌。過分依賴財政補貼、扎堆式的不健康發展方式得到了一次較為徹底的矯正。新政過后,技術領先、管理優秀及實力雄厚的優質企業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機會,而粗放發展、不重視技術、靠補貼生存的企業則會被市場淘汰。
在當前階段,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以建立并完善行業的準入機制,以保證有技術、有實力的企業進入這個行業來發展;并且要制定嚴格的行業考核和退出機制,對于不合格的企業勒令整改,對于環境污染巨大、不符合安全生產的企業實施強制退出。以此來保證行業的優勝劣汰,激活行業發展的動力,也從根本上減少過剩的產能。
對于光伏行業而言,急需政府出面引導甚至強制對行業進行整合。政府制定嚴格的行業準入、考核、淘汰標準,特別是要從能耗、環境污染、生產安全等方面規范行業投資準入,對技術水平低、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淘汰取締,并引導資源向技術先進、生產效率高、污染少、生產成本低的光伏產業龍頭企業集聚,甚至可以把國資投入這個行業中,支持行業整合并購,促進產業的有序、健康、可持續發展。
各個高校和科研院所應該開設相關的專業,多層次培養專業人才;同時,國內企業也應該加強對于在崗人員的培訓,規劃出專門的時間對技術員工進行培訓。最后,有實力企業也可以開展海外培訓計劃,將優秀的員工送到以歐美為代表的光伏技術先進國家進行技術專業培訓學習,然后力求后發制人。
我國光伏企業需加快研發高純度多晶硅的提純技術以及光伏生產自動化技術,降低生產損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綠色制造。伴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的普及,我國光伏企業還可以嘗試將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引入光伏發電中,實現發電的智能化,從而提高光伏發電站持續發電的時間和效率。
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背景下,相關的光伏企業應該順應國家的號召,在穩固現有歐美地區市場的同時,也要逐步開拓非洲、亞洲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市場。“一帶一路”倡議下與我國保持密切合作關系的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與我國一樣,都擁有大量的人口,需要新能源來對傳統能源進行補充,以保證能源安全。同時為應對氣候變化,世界各國均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標,全球光伏行業正處于發展上升期。同時,中國光伏企業十幾年來形成的技術、規模優勢也為自身開拓更大的海外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