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 400054)
云會計是一個技術概念,而要提升云會計的使用價值,就不可避免地會提到云會計資源共享的應用。云會計資源共享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第一是對“端”“管”“云”的共享,一些中小企業因為規模和運營能力有限,并沒有實力去租用或搭建專屬于自己的ERP系統,專用網絡傳輸通道以及云端儲存服務。這時候對于這些中小企業來說共享服務是一種既能提升公司效率又能節省各項成本的方法。而所說的第二類共享便是對企業數據的共享,其中包括財務數據,戰略信息,投資決策信息等在企業運營中具有較高含金量和商業價值的信息數據。而這些信息的共享會為企業帶來以下好處。
將數據儲存在云平臺海量的儲存空間中,各種數據不僅方便易檢索,更可以利用云平臺提供的計算、重組、分析服務生成信息從而被社會、政府或者其他企業監督、分享以及學習交流。
數據被單一部門使用往往并不能發現數據的潛在價值,同一數據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以及出發點使用并進行挖掘。這樣經過深度探索的數據不僅能提供更大的商業價值,也具有更大的研究以及決策意義。
單一數據的重復挖掘顯然也存在局限性和限制,而針對某一個主體將各種相關數據收集并進行整合重組之后,會得到更高維度數據。這樣經過高度處理和整合的數據能比之前單一的數據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云會計資源共享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在企業中的體現主要為企業的戰略信息、財務報表、政策條例等。而搭建的云平臺本身也是云會計資源的體現,一些企業采用了云平臺共享制度,包括云儲存空間的共享,虛擬通信專用網絡的協同使用等。而信息資源在共享中的沖突以及會出現的問題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信葉飛和呂暉等學者認為信息協同以及信息共享是對企業運營績效產生重要激勵的因素。通過這些學者的分析論證,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信息共享是會為企業帶來經濟價值的,且會帶來更多的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共享能降低運營成本
信息不同于物質資源,在使用的過程中隨著傳播和使用程度的遞增,隨著帶來收益的遞增,其邊際成本并不會發生改變。企業推動內外部信息共享的政策可以有效地降低運營成本。
2.共享能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
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當中,各種信息數據和知識會被儲存在各個單元中。而這些知識往往隱性地掌握在某一個員工手中,或者以顯性的方式存在于企業各個角落,如果不整合并對之加以分享,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資源浪費的情況。知識信息是企業運行的推進器,是創新和提高競爭能力必不可少的條件。
3.共享能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根據調查有67%的人覺得自己并不能比別人更好的完成工作,更有60%的人由于彼此不知道別人在做什么而常常重復勞動;有51%的管理者由于未能有效利用員工的知識而做出了錯誤的決策。由此看來,信息的全面掌握可以顯著地減少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犯錯誤和浪費時間的情況。
傳統資源共享現狀。以供應鏈上的企業為例,大部分企業由于信息共享不完整及不對稱會出現“牛鞭效應”。反應的是一種潛在的危險。而大部分的供應鏈企業采用的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技術模式進行管理。集成了信息的采集、傳輸和保存功能。此系統雖然在市場中使用普遍但也存在諸多弊端。比如,系統的安裝及后期維護成本相當高昂,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難以承擔
EDI模式與云共享模式相比有諸多弊端,云共享模式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架構一個數據共享中心,供應鏈上的供應方和測購方都可以在云平臺上進行信息交互、計算和分析。并且可以架構多種計算指標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一般常用的信息參考標準為交易信息、運作信息、戰略信息。根據相應信息的分析和計算,測購和供應雙方可以根據所計算的指標制定相應的采購和生產戰略,達到控制供應鏈企業“牛鞭效應”的目的。
信息不同于市面上流通的實物,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特質,這表示一位消費者消費商品并不會影響其他消費者消費該商品所獲得的效益,且信息具有的高流通性和高開放性也意味著其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對于一些非公共性信息資源,需要建立完善的機制和政策進行保護。而政府目前正在加大建設企業信息共享平臺。旨在推進企業間信息共享,提高企業運營效益。即便企業間云會計資源共享是一項正向激勵的政策,但是在現實經營活動中普遍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常常在企業的信息共享中出現一方提供少量信息、虛假信息甚至不提供信息的問題,從而使共享雙方陷入了“囚徒困境”。廖諾、李曉燕等學者認為競爭會加大共享信息帶來的負面影響,合作會促進信息共享帶來的積極影響,而這樣的局面顯然并不是理想的狀態。
國內學者前期在雙寡頭生產企業競爭合作的研究,大部分假設是以共享雙方處于產量決策同時進行的靜態模型,即博弈論中的Cournot模型,但是在雙寡頭企業的競爭合作中,生產決策往往不是同時進行,而是存在一個先后順序。而為了更加客觀地反映企業當中產量決策和信息共享程度的關系,采用動態模型Stackelberg能更好地反映在全面信息外溢的情況下,競爭合作企業的信息共享程度對于利益有何影響,通過分析其中的問題,應用一定的方法來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由于大部分企業都是扮演“理性人”的角色,所以在信息共享的時候,低信息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因為個人理性所制定的決策,絕大部分是非合作性的競爭。從而不能達到集體理性下的最優效率。這就會造成一種“努力的浪費”局面。即企業雖然獲得了利潤以及競爭優勢,但是從社會責任角度來看,這顯然是一種“壞”的選擇。而為了促進信息共享機制的積極發展,以及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感。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1)基于云會計資源共享建立更健全的法律法規以及準則條例。
(2)加大第三方介入的力度。監管方的介入可以平衡企業之間的非良性競爭。以博弈雙方和監督者建立三方合作從而避免“努力的浪費”情況。
(3)建立具有可行性的信息共享獎勵機制。
本文主要研究云會計資源共享的可行性及優勢,并與傳統資源共享模式進行對比加以證明,而資源信息共享這一概念在國內提出較晚,相關制度以及知識儲存不夠健全。也發現信息共享會出現沖突和困境。而后根據博弈論體系給出有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