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 洛陽 471000)
近年來,經濟發展成果十分顯著。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光鮮外表之下,其代價是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和利用,生態環境被破壞。這種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引發了各種各樣環境問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社會的發展。礦產開發行業對環境影響十分直接,所以礦產開發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必要性越來越強。
我國關于環境會計的研究起步時間是20世紀90年代,1992年葛家澍教授與其門生李若山教授在《會計研究》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九十年代西方會計理論的一個新思潮——綠色會計理論》的論文,這篇文章的發表拉開了國內會計學術界對環境會計研究的序幕,之后引起學術界關注與研究。田甜(2016)在對多家公司環境會計信息分析后得出,環境會計信息的數據缺乏時效性,一般都會使用歷史數據,這樣的數據也無法客觀反映該公司環境會計信息可靠性。江海燕(2016)調查后發現,有80%以上的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來披露環境會計信息,進行獨立環境會計報告的公司少之又少。
研究發現,從總體看,行業內上市公司在近兩年愿意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公司數占行業內總上市公司的比例越來越高,披露指數得分也在逐年增長。但是行業內上市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在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具有主觀性,披露程度較好的上市公司則按照規定,連續幾年發布了獨立的年度環境報告,比較系統、透明、真實地披露公司的環境會計信息。但是,也存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程度不足的上市公司,其公司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相比于所規定的并不完整。例如,只簡單披露廢水、廢氣監督性監測數據和簡單的公司自身資源耗用表。這樣的環境報告無法讓公眾和政府監察部門從中獲得有用的數據,無法了解該公司環境工作的開展情況。
研究還發現大部分公司在披露中選擇的都是有利于企業正面形象的信息,比如在綠色礦山建設中的措施以及效果。80%左右的公司在對環境負荷分析中,只著眼于當下的危害和影響,缺乏長遠考慮,在數據的選擇上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在選擇數據標準時也是自行做主。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一種有效的社會監督,在社會監督的壓力下,不少公司被迫加大環保投入,增加了生產成本。礦產開發行業內一些上市公司認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動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時社會輿論不利于企業正面形象的樹立。所以這些上市公司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更著重于披露其在環境保護中的付出和取得的成績,但是對重要的涉及環保投入的項目遮遮掩掩。而這些環保投入是否緩解了企業在日常生產中帶來的環境問題,是否提高了資源利用率,是否保護了生態環境諸如此類的真正應被監督的重點,并未披露。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中,定性信息和定量信息的內容可以體現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情況,定性信息與定量信息使用的不同比例決定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研究數據顯示,各公司發布的各類報告中,多數公司對定性信息披露較多,但是關鍵性定量信息披露不足,選擇性披露定量信息,缺少數據信息。定量信息的缺少會降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客觀性,這些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數據很難被用于行業內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和上市公司自身各年度的縱向對比分析。
行業內上市公司在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與公告方面,主要是受制于政府部門的強制性要求,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并不愿意選擇主動披露全面豐富的環境會計信息。并且從其近年的環境報告、財務報告中可以發現,行業內上市公司使用的都是與往年相同的模板,這樣每年只需要修改部分數據即可,并沒有結合實際每年對環境會計方面進行全面的審查,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不足。
應該結合我國現在行業內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況,制定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標準方式和內容,同時更加具體規定必須進行量化公開的數據,避免公司披露過于形式主義,只披露單一的信息,從而降低行業內上市公司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的隨意性,對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真正應涉及的核心內容、定性內容、定量內容如實披露,還原企業真實的環境問題、環保投入以及環保成效,使環境報告更加具有可讀性和參考性。
企業踐行環保、綠色的發展理念不應只是停留在環境報告中的高管致辭中。上市公司高管不應只著眼于經濟效益,追求短期高利潤,也應確立長遠發展眼光,明白當下的環保投入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另外,企業重視環保的理念更應當加入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觀中,讓員工也明確環境保護在企業生產生存的重要性,上下一心,貫徹執行,加強日常宣傳活動,組織多種多樣的環保相關活動。重視環保生產技術的改進,激發工人環保生產的創造性。同時加強對于上市公司內會計人員、審計人員在環境會計領域的培訓,使會計人員在日常管理活動中更注重環境會計的考量與預算,審計人員在對企業內部環保方面的項目審查時更加科學、更注重環保而不僅僅是績效的考量。使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更加全面、客觀。
教育部門也應結合審計署和財政部門,在高校財會金融專業培養中,增添環境會計信息、環境會計審計相關知識,學習國外先進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提出適合我國礦產開采行業的理論,從高等教育中增加專業人才儲備。如果可以從高校教育中就注重環境會計方面培養,我國會計體系會更加完善,環境會計的發展也在更加專業的道路上前進。
社會中介審計機構也應對從業人員增加環境會計信息的引導與培訓。會計師事務所是社會監督中專業監督的重要實施者,增加審計人員的專業性更能保證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審計人員也應對數據的來源、真實性、參照標準等進行嚴格審計與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