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焜
尊敬的參會代表們:
大家好!
根據國際信息研究學會(IS4SI)和聯合發起單位的計劃,第三屆國際信息科學峰會如期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召開了。為此我們感到高興并表示祝賀!
同時,在國際信息研究學會(IS4SI)、國際信息研究學會中國分會(IS4IS-CC)、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XJTU-IRCI),以及各國相關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下,第四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作為第三屆國際信息科學峰會的一個子會議也于今天開幕了。首創的第一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于2013年在中國西安舉辦,第二屆、第三屆分別于2015年和2017年在奧地利的維也納和瑞典的哥德堡召開。前三屆會議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果豐碩,吸引了眾多國際學者,并在很多國家引起了很好的反響。今天我們又聚首在美國的伯克利來舉辦第四屆研討會。在座的很多學者都親歷了前三屆的會議,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另外,參加本次會議的還有很多新的朋友。讓我們為共同的友誼和研究志趣歡呼!
第三屆國際信息哲學大會召開之后,人類的信息化、知識化、智能化的發展,出現了全新的態勢,作為信息社會全新發展階段的人類未來智能化社會的前景已經初露端倪。這樣一個已經和將要到來的人類文明的偉大進步,給理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迫使我們去思考和研究更多的新問題,同時也給信息哲學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課題。
基于互聯網、虛擬現實、深度學習、納米技術、量子信息學、新的生物工程、人類增強技術和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許多科學家、哲學家和未來學家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人類社會智能化發展的前景展望,其中已經呈現出了形形色色的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的相應學派和思潮。對于這些學派和思潮的相關預測和理論有必要從信息哲學的層面做出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吸收其合理的因素,批判其主觀臆斷和半科幻式渲染的成分,盡可能做出比較合理的回應。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確定了本次會議的主題:信息哲學與智能社會的發展——智能社會的哲學基礎、體制訴求以及人的新進化。
這個主題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對信息科學和哲學以及相關領域中的概念、觀點和理論的比較性研究,這一方面的研究涉及的是信息哲學基礎理論的深化和拓展;另外,關于智能社會發展前景的展望,其中所涉及的觀念和生活問題、倫理和道德問題、政治和經濟的體制問題、全球化與區域性和國家性之間的矛盾問題,等等,都應當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面;再則,智能社會發展的可能前景也一定會促使我們去重新理解和認識人自身的本質以及人類進化的新方式。
早在2013年,奧地利的沃爾夫岡先生在他那本卓越的著作《涌現信息:統一信息理論綱要》中,在詳盡闡釋了他所提出的統一信息科學理論的同時提出了建設“全球性可持續信息社會”的理想設計。他特別強調說: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實行它們的綱領時,要尊重人類在一個值得棲居的未來生存的理想,并不斷地控制綱領實施的結果。科學必須謹慎地考量其在社會中的技術后果,必須預期想要或不想要的可能效應,并采取適當的重新調整或定向。”他明確提出:他所建立的統一信息科學應當“成為一種為了、關于和通向信息社會的科學。”他不無憂慮地向我們提出了警示:“如果信息通訊技術不能滿足全球可持續信息社會的要求,技術的未來將會麻木而沉悶,最終導致我們滅絕。”
這是一種怎樣的寬宏而博大的人類情懷!這是一種怎樣的積極而又富有憂患意識的社會情感!
科學家和哲學家不是生活在世界之外,我們理應對自己棲息的地球,對我們身在其中的人類種族,對引導我們前行的科學和技術的狀況、發展的可能方式和路徑及其后果給予足夠的關注。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關于機器能否最終戰勝人類,甚至滅亡人類的討論也日益升溫。其實,相關的一些想法并不是什么新鮮的觀點預期。在人類的歷史上,在人工智能科學尚未產生之前,人類就已經制造了可以滅亡自身的種種手段和方式。如,不同時代形形色色的殺人武器、毒藥、化學制劑、火槍、火炮、核武器,乃至專制主義的國家機器、直接以屠殺為目的的戰爭。這一切都是人自己制造出來的。智能機器的情景也應當是這樣。在這里,關鍵的是人和人的對立,而不是殺人工具、戰爭、智能機器和人的對立。
武器、機器都是人制造的、是由人控制的。人們可以利用這些產品為自己造福,也可以利用這些產品傷害或毀滅人類自身。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能夠建立一種民主、自由而和諧的人類社會。在專制主義、極端化體制充斥的地球環境上,人類自身的災難并不僅僅依賴于是否研制出了所謂“超越人類的智能機器”。
面對人類社會智能化發展的偉大轉型,其中可能引發的不同方面的矛盾和沖突也已經和將要不斷地呈現出來,并將會日益表現出多樣化、復雜化和尖銳化。這都需要我們在哲學層面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以有效保障新的人類文明體制的健康發展,促進人類社會的繁榮昌盛,使地球人生活得更為民主、自由和幸福。
在2017年我曾在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人類信息文明的價值倫理觀絕對不應當是為黑社會、法西斯、極權專制體制服務的理論,相反,它應當是為通向一個更為民主、自由、多元而和諧的新的人類文明體制服務的理論。另外,它還應該為地球生態和諧和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價值倫理的哲學基礎。”
今天,我們在此再次相聚,對共同關注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探索,實在令人鼓舞!
我們的會議一定能夠取得成功!預祝與會代表在伯克利、在會議期間愉快!幸福!!吉祥!!!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