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焜
尊敬的參會代表們:
大家好!
我們已經開了四天會了,此次會議開得緊湊、熱烈,我們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再會了許多老朋友。
此次會議是在全球信息社會發展到智能化推進的新階段召開的。會議的主題內容,亦即會議的哲學之思,緊扣了這個全新發展的時代。
本屆研討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共收錄論文46篇,有39篇論文的作者作了會議報告。
從收錄論文的內容來看,緊扣會議主題,探討“信息哲學與智能社會的發展”方面的論文數量最多,共有14篇,其中呈現出了許多很有價值的研究議題和思路。如:智能社會條件下人的生存狀態分析;智能化社會的共享體制訴求;智能社會面對的生態困境和實踐倫理反思;全球可持續發展信息社會中的相關問題探討;智能社會條件下人的本質的新的進化方式;智能社會的到來和人類的未來發展;未來人機共生世界中的相關問題研究;等等。
其他的研究方向是:
認知科學中的哲學問題(9篇);
信息哲學基礎理論研究(6篇);
信息文化與信息社會領域的研究(6篇);
人工智能中的哲學問題(5篇);
體育、藝術中的信息問題(5篇);
信息哲學史的研究(1篇)。
與前三屆信息哲學研討會相比,此次會議論文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使信息哲學的研究更貼近于現實科學、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更多指向了社會應用和實踐。另外,有些論文還把信息哲學的研究與某些具體的科學和藝術領域相結合,開拓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如,對體育、繪畫和音樂,以及藝術美學領域中的信息因素和信息機制的探討就頗有新意。
此次會議參會論文的這樣一些特點,不僅具體揭示了信息范式的非凡魅力,而且同時也指明了信息哲學和信息科學發展的廣闊前景。
早在1995年,我就提出:“信息科學在本質上是一種科學范式的轉型,這一轉型導致了一種嶄新的現代意義的以信息理論為主導認識方式的現代科學體系。這一體系是由一般信息理論通過對傳統科學體系的全方位的理論折光而再造創生出來的。”
之后我又在多種場合強調說:“信息哲學、統一信息理論的建立應當超越具體實用科學中信息系統研究的局限,并對哲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學、社會科學和智能科學的廣泛的、不同層次和領域的信息問題進行更為綜合而統一的研究。”
事實上,不僅信息哲學是一種元哲學,而且信息科學也是一種元科學,并且信息哲學和信息科學的范式又具有內在貫通和綜合的統一性關系。就此而言,信息哲學和信息科學全方位的發展必然會導致人類哲學和科學的全新革命便是不言而喻的。
從理論上講,信息范式所引發的全新革命,必然會涉及人類創造的所有知識層次,從哲學到科學,從技術到工程,并在通向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全方位地改變人類的社會、經濟和制度,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從思維方式到生產方式,從意識形態到生活方式。
就信息范式所具有的普遍性品格而言,它所引發的全新革命,不僅會涌現出大量的全新學科,而且還必然會給所有傳統學科帶來全方位的改造。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就曾經表示:對于傳統學科的發展而言,只有尚未被信息范式改造的學科,沒有不可被信息范式改造的學科。就此而言,目前在所有領域從事研究和工作的哲學家和科學家、技術人員和一般工作者,都將會面對一種范式轉換的危機,這也是一種挑戰和激勵。它要求我們必須破除那些與信息范式不相契合的傳統的因循守舊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此而言,我們所有的人都需要努力改變自己,但同時,在這一改變中我們都將會是大有作為的。
信息哲學作為能夠體現信息時代精神的哲學,它不僅是一種全新的哲學,而理應是一種指向社會實踐的哲學。它所指向的社會發展理念,一定是一種能夠引導人類走向更為自由、民主、和平、幸福和繁榮的新理念。
我們的信息峰會有7天的日程。在這7天里,我們除了參加第四屆國際信息哲學的會議之外,還要參加相關的峰會大會活動和其他子會議的活動。這些活動同樣會給我們提供更為廣闊的學術論域,同樣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和啟迪。
我們應該為整個峰會,為我們的信息哲學會議,為其他子會議的成功召開而歡呼!我們期盼所有的到會學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取得更為豐碩和更有價值的新成果,以不辜負這個全新發展的偉大的時代。
根據后續的規劃,第四屆國際信息研究峰會暨第五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將于2021年在日本仙臺東北大學舉行,希望我們兩年后在那里再聚會!
請允許我在此為第四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的圓滿成功賦詩一首:
七絕·第四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感賦
信哲開拓四十年,
南北東西舒美顏。
擁抱人環風景好,
回眸俯看萬重山。
我宣布:第四屆國際信息哲學研討會正式閉幕!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