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文 趙來成 徐暄 熊亞琴
摘 要 淮安紅椒是淮安市生產規模最大的保護地蔬菜產品,自2010年以來煙粉虱為害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了淮安紅椒的產量和品質。基于此,介紹了淮安紅椒煙粉虱的發生特點并探究其發生原因,總結了苘麻預警、黃板預警、驅避植物和黃板誘殺等綠色防控技術措施。
關鍵詞 淮安紅椒;煙粉虱;發生特點;綠色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S436.41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17
淮安紅椒是淮安市生產規模最大的保護地蔬菜產品,年種植面積2.7萬公頃以上。由于淮安紅椒產區采用設施大棚進行周年生產供應國內外市場,為煙粉虱生長和傳播提供了適宜的環境與多種寄生。自2010年以來煙粉虱為害逐年上升,嚴重影響了淮安紅椒的產量和品質[1]。根據2013年以來的試驗和田間調查,現對淮安紅椒煙粉虱發生特點及其綠色防控技術進行歸納總結。
1 淮安紅椒煙粉虱的發生特點
淮安紅椒煙粉虱主要為外來入侵生物B型、Q型煙粉虱的混合種群,具體有以下5個特點。
1.1 蟲體小、前期隱蔽性強、不易發現
淮安紅椒煙粉虱體長1 mm左右,大多以若蟲吸附在紅椒葉片背面,以葉片維管束汁液為食,隱蔽性強、不易發現,難以實施有效控制[2]。
1.2 分布廣、易成災
淮安紅椒煙粉虱能夠在多種寄主植物上遷移,防治困難,容易形成災害,導致紅椒品質下降、產量降低。
1.3 為害期長、損失重、社會影響大
煙粉虱在淮安紅椒整個生長期都易發生為害,常給椒農造成重大損失,社會影響大。
1.4 大棚設施內發生特點
淮安紅椒煙粉虱一般飛行能力較弱,常在紅椒冠層上方10 cm左右飛行,4—5月隨著棚溫升高,向棚外露地寄主遷移,9月中下旬當氣溫下降時從裙膜通風口或棚門進入大棚為害[3]。
1.5 抗藥性強、防控困難
一些椒農在淮安紅椒的煙粉虱防治上,由于方法不當,經常使用高毒化學農藥,造成了煙粉虱的抗藥性增強,防治效果下降。為了提高防治效果,椒農會再加大農藥使用量,使農藥的殘留量增加,導致煙粉虱的防治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2 淮安紅椒煙粉虱發生原因
淮安紅椒煙粉虱發生原因主要有:1)淮安紅椒秋冬季生育期長、棚內溫度高、綠體保鮮期長等對煙粉虱的越冬極其有利,加重了煙粉虱的發生;2)煙粉虱繁殖速度快、寄主廣,防治較難。
3 淮安紅椒煙粉虱綠色防控措施
綠色防控是指從椒田生態系統整體出發,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積極保護利用自然天敵,破壞病蟲的生存條件,提高淮安紅椒抗蟲能力,合理地使用化學農藥,將病蟲為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4]。
3.1 淮安紅椒煙粉虱的預警技術
目前預警技術主要采用苘麻和黃板作為指示植物。
3.1.1 苘麻預警技術
苘麻預警技術原理為苘麻對煙粉虱具有很強的誘集效果,煙粉虱對苘麻的嗜好性遠遠強于番茄、辣椒、黃瓜等寄主。在有苘麻存在的大棚蔬菜田,煙粉虱入侵蔬菜大棚后,首先在苘麻上取食、產卵。因此,苘麻可以作為煙粉虱入侵的“指示植物”,預警煙粉虱的入侵。
苘麻預警技術使用方法為:1)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播種苘麻,播種時間可與紅椒同時播種;2)一般在大棚內的一側或中間過道邊種植1行苘麻,以便于觀察,播種密度一般為每5~8 m種植1株;3)苘麻一般可以不額外管理,讓其自然生長,但后期葉片多時,可以去掉部分老葉,以便于觀察煙粉虱的發生;4)棚內溫度在20~24 ℃范圍內,苘麻每葉有2頭成蟲時用藥,溫度在24~26 ℃范圍內,苘麻每葉有1.0~1.5頭成蟲時用藥。
系統調查發現,指標植物苘麻上煙粉虱成蟲的發現時間比大棚辣椒上早5~7 d,而且蟲量比辣椒上的大。示范推廣苘麻作為指標植物,為菜農準確掌握煙粉虱防治時期提供了簡捷、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3.1.2 黃板預警技術
黃板技術原理為煙粉虱具有較強烈的趨黃特性。在大棚蔬菜田,如果有黃色的物體,煙粉虱成蟲入侵后會首先飛向黃色物體。因此,用黃板誘集煙粉虱可以監測煙粉虱的入侵情況。
黃板技術使用方法為:1)市購或自制黃板,自制黃板可以用三合板或硬紙板刷黃油漆制成,大小為
23 cm×27 cm;2)黃板的懸掛高度一般是黃板底部與淮安紅椒冠層葉片相平或略高(5 cm以內),隨著作物的生長,高度需要經常調整,懸掛密度一般20 m2左右掛一塊;3)2~3 d觀察1次,在黃板上發現煙粉虱后每天觀察1次;4)辣椒大棚棚內溫度在20~24 ℃范圍內,平均每塊黃板有2頭成蟲時用藥,溫度在24~26 ℃范圍內,平均每塊黃板有蟲1.0~1.5頭成蟲時用藥。
3.2 驅避植物防煙粉虱入侵技術
8月初,在大棚外側距大棚20~30 cm處播種篦麻,株距為1 m左右,進行常規管理。在環境溫度下降時,篦麻進入成株期,可以有效阻止煙粉虱入侵大棚。
3.3 黃板誘殺煙粉虱技術
誘殺用黃板與預警用黃板相同,可以市購,也可以自制。研究發現,黃板懸掛高度對煙粉虱的誘集效果有明顯的影響。在辣椒田中,黃板下端與辣椒冠層葉片相平時誘集量最大,隨著懸掛高度的增大,誘集量迅速下降。不同黃板的使用方法不同,商品黃板由于涂有黏性較強的膠,只需要根據紙面黏附蟲量的多少決定是否更換;自制黃板一般涂機油或凡士林,由于這些物質在空氣中容易干,一般3~5 d需要重新涂一次,同時清除黃板上黏到的昆蟲。
3.4 驅避植物和誘集植物的棚內使用技術
驅避植物用篦麻,誘集植物用苘麻。采用索氏提取法抽提植物中活性物質,分別制成驅避劑和誘集劑。在棚內紅椒上每8行中用驅避劑噴6行,留2行作避難所噴誘集劑,然后對誘集的煙粉虱進行集中撲殺。這種處理方式,可以使煙粉虱成蟲的蟲口減退率達到40%以上。結合其他技術使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3.5 高效低殘留農藥的使用
為了控制農藥的殘留,確保淮安紅椒產品的安全品質,同時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減弱煙粉虱對農藥的抗性,一般交替使用數種農藥。在示范區一般選擇阿克泰、烯啶蟲胺、印楝素制劑、吡蚜烯啶等農藥,其中吡蚜烯啶為首選農藥。
阿克泰通用名稱噻蟲嗪,屬第2代新煙堿類殺蟲劑,對蔬菜上的多種害蟲有效,速效性較強,持效性較好,高效作用時間可以長達15 d以上,是防治煙粉虱、蚜蟲、薊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的理想藥劑。烯啶蟲胺屬于新煙堿類化合物,具有卓越的內吸性和滲透作用,殺蟲譜廣、安全無藥害,是防治白粉虱、蚜蟲、葉蟬、薊馬等刺吸式口器害蟲的換代產品。吡蚜烯啶是吡蚜酮和烯啶蟲胺復配劑,兼有兩者優點,可以與阿克泰、烯啶蟲胺交替使用。
參考文獻:
[1] 衡森,周福才,陳學好,等.芹菜不同種植方式對3種蔬菜田煙粉虱的控制作用[J].植物保護,2017,43(3):110-113,135.
[2] 鐘蘇婷,李耀發,秦玉川,等.B型煙粉虱對辣椒、芹菜、黃瓜寄主選擇作用的研究[J].中國生物防治,2009,
25(S1):18-23.
[3] 趙斌,周福才,李傳明,等.蓖麻和苘麻葉片粗提物對大棚番茄煙粉虱的作用[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10,31(4):86-89.
[4] 臧連生,劉樹生,劉銀泉,等.B型煙粉虱與浙江非B型煙粉虱的競爭[J].生物多樣性,2005(3):181-187.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