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璐
摘 要 園林旅游是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融合性強、可塑性高、適應范圍廣泛等特點。要推動園林旅游經濟發展,首先需要做好園林規劃工作,在空間上做好布局;其次要構建對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園林景觀,增強重復游覽價值與初游影響力;再次要提升園林文化內涵,夯實園林消費基礎;另外要注重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提升園林旅游產業軟實力;最后要發展優質園林旅游經濟體系,提升旅游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
關鍵詞 園林;旅游經濟;生態園林;生態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6.026
旅游經濟具有環保效益好、帶動乘數大、就業機會多和綜合收益高等特點,深度挖掘園林旅游資源,可以為發展園林旅游經濟奠定物質基礎。近幾年,公園、動物園和植物園等園林旅游發展迅速,園林旅游服務質量穩中有升,園林旅游市場高速增長,形成新時代以游客為中心、以品質為導向的園林旅游發展新理念。園林旅游促進了園林經濟的發展,而園林經濟予以了園林旅游很大程度的支持與培育。
1 把握好規劃設計龍頭
設計師的匠心獨運和園林工人的精雕細琢,形成了獨特的園林景觀。做好園林景點、景區等的旅游規劃,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空間布局、一條良好的旅游路線,在旅游路線上要有一系列旅游景點。旅游景點的規劃要有特色、有個性、有吸引力、有藝術感,要能夠形成可觀賞、可體驗、可消費、可休閑的旅游效果。此外,還要以人為本,規劃好各項旅游基礎設施,充分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如規劃好紀念品銷售點、文創產品店等經營網點,以經營網點為載體實現銷售收入的增加[1]。
2 打造有吸引力的園林景觀
園林旅游的重點之一是規劃建設一流的園林景觀,以園林景觀吸引游客的關注,這是園林旅游成功的關鍵之一。沒有優秀的園林景觀作支撐,很難有回頭客。在規劃中要注重園林小品、噴泉、彩葉植物和造型植物等的應用,從而構建有吸引力的園林景觀。園林景觀的構建一定要獨具特色、比例適宜,既要考慮生態也要考慮景觀效果和藝術效果,同時也要通過建設和管理來維護園林景觀,只有做到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同步進行,才能塑造整體、系統、全面的園林景觀。此外,還要依托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打造具有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觀賞價值的園林植物、建筑、小品等,吸引游客的目光,增加園林景點的吸引力,通過旅游創新充分發揮旅游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及其對園林經濟的促進作用。
3 提升品質,增加內涵
最大限度地釋放園林旅游的增長潛力,能夠更好地發揮園林旅游在促進單位、區域經濟增長、文旅融合和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在園林景點中,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公共服務和各項旅游便利化措施,從而提升游客出行品質,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進而提高園林景區的吸引力。從園林旅游供需的兩端入手,整合其上下游渠道,打造完整的園林旅游產業鏈。通過發展城鄉園林旅游不僅可以更好地促進地方經濟的增長和發展,還可以促進就業、消除貧困。通過發展園林旅游復興園林經濟,逐步實現從觀光型園林旅游向休閑度假型園林旅游的升級轉變,滿足游客的休閑度假和文化娛樂等精神消費,進一步釋放園林旅游經濟的活力。
4 文旅融合發展
1)在園林旅游產品中持續滲透文化理念,尤其是滲透生態文化理念,讓消費者在消費產品的同時了解、認識園林文化和生態文化,以達到滴水穿石的目的。在園林旅游品牌中豐富其文化內涵,采取文化創意等手法在增強品牌個性化競爭優勢的同時傳播文化生態和生態文化,充分發揮文化對園林旅游產業的作用。2)讓文化與園林旅游經濟發展同步,并成為園林經濟發展的先導,從而發揮文化在園林旅游經濟發展中的創造作用和動能作用。尤其要讓生態經濟文化成為主流,用生態經濟文化全面引領園林經濟健康發展,在順應新時代潮流的情況下大力實施生態戰略,引領園林生態經濟的成功發展。3)發揮生態經濟文化的潛移默化、滲透、橋梁、導向、轉化和傳播等作用,形成健康的園林旅游經濟運行機制,優化園林經濟結構,從而產生三大效益的共贏。
5 發展高質量園林旅游經濟,創新發展可持續旅游
擁有高質量的旅游資源是園林旅游成功的關鍵,因此要依托于旅游資源進行科學的預測和評估。通過科學的評價判定旅游資源的價值,并將其作為旅游規劃的依據,確定開發規模、吸引方向和規劃建設的檔次。1)要通過分析預測市場需求、分析宏觀經濟社會條件、測定旅游承載力(主要測定物質環境承載力、旅游設施用地的承載力、社會承載力和生態環境承載力等)、調查統計野生動植物保護資源并對項目開發的微觀條件等進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將可行性研究的結果作為規劃設計的前提。2)將園林與旅游進行有機融合,增加鮮明的旅游體驗和專業化經營,給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體驗服務,讓游客體驗快樂、體驗教育、體驗審美、體驗一流環境、體驗生命的意義、體驗生態、體驗文化,從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3)旅游規劃要體現特色,充分運用可持續發展理念,規劃消費和生產的個性化體驗,使游客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同時得到滿足,避免同質化經營。4)在保護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展開旅游工作,要做到保護優先,使自然資產和文化資產持久存在,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堅決杜絕對自然資源實施掠奪性開發。5)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搞生態旅游。園林旅游需要營造良好的旅游文化氛圍,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內涵,符合新時代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要求。要依托于中華傳統文化,通過文化碰撞、文化借鑒、文化吸收形成具有較強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旅游新文化,從而增強園林旅游的經濟競爭力。6)挖掘園林深刻內涵,規劃文化性生態旅游、科普型生態旅游、自然保護型生態旅游和生活型生態旅游等不同類型的生態旅游。力求旅游體驗主題化,因為有主題才能有體驗,主題是體驗的基礎。7)實施差異化設計策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通過提高游客參與性來增強游客體驗。園林旅游需要對經營模式、規劃設計、產品等進行不斷的創新,以此來保持長期的吸引力。只有做到不間斷地創新,才能實現可持續旅游。
參考文獻:
[1] 席一.生態校園建設與高校旅游開發[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25(3):137-13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