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動學習、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近幾年職業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彌補傳統“填鴨式”教學的不足,另一方面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促使職業能力的真正提升。文章根據《辦公室工作實務》課程的特點,系統闡述了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該課程中的應用背景、實施過程及教學反思,對高職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行動教學法;辦公室工作;課堂革命
一、問題的提出
高職教育的生命在專業,專業的生命在課程,而課堂革命重在教學法的改革。《辦公室工作實務》是高職社區管理與服務、行政管理、文秘等專業的核心課程,但組織機構的辦公室工作繁雜,因此許多人認為技術含量低,相關崗位技能不用學,從而導致該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資源老舊甚至匱乏,教學方法也是以理論教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學生處于“厭于學、學不會、用不上”的困境。因此,重構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刻不容緩,特別是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理念是以培養人的反思性、合作性、主體性、參與性,促進人的自主學習為出發點,來提高學生的職業應用的關鍵能力。這種將求索創新精神與關鍵能力有效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于《辦公室工作實務》的教學改革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行動導向法在《辦公室工作實務》中的實施策略
(一)學情分析與教學困境
高職學生入學分數普遍較低,學生素質和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總體來說具有以下特點:學習具有情緒化的特點,對于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學習積極性較高,對于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積極性則較低;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學習的主動性不夠。但是他們的動手能力較強,對于對工作崗位貼近的或相關的知識,也會用心去學習。
在傳統的《辦公室工作實務》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陳舊,學生積極性不能被激發,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等問題的存在,使得《辦公室工作實務》的學習不能再“學不會、用不上”、“高分低能”等情況。
(二)內容重構
行動導向的經驗顯示,學生在做教師設計的產品時,其努力程度取決于所設計的產品內容對學生是否有吸引力,對職業活動是否有意義。產品越接近職業實際,越接近生活,越容易激發動機,也越容易取得成功。因此,教師應依據學生的生活和崗位需要適當調整辦公室工作實務的內容設置,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理,設計為模塊化內容。 此外,助理工作繁瑣復雜,學生不可能在有限的課堂中什么都學,因而教師需要對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選擇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以其是否能解決工作中的困難或問題的原則進行刪選。經過整合,《辦公室工作實務》整合為以下三個模塊:
模塊一:辦事,包括辦公環境管理、電話接打、郵件處理、時間管理、印信管理、安排上司差旅、公務費用報銷等典型工作內容;模塊二:辦文,認知文書管理、收文工作、發文工作、立卷歸檔等;模塊三:辦會,包括認知會議、會前籌備、會中服務、會議善后等。
(三)教學組織
將行動導向法運用于《辦公室工作實務》,更加符合職業教育改革的精神,突出了“教、學、做”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但是,在具體的教學組織中如何運用呢?筆者根據課堂教學經驗,針對教學模塊的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組織,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基于問題解決導向的教學組織。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主要是在辦事及辦文的知識學習部分。這一部分的理論知識較為簡單,學生根據電視劇、小說等對這些知識已經有了一些基本的經驗認知,因此,如果直接講授,學生會因為輕敵心理而失去對這些知識的學習興趣。而采用基于問題解決導向的教學組織,教師在課堂上不直接講授知識,而是尋找案例、設計問題、提供線索、組織討論,學生則在課堂上閱讀案例、思考問題、查找資料、交流溝通,通過這種方式,自己生成并獲得知識,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更牢固更系統的掌握知識。
(2)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組織。《辦公室工作實務》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都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工作階段并具有一定的工作流程,對于這類知識的學習,我們則可以采用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組織。比如在辦會模塊,根據教學情境,可以把會議劃分為會前準備、會中服務及會后工作三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又可以分解為若干各具體的工作任務,學生通過各種熟知的會議形式,從簡單到復雜,分別完成各階段相對應的工作任務,從而通過反復的練習,掌握班會的流程和規范。
(3)基于情景模擬的教學組織。以上教學模式主要適用于知識的學習,如何讓學生不僅能掌握知識,而且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讓這些知識變成實際的技能,就需要進行情景模擬的教學組織。在學生自主學習完課程知識以后,教師根據辦公室工作的實際工作情景,設置情景任務,讓學生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情景任務,通過學生點評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鞏固前面所學的課程內容,從而達到化知識為技能的目的。
(四)教法使用
本門課程中,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筆者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改革,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具體如下:
(1)角色扮演法。行政助理是社區、社工機構及各企事業單位常見的職業,因此角色扮演法也成為《辦公室工作實務》這門課程的常用方法之一。例如在辦文工作中,關于收文及發文工作,學生就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法來進行練習。具體做法是,首先,給學生一個具體收文或發文的場景,分配工作任務,每個小組成員在此場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要求每位成員分工具體,每人都有一定的工作內容。然后,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有關收文和發文的相關理論知識,并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這時學生帶著具體的任務學習,內容會更有針對性,也會更認真。最后學生代入角色進行角色扮演,進行現場展示和實踐操作,教師和學生共同點評。
(2)小組討論法。小組討論法也是《辦公室工作實務》中運用得較多的一種方法。比如在辦公環境管理的教學中,全班同學會被分為若干個小組,依托小組為工作單位,教師選定小組負責人,由小組負責人進行任務分解,并自主布置工作任務,小組成員獲取工作任務后,需要經過討論共同完成辦公室的布置及美化的任務。在此過中既考驗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辦公室工作實務》也可以適當地運用案例分析法進行授課。以印信管理為例,印信的使用和管理可使用案例分析法,結合平時使用印信的一些不規范的典型行為作為案例進行分析,提取相關的知識點,從而增強學生對印信管理和規范使用的意識,認識到不規范使用可能產生的嚴重后果,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另外還有啟發教學,情景模擬等,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方位的刺激,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及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大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不過這些教學方法的使用對教學場地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門課程從傳統的教室換到了專業實訓室,不僅便于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而且在實訓室里,訂書機、印章、復印機、文件夾等常用辦公用品比較齊全,學生在需要使用這些設備進行操作時非常的方便,也為課程的課堂實踐提供了可能。
(五)教學評價
在考核的方式上,也要向多元化的考核方向發展。課堂上的實訓項目均制作了相應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標準,開展小組自評、分組互評、教師點評等方式,在考核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綜合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所表現的工作態度、溝通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客觀的進行評價,學生的最終成績由期末成績*60%+課堂實訓成績*30%+平時考勤*10%構成。
三、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改革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但在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在小組討論法實施過程中,有出現個別學生搭順風車的行為。如何在使用小組討論法時能真正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個同學積極參與進去,是教學改革今后思考的一個方向。
其次在教材上,如果有足夠的資源,可以考慮編寫一本適合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的《辦公室工作實務》,這樣對于本專業的教學會更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 林嫻.基于行動導向的應用文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 陳龍.行動導向教學在《秘書實務》課程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10.36.
[3] 彭雯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技工院校秘書實務課程中探索與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
基金項目:文章系東莞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質量工程教學改革一般項目《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辦公室工作實務>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成果,課題編號:JGYB201806。
作者簡介:付萍(1979- ),女,漢族,湖北鐘詳人,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講師,公共管理碩士,研究方向:社會學、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