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代艷莉


摘 要:基于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的重要意義,參照上級主管部門發布的專業評估指標體系,結合實際,根據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指標相結合的原則,提出高職院校專業診斷與改進指標體系。共分為保障度、顯示度、適應度、質量度、產教融合度、貢獻度6個一級指標,專業發展目標、專業發展組織、專業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等16個二級指標,專業發展規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合作機構等39個三級指標,供同行研究時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專業診斷與改進;指標體系;構建
高職院校推進專業質量診斷與改進工作,促進形成全要素的高職院校內部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專業診斷與改進指標體系的設計是核心任務。專業診斷與改進指標主要包括診斷項目、診斷要素、診斷點、內涵標準和指標權重等等要素,建立三級指標體系:一級指標是宏觀指標,二級指標是細分的診斷對象,三級指標是具體的操作指標,各級指標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基于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的重要意義,參照上級主管部門發布的專業評估指標體系,結合實際,根據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指標相結合的原則,提出高職院校專業診斷與改進指標體系。高職院校專業診斷與改進指標體系總分100分,分為保障度、顯示度、適應度、質量度、產教融合度、貢獻度6個一級指標,專業發展目標、專業發展組織、專業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等16個二級指標,專業發展規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校企合作機構等39個三級指標,并對指標的科學內涵加以界定如下。
一、保障度
(一)專業發展目標(2%)
專業發展目標主要指專業發展規劃有專業建設規劃,專業建設規劃目標明確、科學、合理,符合社會需要和學校實際。
(二)專業發展組織(4%)
專業發展組織主要是指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校企合作機構,評價內容為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并在專業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立專業層門的校企合作機構,并在專業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專業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6%)
專業師資隊伍數量與結構包括生師比,副高以上比例,碩士及以上(學位)比例,雙師素質比例,企業兼職教師授課人數(人),師資培養培訓等六個方面。生師比不超過16:1,記1分;生師比在16:1-18:1之間,記0.5分;具有高級職稱以上的比例達到30%,記1分;具有高級職稱以上的比例在20%-30%之間,記0.5分;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的比例達到60%,記1分;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博士研究生學位的比例在20%-30%之間,記0.5分;專任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比例達到80%,專任教師有不少于六個月的企業經歷,記1分;專任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比例在70%-80%之間,記0.5分;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時比例達到30%及以上,記1分;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時比例在25%-30%之間,記0.5分;專任教師每五年有不少于六個月的企業經歷,每年30%參加培訓和進修,記1分。
(四)校內專業實訓條件
校內專業實訓條件主要包括儀器設備總值和本專業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和利用率、完好率、實驗項目開出率等兩項內容。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6000元及以上,記3分;4000-6000元,記2分;低于4000元,記1分。利用率、完好率、實驗項目開出率達到100%,記2分;達到95%以上,記1分;85%-95%,記0.5分。
(五)信息化教學資源(4%)
信息化教學資源包括專業資源庫和信息化教學在線課程數門數。專業資源庫是指專業建設有院級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豐富,利用率高,并保持每年10%以上的更新率,記2分。開設信息化教學在線課程門數10門以上,記2分;開設信息化教學在線課程門數5-10門,記1分。
二、顯示度
顯示度包括專業顯示度、課程顯示度、教育教學成果顯示度、師資隊伍顯示度四個二級指標,專業建設等級、專業資源庫、課程建設等級、教育教學成果等級、師資隊伍五個三級指標。
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信息化手段應用能力強,能完成本專業內所有的實驗指導教學的教師達到80%以上或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能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利用水工專業國家資源庫、完成線上線下教學的教師達到80%以上,或省部級及以上信息化大賽或講課競賽獲得獎項,得1分;低于80%得0.5分;
教師有較高的創新創業能力,團隊成員帶領學生參加省部級以上(含水利行業)技能大賽,五年內獲得二等獎2次以上,或五年內,團隊成員參加省部級以上教育教學類競賽獲獎1次以上得1分;獲得二等獎以下獎勵得0.5分;
五年內,團隊成員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或科技成果獎,或五年內,團隊發表中文核心論文8篇以上或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以上或出版專著1部以上或團隊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1次以上或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2人次以上得2分;不符合以上要求得0.5-1分;
五年內,主持省部級以上教科研項目2項以上得2分;主持一項得1分
三、適應度
適應度主要包括招生和就業兩個二級指標,主要表現為入口旺和出口暢。第一志愿錄取率和報到率(%)第一志愿的上線率100%以上,新生報到率在90%及以上,記1分。第一志愿的上線率不足90%,新生報到率低于80%,記0.5分。
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在95%及以上,記2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在85%-95%,記1分;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在85%以上,記0.5分。
四、質量度
質量度包括內適質量、外適質量、個適質量三個二級指標;畢業率、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學生獲省級以上技能/三創大賽獎項、省級/院級技能測試/畢業設計抽查、專升本人數、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畢業半年后就業現狀滿意度、職業崗位升遷率、創新創業等9個三級指標。
五、產教融合度
產教融合度主要是指校企合作專業校外實習基地數、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共同開發課程和共同開發教材。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個以上,記2分;合作企業訂單培養人數占專業學生比例達到30%以上,記2分; 開辦了現代學徒制班,記2分;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門數達到3門以上,記2分;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教材達到3本以上,記2分。
六、貢獻度
貢獻度主要是指社會服務能力與貢獻,包括職工培訓與鑒定、技術服務、專利、縱橫向教科研項目數和成果轉化數等五個三級指標。年均開展干部職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層人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人員200人次以上,記2分;年均開展干部職工繼續教育培訓、基層人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等人員100人以上,記1分;為行業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產值超過50萬元,記1分;與行業企業開展合作服務10項及以上,產值年均50萬元以上,記2分;與行業企業開展合作服務項目5-9項,產值年均30-50萬元,記1分;與行業企業開展合作服務項目小于5項,產值年均小于30萬元得,記0.5分;申請專利數每個+1分,共記3分;主持市州廳級及以上教科研項目每項得2分,共記6分;轉化應用研究開發成果每項得2分,共記6分。
以上6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39個三級指標,構成了高職院校專業診斷與改進工作的完整指標體系,在實踐的過程中,各個高職院校可以進行修改完善,以指導本校專業診斷與改進工作,以提高專業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zdgj/201507/t20150707_192813.html.
[2] 游淵.“診斷與改進”理念指導下職院校專業質量標準構建研究[J].河南教育,2018:60-63.
[3] 齊攀,陳玉琪,徐操喜.高職物聯網專業診斷與改進體系框架的構建研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66-68.
基金項目:文章為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基于“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高職院校專業質量保證機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XJK016QZY006;文章為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基于TQM的職院校專業內部評估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娟(1984- ),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管理;代艷莉(1982- ),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