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 郭秀珍 吳廣霞 劉菲 劉芳 張囡囡


摘 要:通過對臨床低年資護士護理核心能力進行調查。方法:使用中國注冊護士核心量表(CIRN)對自身進行評價和護士長評價,對78名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進行調查,結果:臨床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自我評價總分為(150.24±37.84)分,護士長評價總分則為(143.79±50.12)分,在核心能力總體水平分布基礎上面,對護士和護士長的評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CIRN維度中,自評和他評的最高分數都是倫理和法律實踐上,而最后三位則依次為臨床處理、科研能力以及教育能力。結論:臨床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處于中等能力上,醫院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護士和護士長核心能力之間差異,增強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工作,尤其是在臨床護理能力上。
關鍵詞:臨床低年資;護士護理;核心能力;核心量表
核心能力就是經過一段時間積累后自身獲得的技術以及臨床經驗,也可以稱之為核心競爭力,我國國內護理學人員將護士核心能力稱之為護理教育人員應該具備的主要能力,是聚集知識、技能和個人特質的統一反映。在工作期間注重發展護士核心能力,是提升護士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有效對策,也是人才選擇、績效考核的重要形式。提升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是現在醫院護理部門以及教育人員非常重視的問題。護士核心能力和所處科室存在一定關系,現在并未發現臨床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水平現狀以及問題的相關報告,在2019年4-6月對某醫院的78名臨床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現狀進行調查,具體報告情況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一)一般資料
使用抽樣方法對某醫院臨床科室中78名臨床低年資護士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第一,從院校畢業后直接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第二,截止到2019年4月份,護理年齡不少于兩年以上的,第三,護士自身具備執業證書的。第四,依據相關要求合理填寫研究資料的人員。本次研究對象一共為臨床低年資護士78名,來自20個病區的護士,其中男性為28名、女性50名,年齡23-27歲(25.47±1.34)歲,護齡5-30(26.45±11.43)個月。婚姻狀況:未婚護士為61名,已婚則為17名。教育程度:大專學歷為2名,本科70名。碩士1名。職稱:護士人員為43 名,護師為35名。
(二)對象與方法
1.調查工具
低年資護士通常使用資料調查問卷形式:主要是對對象所在病區、姓名、性別、年齡、護齡、歡飲狀況等。第二,我國的注冊核心能力量表是由七個維度,分別是:科研能力、臨床護理能力、領導能力、人際關系、法律實踐、專業發展以及教育能力。58個條目形成的,評價形式分為兩種,分別是自評和他評。使用Likert5級記分法,分數的區間維持在0-232分之間,被測試的護士總體分數過高,則表明忽視具備比較全面的核心能力。單個維度分數比較高,則說明護士在此項維度上具備比較高的能力。
2.調查方法
將調查問卷和CIRN裝訂成冊,借助對低年資護士進行集中化培訓形式進行調查,經過低年資護士同意后對研究資料冊進行發放,在填寫前期,統一格式需求,當場收回。發放研究資料冊總共為78份,回收也為78份,回收率為100%,全部填寫完整,有效率也為100%。同時將調查問卷發放給科室護士長,護士長對納入本調查范圍同科室的護士進行評價,共78份,回收也為78份,回收率為100%。
(三)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資料使用百分比、均值、標準差等形式進行統計描述。計數資料則用(%)表示,采用X2數值檢驗。計量資料使用配對樣本t進行檢驗。
二、結果
三、討論
(一)低年資護士自評和護士長評價核心能力水平不一致
通過上圖表一可以得到,78名臨床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水平自評和護士長給予的評價之間存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士自評低水平人數為10.6%明顯不如護士長評價的20.4%,護士自評中水平的65.2%明顯比護士長評價的44.2%高,而高水平之間百分比相差不大,也就是表明了護士自身核心能力水平的評價比護士長評價要高一些,從護理層次上分析和就是很多護士對于自身的評價較高,從而使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之中出現很多安全隱患和問題,所以需要對高估自身能力的護士進行深度管理。
(二)臨床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整體水平不高
通過上圖表二能夠得到,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的總分自評為(155.24±27.56),而護士長的總分則為(147.54±50.16)評分標準處在中等水平。
護士自評和護士長的他評顯示低年資護士對臨床護理能力、科研以及教育方面上能力欠缺,三個維度全部放在后邊,和以往歐美研究結果相同,醫院護理管理人員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內容,對培訓方案和計劃進行調整。臨床護理能力水平高低和護士的護齡之間存在一定關系,需要在不斷實踐之中提升培訓效果,在實踐培訓中不斷總結經驗和常識,通過合理學習后不斷增加低年資護士臨床實踐效果,并未在醫院內部為護士開展理論知識培訓活動。在培訓一種注重以護士為中心進行,基于問題基礎上進行教育,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起來,使得護士能夠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有效應用到實踐之中,達到技能知識的合理傳遞,從而不斷提升護士教育能力。
總而言之,臨床低年資護理人員臨床時間相對比較短,經驗并不足,正處在職業積極探索和積累過程中,還不能將學習過的所有理論基礎知識有效使用到臨床實踐工作之中,并且,護士總體核心能力水平并不高,不過在自評環節中,護士對于自身的評價過高,從而使得在臨床護理中容易出現問題,需要引起各個醫院臨床護理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強化管理和培訓,提升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
參考文獻
[1] 夏志春, 梁云海.精神科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 2017(01):31-32.
[2] 楊麗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在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 2017(1).
[3] 王筱紅, 王春秀.品管圈活動對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 2017, v.20(S3):342-344.
[4] 朱衛華, 王成中, 覃煜, et al.ICU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與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的相關性分析[J].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8, v.43;No.266(02):137-140.
[5] 范黎, 李娟.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和關懷能力現狀及其相關性研究[J].上海護理, 2018, 18(10):81-84.
[6] 王春艷, 蔡學聯.ICU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培養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8, 24(2):242-244.
[7] 林艷, 韓兵, 藍環菊.骨科低年資護士危急癥護理核心能力的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傷殘醫學, 2017(19).
[8] 郭曉凱.洛陽市三甲醫院低年資護士核心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鄭州大學,2017.
基金項目:山東協和學院2018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8xh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