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要】健康情趣對中學生身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多中學生的情趣狀況表現為單一、貧瘠,部分學生的生活情趣呈現比較低俗的現象,如何培養中學生多樣化的健康情趣迫切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本文試圖分析通過學校、家庭、學生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努力,來幫助學生養成健康的情趣。
【關鍵詞】中學生? 健康情趣? 養成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學生健康情趣現狀及養成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979)系列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36-02
健康的生活情趣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釋放學習壓力,而且通過體驗多樣的生活形式,可以增強學生認知,充裕情感體驗,塑造健全人格。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大多中學生的生活情趣較為單一、貧瘠,部分學生的情趣呈低俗化傾向,而形成如此現狀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學校、中學生自身及社會環境方面。因此,養成中學生健康多樣的情趣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努力。
一、家庭方面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論告訴我們“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來源于生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要培養中學生健康多樣的生活情趣首先得從家庭入手。
1.革新教育理念,支持孩子的情趣發展
作為父母,要改變成績至上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孩子多樣化的生活情趣,引導孩子的生活情趣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家長要經常與自己的孩子保持溝通和交流,隨時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并在實際中提供各種條件支持并引導孩子健康情趣的發展。
2.開拓孩子眼界,豐富孩子的見識
梁啟超講:“人生在幼年和青年期,趣味是最濃的,成天價亂碰亂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們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中學生對這個世界是充滿好奇與挑戰的,作為父母,要引導孩子走到高雅情趣的路上。比如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帶孩子到大自然去走走看看,讓孩子更加親近自然,領略自然的美與神奇;帶孩子去參觀名勝古跡、紅色旅游基地等讓孩子感受歷史的珍貴、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這些多彩的生活體驗中,不斷開拓孩子的視野,豐富他們的見識,讓他們在更廣闊的天空中,不斷發掘自己更廣泛的生活情趣,在生活中逐步發展和完善。
3.注重娛樂方式,孕育孩子的健康情趣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在調查中發現,父母有著健康的娛樂方式,孩子選擇健康生活情趣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則越小。故而,在實際中,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行為和娛樂方式,在閑余時間選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娛樂方式,而不是去打麻將、玩手機等等局限在室內的活動。這樣孩子才會在父母的熏陶下,去選擇積極健康有益身心的生活情趣,比如戶外運動、旅行等親近自然的活動,而不是窩在家里沉迷網絡、低俗小說等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情趣。
二、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教育的主陣地,承擔著立德樹人的重要使命,培養中學生健康的、豐富多彩的情趣,學校教育起著核心作用。
1.注重素質教育,改變評價方式
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而學校往往受應試教育的長遠影響,對學生評價最多的因素是成績。學校及老師一味地追求成績、分數時,學生則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課本學習上,沒時間顧及其他,學生的課外娛樂也是少之又少。這些極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學校應對中學生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評價,而不是僅僅關注成績,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特長,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
2.創新教學方式,滲透情趣教學
“豐富和開放的課堂活動是陶冶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特色,改變以往單一的固定化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創新并滲透生活情趣要素,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中體驗學習,久而久之,學生自身的情趣狀況會有一定的提升。
3.豐富校園文化,開展多種活動
校園文化不僅為學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趣提供了物質保障,還影響著學生多樣健康情趣的形成,故而作為中學生成長發展的樂園,學校要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舉辦文藝、體育、競技、感恩教育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在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能,為多樣化的生活情趣提供舞臺,讓更多的學生去探尋自己的所喜所好,發掘自己的潛能。
4.發揮班主任作用,注重家校合作
班主任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力量,要最大限度地發揮班主任的作用,通過班主任這個紐帶實現家校合作,共同致力于學生健康情趣的養成。班主任可通過搜集生活情趣正反面的案例來引起家長的重視,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在活生生的例子中得到啟示,從而啟迪學生自覺追求健康高雅的情趣。
三、中學生自身
作為健康情趣建設和培養的主體——中學生,要克服對自身健康情趣建立的不良因素,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追逐健康情趣。
1.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
中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期,他們敏感、好奇、沖動,在面對高壓的學習狀態時,很容易被面前的挫折打敗,而去選擇釋放壓力的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等娛樂方式。另一方面中學生普遍存在著從眾心理,很容易受低級趣味的影響,沉迷網絡和暴力游戲等,陷入低俗的生活情趣不可自拔。故而,要使自身不受網絡暴力游戲、邪惡動漫等低俗情趣的侵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引下,培養正當的興趣愛好,如閱讀、繪畫、游泳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情趣方式,擺脫網絡情趣帶來的不良影響。
2.融入集體,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陶行知先生講:“集體生活是兒童之自我向社會化道路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兒童心理正常發展的必需。”同理,作為中學生也必須融入到集體生活,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和集體活動中,不斷發揮自己的長處,發掘自己的喜好,培養多樣化的生活情趣。
3.總結反思自己的生活情趣
中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時常進行思考與分辨,對自己的正當的興趣愛好進行有效地堅持與發展,發現更多適合自己發展的健康情趣,而不至于單一和貧瘠,對低俗的不健康的生活情趣要自覺抵制。此外,對這些情趣要進行總結,多樣化的生活情趣固然是好,但也要根據自身實際,結合學習情況來適當地選擇,不要因為貪多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需求。
四、社會環境方面
社會各方也應致力于學生健康情趣的發展,為中學生健康情趣的養成提供干凈的,沒有污染的環境。
1.加強網絡的監督力度
網絡不良信息對中學生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危害,受網絡軟件的影響,有的學生成日做著網紅夢,模仿網絡紅人的行為方式,還有的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在虛擬世界里迷失自我等,這些都是低俗生活情趣的表現,嚴重影響著中學生的成長發展,故而,相關部門要加強網絡信息監督和網吧的管理力度,讓未成年人遠離網絡不良信息的誘惑和毒害,為中學生形成健康的情趣凈化社會環境。
2.團結一切力量
為了確保中學生能夠形成健康的情趣,還可以借助社會團體的力量,比如紅十字會、婦聯組織等,團結可以團結的一切力量,通過這些組織的力量,來呼吁全社會成員重視中學生健康情趣的建立和培養。
綜上所述,中學生要形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多樣化的生活情趣需要從學校、家庭、學生自身和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入手,而作為教育的主體力量——教師和家長,不僅要從上述各方面做起,還要不斷創新,發現有助于學生健康情趣形成的方式方法并運用到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李延英.生活情趣非小事[J].先鋒隊,2009(16)
[2]張桐柏.培養健康生活情趣[N].解放軍報,2007(06)
[3]朱忠山.陶冶健康高雅情趣 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心理健康,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