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婷
【摘要】“24點”游戲是一種撲克牌游戲,玩法簡單,且與數學密切相關。新課標強調數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將“24點”游戲與數學教學相結合,達到在游戲中學數學的效果,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并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文將以“24點”游戲作為切入點,探討“玩中學,玩中思”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24點”游戲? 數學教學? 興趣?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8-0175-01
一、引言
一般而言,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活潑好動,而數學這門學科本身相對抽象,學生在學習和接受中存在一定難度,大多數學生會覺得相對枯燥、乏味,大量的習題使得學生慢慢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事實上,數學有著獨特的魅力,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學習數學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智慧挑戰的過程。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認為將游戲融入數學,用學生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對學生主動學習和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二、24點游戲與數學教學的融合
“24點”游戲的規則簡單,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張,其中A=1,J=11,Q=12,K=13,任意抽取4張,組成一個牌組,根據牌面上的數字用加、減、乘、除(可加括號)計算出24,且每張牌的使用次數為一次。很多版本的中小學數學教材都安排了“24點”游戲的教學內容,玩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游戲本質是相同的。以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為例,該教材把“24點”游戲安排在三年級下冊中,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準備的是A-10的撲克牌各一張,這樣就把“24點”游戲的難度降低了。
從數學的角度來看,“24點”游戲實際就是尋找一種算法的過程,游戲本身對于數學的基礎知識要求其實并不高,主要是要學會確定每個數的運算以及順序,多樣的運算順序以及不同的運算符號所帶來的結果各異,這就給游戲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難。“24點”游戲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同時它還可以培養學生樂于思考、勇于質疑的能力。雖然蘇教版把“24點”游戲僅安排在了三年級下冊學習,但本文認為“24點”游戲實際可以貫穿小學數學的教學始終。
1.只用加、減法計算
對于玩游戲,小學生都是很高興的。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降低“24點”游戲的難度,把“24點”游戲的規則改成只能用加法和減法這兩種運算進行計算,這樣低年級的小學生就可以通過“24點”游戲來強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剛開始玩可以由扶到放來設計游戲計劃。例如:
(1)出示4張點數為7的撲克牌,只能運用加法或減法,你能計算出24點嗎?
分析:學生很容易想到7+7+7+7=28,7+7+7-7=14,顯然不能計算出24點。
(2)出示3張點數為7的撲克牌,如果只添加1張撲克牌,還是只能運用加法或減法,你能計算出24點嗎?
分析:學生很容易想到7+7+7=21,由于24-21=3,所以只要添加撲克牌“3”就可以了,可有7+7+7+3=24。
(3)出示2張點數為7的撲克牌,如果可以添加2張撲克牌,還是只能運用加法或減法,你能計算出24點嗎?
分析:學生很容易想到7+7=14,由于24-14=10,那么只需要再添加兩張撲克牌它們的牌數之和為10,或是牌數之差為10就可以了,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思考。牌數之和為10的有1+9=10,2+8=10,3+7=10,4+6=10,5+5=10,牌數之差為10的有13-3=10,12-2=10,11-1=10。這其中還讓學生復習了十的分與合,當然也有學生可能會出現遺漏的情況,這無形之中就滲透了以后在五年級所學習的一一列舉的方法,初步體驗無序列舉的缺點,體會有序列舉的優點。
(4)出示1張點數為7的撲克牌,如果可以添加3張撲克牌,還是只能運用加法或減法,你能計算出24點嗎?
分析:根據上面3題的經驗,學生很快會想到24-7=14,只要三張撲克牌算出14點就可以了,可以只用加法,也可以加法和減法一起用。
這個玩“24點”游戲的設計層層遞進,在給定撲克牌數一張張減少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思考的空間越來越大,思維可以更加發散,對于加減法的運用也將會愈加熟練,使得學生玩中學,學中思。
2.加入乘、除法計算
當學生學習了乘法的時候,可以把游戲規則改成只能用乘法來計算,或是只能用乘法和加法計算,或是只能用乘法和減法計算;當學生學習除法后,可以改成只能用除法計算,或是只能用除法和乘法計算,或是只能用除法和加法計算,或是只能用除法和減法計算,也可以四則混合運算,慢慢的還可以加入括號。改游戲規則主要是為了配合不同時間段的教學需要,這樣,學生對于“24點”游戲的興趣才不會消失。
三、“24點”游戲的技巧
“24點”游戲存在一定的游戲技巧,拿到4張牌數后,不要直接計算,要先分析這四個數。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就是利用2×12=24、3×8=24、4×6=24來求解,這時,看到牌面上的四個數就要先分析、思考,如何能得出2和12、3和8、4和6,再相乘得到24點,這種方法的利用率最高,最普遍。也可以利用0和1的特性求解,如(3 4 4 8)可組成3×8×(4÷4)=24。又如(1 1 4 7)可組成4×(7-1)×1=24,這種方法也比較常見。還有直接把四個數加加減減,這樣的牌組就相對簡單,如(3 6 9 12),可組成6-3+9+12=24。還有先相乘再加、減等方法。
算24點的方法有很多種,但仍非常考驗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于表內乘除法的熟練程度以及運算方法的靈活運用。
四、“24點”游戲于數學能力的培養
1.反應能力
“24點”這個游戲需要學生眼、腦、手、口、耳等多個感官的協調使用,因此,該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
2.口算和心算能力
“24點”游戲在游戲中不能移動牌,也不能筆算或是發出聲音,對于口算和心算的要求非常高,同時需要學生熟練應用表內乘除法,因此,該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口算和心算能力。
3.解題能力
“24點”游戲很多的解法不是唯一的,算24點需要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用不同的方法去搭配數字,同時也有出現不能算出24點的牌組,此類情況較能考驗學生的推理計算能力,因此,該游戲還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4.合作共享意識
“24點”游戲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多人一起玩,但在教學的時候還是有必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的,可以是兩人一組,也可以是四人一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人多才會出現很多不一樣的解法,相互交流才能相互促進,在無形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共享意識。
結束語
游戲活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手段,“24點”游戲是一個內涵豐富、趣味十足的數學游戲,既能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又能在玩的過程中鞏固運算技巧,體會不同數字的組合,拓寬學生的思維。
參考文獻:
[1]簡敏豪,楊健輝.數學游戲“算24點”的新變化與拓展[J]. 小學數學參考,2017.
[2]李沃房.以“24點”游戲為切入點,促進農村小學中中高年段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