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
(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河南鄭州 450000)
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我國各行各業都進入了快速變革時期,其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為網絡技術、移動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的快速進步,使得人們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載體、行為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此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建設與服務也應順應時代潮流趨勢,積極探索新形勢并進行改革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高校學科建設以及人才培養。以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料建設為例,其作為圖書館的重要職能,必須進行合理配置。因此,該文對圖書館文獻采訪新情況進行了一定分析,希望對提高圖書館采訪水平有積極意義。
(1)購書經費不足。最近幾年,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各行各業對于各種人才的需求不斷上漲。為了滿足市場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需求,高校擴招規模不斷擴大,并增設越來越多的新專業。為了滿足各個專業師生讀者對于各種文獻的多樣化需求,高校必須增加文獻采購經費。與此同時,書刊價格也在逐年上漲,尤其是一些外文書刊、專業書刊等[1]。雖然教育部增加了高等院校本科教學文獻采購經費,但是用于購買紙質文獻的經費依然十分有限。外部大環境的變化使得高校圖書館面臨著文獻采購經費嚴重不足的困擾,進而導致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購數量和質量受到制約,一些有價值的文獻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也只能放棄,圖書館采訪工作明顯力不從心。因此,在新的形勢背景下,如何通過有限的經費提高圖書館采訪工作水平成為高校圖書館面臨的關鍵問題。
(2)數字資源發展迅速,文獻采訪難度加大。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圖書館文獻載體逐漸呈現出多樣化,除了傳統的紙質文獻,數據庫、數字圖書館、視頻庫、在線平臺等各種數字資源發展十分迅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一方面,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面臨著平衡紙質文獻和數字化資源的難題。根據2017年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數字化閱讀接觸者近85%為49 周歲以下人群,其中近45%的成年國民仍然傾向于紙質圖書的閱讀。而高校圖書館主要為高校教師和學生服務,這兩種群體所需要的文獻資料以及閱讀方式不盡相同,教師群體由于教學和科研需求其往往更加需求專業類文獻以及經典圖書,但是學生群體對于新興事物更加好奇,因此其往往更加需要新興數字化資源[2]。另一方面,隨著數字化資源的快速發展,各種數字化資源應有盡有、質量參差不齊,但是我國對于數字資源的出版體系還沒有完善的標準要求,雖然近幾年來數字化資源的迅猛發展使得高校圖書館采購數字資源經費不斷上升,但是采購的數字化資源是否物有所值,內容是否能夠滿足讀者需求,這些并沒有完善的評估系統對其進行評價。
(3)文獻發行市場化,文獻采訪難度提高。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出版行業、發行行業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許多出版方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打破其傳統出版內容“疆界”,向市場提供的圖書種類與日增多,出版周期相對以往也有了極大地縮短,當前的圖書市場可以說是一片繁榮[1]。在新的形勢下,圖書館采購文獻資源時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圖書市場也為采訪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戰。書目之間、紙質文獻和數字資源內容反復交錯,一些圖書在出版過程中還存在一系列遺漏,一旦查重工作無法保證,就容易出現文獻資料的重購、誤購,這不僅浪費了采訪人員極大的精力,同時還造成了采購經費的浪費,進一步加深了高校圖書館文獻供需之間的矛盾。
(4)采購圖書深度和廣度無法滿足讀者需求。相比于過去高校圖書館單一地采用招標方式選擇文獻供應商,當前高校圖書館采訪方式有了很大進步。就現階段而言,大部分高校圖書館除了通過招標方式選擇文獻供應商,在進行采訪工作時往往還會采用讀者、專家、采訪人員多渠道結合的方式。這種采訪方式在理論上十分成熟,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漏洞。例如,一些圖書館采用專家推薦圖書文獻機制,并增設網上薦購的服務,這樣讀者參與文獻資料采購時也可以進行參考,這樣的機制雖然能夠獲取一時的效果,但是持續力較低;對于讀者參與文獻資料采購,往往會收獲很大的反響,但是讀者參與人數較多時會導致推薦購買的文獻數較多,再加上采訪工作周期長的特點,很多專家和讀者往往在后期出現積極性消退,最后基本上還是依靠采訪人員進行文獻采購[3]。當采購人員專業能力有限時,采購圖書容易出現漏洞、把握不準,進而發生資源配置不合理,文獻資料的深度和廣度也自然無法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
(5)新形勢對于采訪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上圖書館采訪工作面臨的新情況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傳統圖書館體制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新趨勢。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多樣化的讀者需求對于圖書館采訪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這也意味著圖書館采訪人員的素質必須得到提高。市場經濟發展是動態的,高校學科發展便是動態的,市場經濟對于高校人才提出的更高標準使得圖書館采訪工作肩負著更加艱巨的職責。因此,圖書館采訪人員除了具備較好的職業素養以及扎實可靠的圖書館專業知識以外,還應不斷提高其知識面和綜合能力,例如計算機操作能力、信息捕捉能力、組織能力、研究能力等,這些都是新形勢對于圖書館采訪人員提出的更高要求。
(1)開展多樣化宣傳活動,提高讀者參與文獻資源建設積極性。首先,高校圖書館可以定期展開多樣化宣傳活動,例如問卷調查、圖書薦購、經典圖書評選、經典圖書閱讀講座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有利于促進讀者對于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關注度,也有利于提高讀者參與圖書館文獻資源的積極性。此外,為了更好地激發讀者參與文獻資源建設的積極性,高校圖書館可以進行優秀讀者評選,并對評選出的優秀者進行相應獎勵,無論是精神獎勵還是物質獎勵,其都有助于促進讀者更多地參與到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4]。
(2)采用“雙向”薦購模式。圖書館采訪工作必須基于讀者需求以及高校學科建設出發。因此,采訪工作應該讓讀者廣泛參與,不僅如此,還要對讀者需求進行分析,將專業文獻、經典文獻推薦給讀者,這樣可以保證文獻薦購的雙向溝通。以專業文獻為例,讀者面對成千上萬的文獻資源必然需要耗費較高的精力進行文獻資源查找[5]。此時高校圖書館可以對薦購資源進行整合和篩選,這樣一來,讀者在文獻查找過程時可以提高效率。當然,這個過程需要采訪人員、專家、出版社的多方協作。對于出版社而言,其需要對專業圖書進行等級劃分,例如經典著作、專業著作、實用著作;對于采訪人員而言,其需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科需求的專業范圍劃分;之后,專家可以結合高校學科建設和發展方向對專業圖書再次進行詳細篩選和等級劃分[6]。這種多方提煉后的圖書資源更有利促進高校學科建設和發展,更加專業、 實用的圖書文獻也能夠更好地滿足讀者對于信息深度、廣度、新穎、高效的需求。
(3)提高圖書館采訪人員的綜合素質。當前,為了保證圖書館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大多數高校圖書館在圖書薦購模式均進行了改革,從由采訪人員進行主要決斷到采購人員、讀者、專家、出版方多方參與,高校圖書館采購模式變得更加科學、合理[7]。不過,隨著高校綜合化程度日益加深、學科種類日益煩瑣,采訪工作的復雜化以及讀者對于圖書館文獻建設質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就意味著采訪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必須進行提高。在新的形勢背景下,采訪人員在專業素養上要具備更高的責任心、事業心和道德素養,在綜合能力其需要提高語言溝通能力、信息鑒別能力、研究能力、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操作能力。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加強采訪人員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培訓,促使其形成終生學習的理念,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我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圖書館采訪工作。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工作不斷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面對新的形勢背景,高校圖書館只有秉承“在創新中實踐、在實踐中創建”的理念,才能更好地為高校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服務。對于圖書館采訪人員而言,其必須認清新的時代形勢,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綜合技能,通過新技術、新理念進行文獻資源配置,進而確保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料的專業性、實用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