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蓮
(山西警察學院,山西太原 030401)
公安機關作為我國治安管理中最為重要的組成機構,在發生公共事件時,必須依照我國制定的相關法律開展應急警務活動,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的處理,由此可見,應急警務是公安機關參與應急事件應對中的工作總和。在進行應急警務活動的過程中,因突發事件的情況不同,具體的警務活動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為應急警務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基于此,相關公安機關有必要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對公安應急管理教育的地位進行明確,并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事件進行處理。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對應急管理教育進行深入的探索,從而進一步做好公安應急管理教育工作,為應急警務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我國法制社會的安全建設,為人民的安全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針對現今我國公安監管工作日益復雜的形勢來看,提高我國公安警務人員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的認識程度,在公安教育中明確公安應急管理教育的重要戰略地位,構建基于公安監管工作的應急管理教育培訓模式,是現今公安警務人員監管培訓工作中的重點,不但是現今監管安全工作進一步發展的需求,也是我國構建法治社會,維護人民安全的重要條件。針對應急管理教育工作而言,首先要明確應急警務的內涵,應急警務包括社會中的安全類事件尤其是群體事件,還包括了相關規定中的事故災害、自然災害、衛生安全事件等多個方面。在實際的應急警務活動中,要根據事件類型的差異以及職責分工的不同,開展不同的應急警務活動。如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害等事件時,應急警務活動的重點應放在反應過程中的治安保障上,實施維護現場秩序,劃定警戒范圍、疏散群眾等,確保重要設施、 目標的安全。又如發生危及社會公共安全事件時,則要確保警務活動的預防、預警、反應及善后等全過程的應急參與,并做好風險評估工作以及社會矛盾影響等方面的應急工作。
近幾年來,我國在應急管理方面的研究日漸增多,但是針對應急管理教育的實踐過程來講,還有一定的不足,并不能夠切實的在實踐中發揮出應急管理教育的真正意義,只是單純地對教學環節或某一門教學課程進行了實踐改革。由此,對公安應急管理教育進行明確定位有著十分重要的顯示意義。主要有以下三點體現。
第一,公安應急管理教育定位有助于應急管理教育課程的改革,能進一步促進治安學專業的建設。在治安學中,不同類型公共安全事件在發生后的應急管理原則都是相同的,在應急管理教育課程中,對其進行明確的定位,順利開展應急管理課程教學的改革,可以將原本課程中重復的原則理論進行整合,這樣不但能夠更好地進行應急管理的教學與實踐,還與公安機關的實際工作更為貼切,可以確保應急管理教育的效果,更具針對性。
第二,明確應急管理教育的定位,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安機關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的應急警務行動能力及溝通能力。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任何公安的應急警務活動都是建立在行動能力及溝通能力的基礎上的,其中行動能力包括預防、預警、行動以及恢復等多個方面的能力。溝通能力則包括與媒體溝通、召開新聞發布會、專家訪談等多個方面的溝通能力。在公安培訓教育中,對應急管理教育進行定位,則能通過相應的教學改革,樹立警務人員對應急管理的正確認識,并加強自身在進行應急警務活動時的行動能力及溝通能力。
第三,明確應急管理教育的定位,可以實現對新階段應急管理教育及實踐中不足之處的有效彌補。雖然近年來,我國關于應急管理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已經有了較為顯著的進步,但是也只是局限于一小方面,還沒有形成針對應急管理教育及實踐的專項研究,很多很有層次的理念并沒有在實踐中得到落實。而對應急教育管理定位進行明確之后,則能在此基礎上,結合公安機關警務人員在進行應急警務活動的實際需求與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應急管理教育改革,利用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對原有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改革,提出其中的弊端與不足,實現對應急管理教育的優化和完善,并構建相應的應急管理教育體系,盡可能為突發事件發生時的應急警務活動提供更為有力的基礎保障。
第一,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在突發事件中需要做好實質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做好公安民警的培訓教學工作。此項工作的開展不僅僅需要在理論層面開展,需要在技術層面完成相關的配合工作,避免出現民警工作動力不足,被動工作培訓的問題。在教學中要以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問題作為工作開展的主要指導方向。公安部門為做好應急管理工作,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實戰訓練,在訓練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在培訓中提高警員戰斗水平。在教學重要堅決杜絕出現走過場的培訓工作,針對各項應急問題以及存在的風險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做好相關的實戰模擬工作,根據需要進行實際環境模擬。保證應急管理教育發揮出實際的效用。
第二,以能力為根本,凸顯特色。公安應急管理教育中應始終以培訓提高能力為根本目標。在應急培訓中,根據訓練情況使用預案訓練法,進行實訓操作,建設特殊情景,做好處突制暴的演練工作。在應急管理教育的理論講授中,可以對參加教育的培訓的公安人員設定風險管理目標,使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做好風險的控制管理工作。公安人員需要時刻樹立一種安全應急無小事的安全保障觀念。做好預防性教育工作,做好風險控制工作,避免突發事件的發生,為社會提供一個安全有序的社會治安環境。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對突出事件的控制,如果出現突發事件,公安部門需要在第一時間開展應急管理工作,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控制,將損失降到最低,并且需要做好秩序的維護管理工作,保證社會秩序的順利運行。
根據公安應急管理教育定位需要,應該組織開展轉向的教育實踐活動,以下對教育的實踐探索進行分析研究:
第一,做好實踐探索前的準備性工作。在開展此項實踐教育活動前,需要公安人員提前了解,當前比較常見并且發生率比較高的突發事件種類實際情況,重點關注暴力行兇事件、搶劫事件等,在培訓中為了對突發事件的內容進行分解詳細了解,為了提高培訓效果,可以使用影像文件進行學習,并對錄像中的事件進行模擬訓練,全面地對突發事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不同階段進行模擬訓練,保證開展的應急管理教育切實有效,做好不同突發事件的針對性工作。
第二,做好預案設計工作。公安民警人員需要通過應急管理教育掌握應急預案設計內容,并不斷提高設計水平。在實踐探索中,應由培訓管理人員對應急預案的內容、相關步驟以及預案演示工作進行詳細講述,做好分析與講解工作。通過此項工作,需要使參加培訓的人員神了理解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保證每一位公安民警都可以主動地參與到其中,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指導,并引導其獨立完成對應急管理案件的分析處理工作,組織開展有關的實戰訓練對預案進行有效性檢驗,并認真做好后期的完善性工作。在實戰訓練中要做好人員分配工作,根據參訓人員以及突發事件的類型對人員進行分組,對人員的功能性質進行詳細確定。為了提高突發事件實戰模擬的效果,要對模擬任務活動開展的人員編制、 物資使用以及領導安排等各項問題進行詳細安排。在開始前,做好動員性工作,鼓舞士氣,讓每一位參加訓練的人員都能發揮出實際的能力,以最佳的狀態參與到活動中去。在實訓中要堅持一切行動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從容穩健。在開展中做好相關的監督工作,保證實戰訓練有序合理的開展進行。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體制的不斷整改,社會公安監管工作急需一只能力強、 素質高的專業隊伍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進行更好的處理與解決。結合我國應急管理教育的現狀來看,構建專業化、院校化的教育模式,明確應急管理教育的定位,并將應急管理教育的理論研究成功融入實踐活動中,是現今公安監管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由此,該文在應急管理教育概述和應急管理教育定位重要性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分析,提出了應急管理教育的理論架構,并對其實踐過程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以期將公安應急管理教育的實際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公安監管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