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強,許宗磊,朱智鵬
(濰坊職業學院,山東濰坊 262737)
中國經濟目前處在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創新型人才是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強有力保障,國家創新體系構建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孵化器,創新創業教育是培育創新型人才和構建創新體系的主要途徑。高校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在這關鍵的歷史時刻,承擔著為國家輸出創新型人才、 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高職院校做好創新創業政策宣傳、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積極為學生創造創新創業條件,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能力,可以有效緩解當前形勢下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將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學習、實踐、研究的全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識和實踐能力;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明確個人的發展方向、學習目標。
通過高校調查研究表明,創新創業教育是提升崗位勝任力的有效方法。一是通過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對專業知識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運用自身現有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應用問題;二是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決心,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力,更有利于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三是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增強人際交流能力。
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比較簡單,缺乏清晰的定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內核和延伸。一是大多以選修課、 職業生涯規劃課或者是學術講座的形式呈現,由此產生的創業項目也只停留在簡單的商品交易等層面,與學生所學的專業沒有很好地契合,因此也就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來達到創業的目的。二是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項目運作機制簡單,市場準入的要求不高,很難利用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形成自己特有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缺乏競爭力。三是創新創業教育僅體現在大學生科技創業大賽、 商業創業大賽等比賽形式,僅依靠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遠遠不夠的。
目前高職學校的創新創業教材不多,現有的教材內容大多偏重于創新創業理論層面,學生缺乏對創新創業案例、風險因素的學習,多數高職院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主要參照普通本科院校、 國外的課程并加以拼湊改編,創新創業的相關教材缺乏系統性、 可操作性,不能將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融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中,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指導力不足。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師資水平不高,這一現象嚴重地制約了高校創新創業工作的發展。現行高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大都從未有過創新創業的真實實踐經歷,缺乏系統的理論培訓,從而難以將創新創業的真實體驗教授給學生,課堂教學成效不高。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評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具備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評估方法,才能夠更好地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目前我國高校一方面主要以企業是否能夠盈利為標準,另一方面高校對創新創業教師的評價機制與傳統教師一樣,無法有效的激勵創新創業教師的創新工作。高職院校缺少針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方法,這勢必影響創新創業教學質量。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建立多層次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結合,切實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并且能夠指導學生的創業實踐。一是學校應設立創新創業教育的多層次基礎理論課程,提高創新創業相關課程的比例,重視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和方法的培養,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的內涵、現狀,培養學生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創新創業教育的本質不是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簡單相加,而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兩者一起經過“裂變反應”進行人才培養和孵化。二是學校應開設與創新創業相關的專業實踐課程,比如開設企業管理、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專業課程,使學生了解具體的商業運行和創新模式,聚焦相關行業創新創業的發展歷程,解讀相關行業先進的理念、技術、最新成果,切實掌握實踐的方法。
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而言,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非常關鍵。如何培養構建一支“具備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高素質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 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的建設需要一個完善的創新創業師資培育服務體系,為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創造一個自由、優質的發展環境。因為高素質創新創業教師的培育,與各個層面配套的制度和政策息息相關,高校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積極性需要好的政策導向來調動,所以需要國家、地方政府和高等職業院校的協同發力,充分激發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潛能,自覺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其次,高校創新創業教師需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積極指導學生開展與創新創業相關的行業創新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案例研究,為學生創新精神的養成奠定堅實的基礎。學校應積極聘請政府相關部門人員、成功企業家、 創業成功人員或有過創業經驗的人員、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等作為校外兼職導師,實現社會資源與學校資源的高質量融合,著力構建一支多層次、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創新創業教育教師隊伍。
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普通學科教育,它的本質是當學生走向社會、進入各自的工作崗位時,為其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素質教育,這就要求學校要更加注重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素質方面的培養。而依托企業的優勢資源,積極推進高職學校與地方企業之間的互惠合作,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企業的實習鍛煉,學習企業的工作運行模式,另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也提升了學生的眼界和創業平臺,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增強他們的創新創業信心。學校可以與當地政府、創新創業孵化中心、企業共同探討建立適應新形勢下的創新創業實訓基地運營模式。學校和企業提供多樣的創新創業項目,孵化中心提供配套齊全的創新創業平臺,共建師生創新創業培訓鍛煉基地。學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內外優質資源,以校企聯盟為支撐,開展學習參觀、市場調研、項目計劃設計、創新創業成果轉化、企業創辦等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高職院校不僅是產生高級技師等專業人才的搖籃,更要孕育出具有創新理念的優秀創新創業人才。
確認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目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評估方法,才能保障創新創業教育正常運營,目前,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探索怎樣建立適應各自院校實際情況的創新創業教學質量監督體系。面對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高校制定合理有效的新創業教育的評估方法,更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在學生方面,應更加側重對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方面的評價方法,考察學生在創業實踐、項目策劃設計等方面的能力是否提升。在教師方面,制定創新創業導師的評價方法,要區別于傳統教師的評價方法,激勵教師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新創業是現在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學生如果自主創業成功,不僅可以決絕自身的就業問題,還能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如何保證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于增強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學校既要加強教育與實踐的結合,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需加強學習,同時結合高校現有的創新創業項目,充分利用現有的創新創業平臺,積極地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為以后的社會創業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