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琴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閱讀質量大多是漠不關心的狀態(tài),部分老師甚至直接在教學中省略了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閱讀作為學習語文的重要手段,具有提升寫作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作用。教師應積極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文章主要從多個角度分析與介紹提升學生初中語文閱讀質量的教學方法與技巧,期望有效提升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閱讀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閱讀,作為初中生必備的一項技能,閱讀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基礎語文素養(yǎng)水平。因此,在實際的閱讀課堂上,教師應對閱讀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高效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閱讀技巧與及質量。初中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主要時期,但是目前初中閱讀教學的質量遠遠沒有達到新課改的教學標準,學生閱讀能力也并未達到預期水準,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過于陳舊,對閱讀教學缺乏足夠的關注度,在導致閱讀教學質量不高的同時,學生對閱讀也是興趣寥寥。因此,要積極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當前閱讀教學的現狀,通過提高學生閱讀質量來培養(yǎng)基礎語文水平與素養(yǎng)。
一、利用三維目標提高閱讀質量
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初中語文教育尚未能完全脫離以成績?yōu)橹鞯慕虒W目標。因此絕大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往往只關注對學生的閱讀知識以及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綜合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在教學中只進行技巧講解,對于學生的閱讀需求與情感需求視而不見,此舉直接導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嚴重不足。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三維目標教學法,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教師應將三維教學視為閱讀教學目標,將三維教學視為教學重點。此外,教師還應充分了解與掌握三維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積極促進三者的有效融合來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第二,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拋棄陳舊的教學方式與觀念,不能一味重視學生的成績,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執(zhí)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等新型教學手段不斷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不可以只是進行閱讀技巧的講解,通過不斷強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提升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
第三,教師應改變以往的評價機制,通過多種形式來對教學成果以及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不再只通過學習成績評價學生。在閱讀教學成果的評價機制中,應融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與調整。
例如在進行《往事依依》課程教學時,教師應堅持三維教學,必須要落實閱讀技巧與課本知識講解,即通過講解完成生詞以及重點詞句,完成基礎教學目標。教師還應通過閱讀技巧的角度分析課文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還需要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以及情感需求,應通過引導學生獨自進行課文思想感情的分析與研究,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內涵理解與情感分析。
在實際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充分掌握三維教學目標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全面提升自身的基礎知識、基礎技能以及文學素養(yǎng),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
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教學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學生在閱讀時應根據文章的內容選擇使用何種閱讀方式。閱讀文章是閱讀教學的第一步,通過閱讀過程可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的內涵的理解。但是在目前初中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不注重閱讀的過程以及質量,直接對課文進行講解,或者直接依據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背誦,完全忽視閱讀給學生帶來的體驗,導致閱讀失去了核心價值。想要切實改變此種現狀,教師應通過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調整。
第一,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對閱讀這一過程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傳統(tǒng)的閱讀課程教學時,教師往往會選擇通過講解的方式來代替閱讀這一過程,此舉嚴重限制與制約著學生認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形成不良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應在學生擁有足夠的時間時進行閱讀,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方式。
第二,教師還可以通過制定任務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教師通過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任務,當學生完成任務后,對學生的閱讀結果及時進行評價。通過任務閱讀的方式來推動學生進行讀書,及時評價是為了及時了解與指導學生的讀書過程。
第三,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盡可能弱化閱讀技巧的重要性,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閱讀能力。通過不斷提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有效提升學生對閱讀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進行《七子之歌》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讓學生通過閱讀切身去體會國家與澳門之間的情感,此外,教師還應在學生閱讀課文前,向學生介紹澳門被殖民的過程,通過歷史背景充分加強學生的閱讀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認真閱讀的良好習慣。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能力
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是恰好相反的兩種學習能力,獨立學習主要是表明了學生以自己為主體進行學習的過程。獨立探究代表了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表明學習是一件具有主動性以及自主性的事情。獨立探究還代表了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探究主要表現為學生的自主、自律、自為三個特點,以上特點是獨立探究的主要特征與基本特點。
合作學習是與獨立探究恰好相反的學習方式,教師先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完成分組任務這一過程達到共同學習的預期效果。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教師的單項輸出轉變成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
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均是學生提升閱讀水平以及閱讀質量的重要手段,可有效強化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合理利用獨立探究以及合作學習兩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對文章內涵的理解水平。
例如在進行《范進中舉》課程教學時,教師可針對課程內容提出一系列的問題。首先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且通過獨立探究對問題進行解釋與回答,然后鼓勵學生將結果表達出來,教師再以指導者與啟發(fā)者的角色幫助學生分析結果出現漏洞的地方,通過獨立探究的方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學生自行閱讀結束后,教師應讓學生小組根據自身對課文的理解對內容進行演繹,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以及合作演繹的形式不斷掌握閱讀的真諦,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
四、結語
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其功能與作用是其他內容無法取代的。學生可通過閱讀的形式獨立獲取知識的同時,充分體會文章的情感與內涵。雖然目前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方法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較大,但教師依舊需要不斷對閱讀教學方式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通過利用三維目標、培養(yǎng)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與合作學習能力等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針對性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期望可有效提升我國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與語文素質。
參考文獻
[1]袁書華.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討[J].學周刊,2017(6).
[2]楊永隨.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人生十六七,2017(8).
[3]馮路.芻論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方法[J].中華少年,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