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玉榮 付元元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是當代教育領域中影響深刻的理論之一,國內外學術領域中的一些研究者稱其為“對傳統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一場革命”〔1〕。建構主義觀點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讓·皮亞杰。作為認知發展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之一,他創立了“日內瓦學派”或“皮亞杰學派”,專注于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是認知發展領域中最有影響力的學派之一。他提出了建構主義的核心觀點:認知是一種主動建構,它以主體自身已具備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2〕。整個認知階段涉及到“同化”(assimilation)與“順應”(accommodation)兩個過程。同化是一種認知結構的擴充,也叫圖式擴充,是一種量變的過程;順應是一種認知結構的改變,也叫圖式改變,是一種質變的過程。這一外部世界的知識建構過程如下圖所示:

在“日內瓦學派”對建構主義理論闡述的基礎上,許多學者專家從不同角度對建構主義進行了進一步闡釋。在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中,斯騰伯格和卡茨等人十分重視個體主動性的重要作用〔3〕;維果斯基提出了社會建構主義和邊緣發展區概念〔4〕;維特洛克提出了學習的生成過程模式〔5〕;喬納生等提出了非結構性的經驗背景〔6〕。以上這些觀點進一步完善和豐富了建構主義理論,為教學實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四要素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四要素〔7〕。情境即指社會文化背景,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角度出發,學習者應在一定的情境和其他人的幫助下,通過協作會話,利用一定的資源例如必要的學習資料,進行主動的意義建構,從而完成知識的獲得。從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角度出發,教學工作者應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組織者、幫助者、指導者、促進者的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利用以上的學習環境四要素,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即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7〕。
具體地說,“情境”在建構主義理論中指的是那些有利于學習者對所學知識意義建構的理想的學習環境中的情境,這些情境是真實的、復雜的、豐富且具有支撐性的。“協作”指的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協作,教學工作者要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協商合作使學習者對所學內容進行建構。“會話”也就是溝通交流,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學者、學習者與企業用人方通過溝通交流,進一步探討如何完成知識建構的目標、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如何提升未來工作場合所需的實戰能力以及為了達到以上目標如何獲得有效地幫助和指導。“協作”與“會話”強調學習的社會性,二者貫穿于學習的始終,整個學習團體的智慧由每個學習者的智慧凝聚而成〔8〕。“意義建構”在建構主義理論中是教學過程的最終目標,指的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出較深刻的理解,最終達到在學習者的大腦中實現圖示化的目的〔8〕。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互聯網+”這一概念指的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它的提出意味著在國家的鼓勵下,互聯網技術作為媒介,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從而不僅提升傳統產業的競爭力,而且也有利于產品研發、創新能力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9〕。
跨境電商指的是一種國際上跨國的商務活動,該活動分屬于不同關境的主體,商業交易在網絡上的電子商務平臺完成,支付與結算均在網絡上進行,交易商品的送達由跨境物流完成。由此可見,跨境電商以互聯網為載體,傳統的購銷渠道也轉移到互聯網平臺上進行,打破了國際上不同地區間的空間壁壘,實現了商品購銷的網絡化、全球化與無形化〔10〕。
近幾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逐年遞增;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2018年7月1日起,降低多種商品的進口關稅稅率;預計未來幾年,我國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將實現進一步突破〔11〕。2018年11月5日,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在上海召開,來自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3600多家企業參會,促進了中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2019年1月25日,在電子商務非正式部長級會議上,中國與76個世貿組織成員簽暑了《關于電子商務的聯合聲明》,確認有意啟動與貿易有關的電子商務議題談判〔12〕。
隨著互聯網平臺和工具的使用、跨境電商平臺和慕課微課平臺的結合,有助于豐富高校教學手段和媒介、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最終有利于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宗旨的實現〔13〕。
互聯網+跨境電商作為當代提高外貿企業競爭力和推動外貿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途徑之一,受到了整個國家和各級地方的高度重視。通過對跨境電商行業人才需求特點、崗位工作內容進行調查分析,發現跨境電商行業主要需要銷售人員、翻譯人員、客服人員、外貿業務運營專員等。下文列舉了某招聘網站上某知名跨境電商對運營銷售專員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要求,具有該類職位的典型性,據此總結了跨境電商外語人才所需的核心技能并從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構建的角度嘗試為跨境電商外語人才的培養提出可行性建議。

根據以上招聘要求〔14〕〔15〕以及同類跨境電商職位的任職要求,跨境電商人才的所具備的核心技能總結為以下幾點:1.外貿業務熟練。熟悉涉外商務行業相關標準,具備國際貿易、商務英語、國際會展等專業知識,知曉商務貿易流程及外貿交易平臺運營知識,了解海關、物流、倉儲、保險等外貿環;2.外語水平高。聽說讀寫能力優秀,英語四六級和專四專八是加分項;3.熟練運用辦公軟件。根據跨境電商運作特點,幾乎全部流程,如產品發布、詢盤還盤、合同簽署付款收款、發貨報關、運輸倉儲、檢驗檢疫、售后服務等都離不開互聯網和計算機,所以從業人員必須熟練運用互聯網電商平臺來完成各種外貿業務。4.外貿實踐操作能力強。跨境電商人才要把理論知識熟練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之中,從而才能更加勝任實際工作。
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四要素包括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通過在學習和教學過程中創設以上四個要素,可以幫助培養互聯網+跨境電商外語人才。
首先在情境要素方面,要增設相關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理想的學習環境,從而幫助學習者進行意義建構,提高相關技能,滿足未來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此外,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創辦社團協會,模擬外貿談判和商務會議實景,聘請企業的經營管理層和經驗豐富的業務人員還原外貿業務實景,從而為學生創造逼真的學習環境和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跨境電商外貿業務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協作和會話層面,要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企、生企和校企之間的協作和交流,始終把學習的社會性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落實和提高。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踐者,要積極帶領、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協作和交流,從而有效地開展合作和學習活動。此外,根據學生的表現,適時恰當的進行評價給予反饋。協作和會話也有利于學生外語能力的提高,從而使學生通過語言的溝通更好地了解國外商務合作伙伴的需求、條件、商品情況,更好地應對外貿協商和商務談判
最后在意義建構方面,為了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律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出較深刻的理解,在大腦中形成圖示化。建立靈活實際并具有實踐性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分三步走,第一步重點培養學生對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等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基本知識的運用、平臺的操作和使用,第二部組織學生建立團隊,模擬產品的上架和銷售,第三部邀請企業用人單位對學生進行指導,解決整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學生提出寶貴的指導性建議〔16〕。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跨境電商的運作本質和規律,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切實的實現意義的建構。
〔1〕張桂春.激進建構主義教學思想研究〔M〕.沈陽: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1):03.
〔2〕Piaget,J. 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 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 Ltd,1972.
〔3〕歐陽芬編.多元智能與建構主義理論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84.
〔4〕Vygotsky,L S.Mind in Society〔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5〕M.S.Wittrock.Handbook on Research on Tea
ching〔M〕.NewYork: Macmillan,1988.
〔6〕Jonassen. Marra,R.& D Jonassen. Whither Constructivism〔M〕.Englewood: Libraries Unlimited Inc,1992.
〔7〕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上、中、下)〔J〕.電化教育研究,1997,(03/04/05).
〔8〕武曉燕.試論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02).
〔9〕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N〕.光明日報,2015-03-17,(02).
〔10〕何傳添.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12.
〔11〕中國投資咨詢網.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十三五”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內容概述,2019-01-31/2019-02-22.
〔12〕中國投資咨詢網.2019-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內容概述,2019-01-31/2019-02-22.
〔13〕孫從眾.“互聯網+電子商務”背景下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分層分類培養模式研究——基于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實踐〔J〕.價值工程,2017,
36(05):252-253.
〔14〕智聯招聘.全球知名跨境電商平臺英語商家支持專員,2019-02-20.
〔15〕智聯招聘.eBay外貿業務員跨境電商運營專員英語,2019-02-20.
〔16〕王莉莎.“互聯網+”時代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討——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為例〔J〕.亞太教育,2016,卷缺失(32):202, 203-204.
〔責任編輯:楊 赫〕